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還是那個周鴻祎

孟老獅 2024-04-26 09:27:38

如果一定要找到今年北京車展的亮眼之處的話,除了讓人眼花缭亂的各種車型之外,「鴻雷」CP,無疑是最不可被忽視的那一個。

同雷軍去現場爲小米SU7進行宣介不同,周鴻祎更多地是在爲哪吒汽車站台,更多地在刷存在感。

當周鴻祎坐在了車頂上,很多人開始驚呼,周鴻祎成爲了北京車展唯一的「車模」。

周鴻祎親臨北京車展現場,引發的這樣一場關注,僅僅只是其成爲企業家網紅的延續。

早前,無論是他在風馬牛大會上和程前的辯論,還是通過直播的方式在線傳授程前做人秘籍,乃至是在大模型究竟是開源還是閉源的問題上,表達出與李彥宏的分歧,以及最近賣掉多年的「座駕」邁巴赫,轉而選擇國産新能源汽車所引發的360樓下的車展,我們都可以看出,周鴻祎在成爲網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如果你僅僅只是因爲這些事件就簡單地認爲周鴻祎才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流量上的話,那麽,勢必是無法完美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周鴻祎的,勢必是無法完整理解周鴻祎之所以成爲周鴻祎的內在邏輯的。

事實上,縱然是在那樣一個直播並未風靡的年代裏,周鴻祎同樣用別樣的方式來吸引著流量的注意,從而將他想要事業推向了高潮。

遙想當年的3Q大戰,其實,正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可以說,正是通過了這樣一場大戰,周鴻祎所帶領下的360才被廣爲人知,並且成爲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無法被抹去的痕迹。

當時間的指針再一次來到了新的時區,周鴻祎同樣正在用以往的方式演繹著自我,並且試圖再一次在互聯網進入到新階段的當下,再一次刷存在感。

毫無疑問的是,現在的互聯網行業,正站在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

無論是新技術、新模式的層出不窮,還是以往的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模式的逐漸失靈,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點。

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玩家們開始尋求新的解決之道。

無論是阿裏巴巴開始全面擁抱AI電商,還是百度開始在AI的道路上逐漸成熟,乃至是小米開始投身到造車的行列裏,無一不是這樣一種現象的直接體現。

對于周鴻祎與他所領導下的360來講,同樣如此。

雖然360在探索新的技術、新的模式上,並不及以往玩家們那樣聲量巨大,但是,360卻真實地走在了這樣一條道路上。

無論是周鴻祎最近接連爲360安全大模型發聲,還是周鴻祎接著小米SU7上市的熱度對于他所投資的哪吒汽車進行現場「點撥」,不難看出,周鴻祎和他帶領下的360,在這些熱門領域,似乎始終都沒有缺席。

此次在北京車展上,無論是周鴻祎與雷軍所上演的「鴻雷」CP,還是隔空喊話賈躍亭回國,我們都可以看出,周鴻祎正在用一種與以往相同的方式,展現著自己的存在。

因此,當我看到了坐在車頂上的周鴻祎,我仿佛看到了以往那個和四處開炮的紅衣大炮的再度歸來。

說到底,所謂的商業競爭的本質,其實還是流量的競爭。

這一點,無論是在互聯網浪潮依然風靡的增量時代如此,縱然是到了互聯網浪潮退卻的存量時代,依然如此。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小米SU7的橫空出世上,看出一絲端倪。

曾經,人們一度對于小米造車並不看好,甚至還有人認爲小米造車將會成爲雷軍的滑鐵盧。

然而,等到小米SU7上市的那一刻來臨,特別是雷軍在公布小米SU7價格之時所引發的潑天的流量效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所謂的小米造車,非但不會成爲雷軍的滑鐵盧,甚至還將會成爲一個小米開啓新發展的起始之地。

雷軍爲賭上全部聲譽進行的這樣一次全新創業,開了一個好頭。

究竟是什麽才造就了雷軍帶領小米造車的後來居上呢?究竟是什麽才造就了小米SU7一手便是王炸呢?

其中一個最爲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雷軍和他所帶領下的小米有著豐沛的流量,有著成千上萬的擁趸。

得益于此,小米SU7在正式公布價格之前,縱然是有諸多車企進行了降價,卻依然還是沒有抵擋小米SU7的高定接連走高的現實。

對于周鴻祎來講,其實同樣是看到了這樣一種內在規律。

當年的3Q大戰之所以會把360推到了人們的面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通過這樣一場大戰,周鴻祎以及他所帶領下的360積累了豐沛的流量,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

正是因爲如此,周鴻祎以及他所帶領下的360,始終都是一個在互聯網時代無法被忽略的存在。

當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進入到新周期,特別是當流量的爭奪進入到白熱化的發展階段之後,欲要在以AI大模型、新能源造車領域裏有所作爲,欲要讓360重拾以往的榮耀,必然還是需要從流量的角度入手,通過不斷地引發關注,從而坐上這樣一場新的牌桌。

