顔甯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上一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爲胡海岚

新黃河 2024-05-14 19:30:49

據中新網巴黎5月14日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歐萊雅基金會當地時間5月14日公布了2024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5位獲獎者。中國科學家顔甯是獲獎者之一。頒獎儀式將于5月28日舉行。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顔甯發現了多種介導離子和糖跨細胞膜運輸的膜蛋白原子結構,揭示了跨膜轉運的原理。她的卓越研究推進了癫痫和心律失常等多種疾病的相關研究,並指導了疼痛綜合征的治療。作爲該領域的權威,顔甯“激勵著全球的女科學家,她還大力倡導研究和科學教育中的性別平等”。

“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表彰的5位傑出女科學家分別來自5大地區: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歐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北美洲。獲獎者由獨立的國際評委會從全球350名候選人中選出。評委會主席爲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研究主任兼法國科學院院士、“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基弗(Brigitte L. Kieffer)教授。

顔甯,女,漢族,1977年11月生,群衆,現任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顔甯主要致力于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和鈣離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與病理意義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結構,爲理解相關疾病的致病機理及藥物開發提供了分子基礎。其科研成果獲得海內外同行廣泛認可。

她推動深圳醫學科學院各項建設。完成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建,于2023年10月獲批正式成立。受市政府委托管理深圳市醫學研究專項資金,完成首年評審與立項,資助總金額近2億元。引進美國冠名講座教授陳宙鋒等7位學術帶頭人。舉辦7次SMART Symposia,邀請數位諾獎得主在內的100余名中外院士、頂尖專家彙聚光明科學城。成立深圳市光明致遠科技基金會。

2022年11月,顔甯宣布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2022年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揭牌,顔甯獲發聘書,出任創始院長。2023年11月,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顔甯新當選爲中科院院士。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教授顔甯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在顔甯之前,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岚憑借在社會和情緒神經科學方面的重大發現,成爲2022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亞太地區獲獎人。她是第七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此前6位獲獎人均爲中國科學院院士。顔甯獲獎之後,成爲第八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聯合設立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每年評選5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傑出女科學家,表彰她們通過開創性工作爲解決重要科學問題所作的貢獻,並爲其科研事業提供支持。該獎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獎勵科學女性的獎項。

來源:中新網

1 阅读:13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