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成爆款!背後最大贏家,不是雷軍而是北京

象視汽車 2024-05-08 22:13:11

哪怕再不喜歡小米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小米SU7成了爆款,雷軍造車大獲成功。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小米汽車背後最大的贏家,不是雷軍而是北京。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1. 小米SU7成爆款

剛過去的4月份,堪稱今年汽車圈最爲熱鬧的一個月。從小米SU7上市開始,汽車圈就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高潮。“營銷大師”雷軍,刺激著吉利李書福、奇瑞尹同躍等資深造車大佬們,紛紛親自下場直播。長城魏建軍也乘著“長城~炮”的爆火,遊走在直播等鏡頭前。還有北京國際車展上,“紅衣人”周鴻祎爬上車頂,拿下“車展最老車模”的名頭。在各大車企展台串門的“綠衣人”雷軍,成了行走的“流量聖體”。

在這漫天洶湧的流量大潮中,小米SU7一直屹立于潮頭,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比亞迪、華爲等巨頭。截止4月30日,小米SU7鎖單量達88063台,刷新了業內新車預售記錄。從4月3日開啓交付起,4月份一共交付7058台,成績單十分亮眼。對小米汽車來說,訂單完全不用愁,唯一擔心的是産能和交付。雷軍表示,目前小米工廠正全力擴張産能,6月份交付將破萬,今年交付目標是10萬台。這意味著,小米汽車已成行業實力頭部玩家。

2. 帶頭大哥掉隊了

小米汽車大獲成功,作爲老板的雷軍,肯定非常開心。然而,背後更開心的是北京,因爲小米汽車對北京汽車産業太重要了。回首上個世紀,在1958年異常艱苦的年代,第一輛“井岡山”牌小轎車試制成功,北京汽車工業奠基石誕生。1966年BJ212越野車橫空出世,奠定了北汽“越野世家”的美名。它與BJ130載貨車、BM021摩托車,492Q汽油機、4115柴油機一起構成“三車兩機”,讓北京汽車工業享譽全國。

2016年北京汽車産量,高達237.95萬輛,達到巅峰時刻,但隨後便一路狂跌。2023年,北京汽車産量只有100萬輛,相較于2016年暴跌約58%,遠遠落後于廣州(300萬台)、重慶(200萬台)、上海(200萬台),也不如西安(130萬台)。如果我們只看新能源汽車,北京就更加落後了。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前十城市,分別爲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長沙、常州、廣州、重慶、柳州、鄭州,而北京甚至都無法跻身十強榜單。

3. 最大贏家是北京

事實上,北京的新能源汽車曾經也輝煌過。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還不到80萬輛,北京一個城市的産量就超過10萬輛,妥妥的“新能源汽車第一城”。北京當時能夠坐上這個寶座,最大的功臣非北汽莫屬。作爲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之一,北汽依靠網約車市場,連續七年蟬聯我國新能源車銷冠。2018年北汽新能源車銷量高達15.8萬輛,僅次于比亞迪,在全國高居第二位。

可隨後,北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大滑坡,2020年甚至萎縮至2.59萬輛。最近兩三年,北汽乘著新能源汽車爆發的東風,年銷量雖然有所回升,但依舊未能再踏過10萬台的門檻。根據北汽藍谷公開數據,今年前四個月北汽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只有1.3萬台,同比大跌34.59%,月均銷量還不到4000台。在競爭日益激烈甚至是慘烈的車市大環境下,北汽新能源汽車産銷量不容樂觀,北京汽車産業在新能源領域,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帶頭大哥”。

關鍵時刻,雷軍帶領小米入局新能源領域。北京市政府抓住機會,將在全國各地選址且被各地爭搶的香饽饽——小米汽車搶到手,以各種優惠政策和扶持動作,吸引小米汽車落地在北京。今年小米汽車的交付目標爲10萬輛,而去年整個北京市的新能源車産品也才10萬輛。換而言之,小米今年將扛起北京新能源汽車産銷的半壁江山。龍頭車企,對城市産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小米汽車未來可期,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産業自然也水漲船高。

3 阅读:1320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6:13

    武漢有一個這樣的企業總部就好了

  • 2024-05-10 12:55

    胡說八道,北京什麽地位,在乎這個排名嗎?

象視汽車

簡介:看看車,聊聊車,侃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