以周鴻祎與程前在風馬牛大會上的辯論爲起始點,周鴻祎開始走上了這樣一條以往他曾經走過的再熟悉不過的道路。

當《你也可以好口才——如何演講》的在線網絡直播開始引發網絡效應,人們開始意識到曾經人們所熟悉的那個周鴻祎又回來了。

當周鴻祎與傅盛的同台開始出現,人們開始意識到360開始投身到了AI的領域,360開始做起了安全大模型,並且周鴻祎對于AI大模型,同樣有自己的認識。

當周鴻祎借助小米SU7發布的時機,通過「批評」的方式來點撥他所投資的哪吒汽車,人們開始意識到周鴻祎同樣在新能源造車領域裏有一席之地。

當周鴻祎在美國舉辦的財富論壇上表達對于AI大模型究竟是開源還是閉源的不同看法,人們開始意識到周鴻祎對于AI大模型的未來走向,並非一無所知,而是有著自己的看法。

當周鴻祎在中國互聯網30周年大會上與馬化騰握手,人們開始意識到盡管經曆了30年的發展,盡管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早已是一代新人換舊人,但是,周鴻祎和他所帶領下的360,同樣完成了蛻變,而他自己則蛻變成爲了馬化騰口中的「網紅的紅」。

當周鴻祎開始聲稱換掉多年的「座駕」邁巴赫,並且表示要換成國産新能源汽車,以此來表達對于國産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人們開始意識到周鴻祎同樣開始從「互聯網博主」轉身成爲了「造車新勢力」。

當周鴻祎與雷軍在北京車展上上演「鴻雷」CP,人們開始意識到周鴻祎成爲了在北京車展上可以和雷軍這樣的潑天流量一較高下的存在。

如此的種種迹象,其實都在告訴我們,現在的周鴻祎,依然還是以往的那個周鴻祎。

他依然在按照自己對于商業的理解,延續著以往的打法,並且始終在宣示著自己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道路上的存在。

然而,盡管周鴻祎在延續以往的發展道路上依然是那樣的輕車熟路,依然是那樣的信手拈來,但是,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僅僅只是有流量還不夠,只有找到流量與商業之間的結合點,才能真正將他所帶領下的360,引向一個全新的階段。

這一點,其實在以往360的發展過程當中,業已有了充分的證明和體現。

不得不說,通過3Q大戰,周鴻祎和他所帶領下的360,的確在一夜之間成爲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存在,成爲了一個可以和最大的流量體——騰訊叫板的存在。

然而,當周鴻祎和他所帶領下的360,抵達了這樣一個高峰之後,特別是當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來臨之後,我們看到了周鴻祎與360的落寞。

說到底,周鴻祎和他所帶領下的360,還是沒有延續以往的發展態勢,特別是沒有把握住從PC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的大趨勢,最終,當騰訊開始推出微信,依然宣示著自己依然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龐大流量體的時候,360開始一點一點地隱沒在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之中。

因此,當周鴻祎還是以往的那個周鴻祎,特別是當周鴻祎還在試圖用同樣的方式宣示自己在AI大模型、新能源造車上的位置的時候,如何找到流量與現實商業之間的結合點,特別是如何讓360避免再一次陷入到以往的發展困境之中,或許才是他必然需要破解的難題。

不得不說,無論是AI大模型,還是新能源造車,現在都是一個依然還存在著巨大的紅利的存在,依然還是一個市場格局並未確立的存在。

對于周鴻祎和他所帶領下的360來講,其實,同樣是存在著巨大的機會的。

如何像馬化騰帶領下的騰訊那樣,把握好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如何像雷軍帶領下的小米那樣,把握好行業新周期所釋放的新紅利,或許才是業已找到了富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展路徑的周鴻祎,真正應該去思考的。

結語

當周鴻祎在北京車展上,坐上了車頂,並且成爲了唯一的「車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的周鴻祎,依然還是以往的那個周鴻祎。

至于他和雷軍組成的「鴻雷」CP,則是這樣一種邏輯的發展和延續。

對于周鴻祎來講,他試圖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宣示著自己在AI大模型,在新能源造車上的存在感。

不得不說,他的這樣一種做法,是成功的。

然而,僅僅只是贏得了關注,獲得了流量,還不夠,只有真正將它們與周鴻祎所從事的商業結合在一起,或許才能真正讓周鴻祎所帶領下360,繼續在新世代書寫新的傳奇故事。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行業觀察家,知名KOL,數字經濟學者。

1 阅读:38
评论列表
  • 2024-04-27 10:24

    他現在只是末路上的掙紮而已了,曾經的對手已經望塵末及了

孟老獅

簡介:資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