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柴達木盆地,比亞迪攜手星球研究所揭古湖消失之謎

財經知識觀 2023-12-11 08:17:45

柴達木,中國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盆地西北抵阿爾金山脈、西南至昆侖山脈、東北有祁連山脈,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裏,其腹地的柴達木沙漠在中國八大沙漠裏居第五。然而除了在中學的地理書上,現實中國人的眼光很少聚集到這個在西部並不起眼的盆地,更別說知道盆地的前世今生了。

不過最近比亞迪與星球研究所聯合發布的一部紀錄片《山河中國:柴達木·別了,超級大湖》,通過比亞迪方程豹豹5的帶領,以獨特視角探索和講述了柴達木盆地的過去和現在,讓我們知道柴達木盆地前世原來竟然是一個超級大湖,而今生除了荒漠的標簽外,其實它更是一個鮮爲人知的聚寶盆。

柴達木遠古大湖的誕生得益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昆侖山、祁連山、阿爾金山三大超級山脈拔地而起,攔截水汽、發育冰川、彙聚河流,帶來煙波浩渺、生機勃勃、面積高達4.8萬平方公裏的超級大湖;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高山的急速隆生,三大山脈從水汽的彙聚者,更多轉變爲阻擋水汽的屏障,盆地內的氣候也開始走向極端幹旱,大湖逐漸消亡,形成如今以荒漠爲主的地貌。

在新能源技術崛起之前,很多人並沒有發現,柴達木是一個天然的新能源聚寶盆,而如今的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柴達木已經變成了一個“異星世界”,在柴達木盆地中的德哈令市,浙江中控德令哈光熱電站現場,27000塊20m²的定日鏡照射下,距地面90多米高的吸熱器熠熠生輝;而遠處密密麻麻的光伏太陽能板,無疑不在訴說著一個超級能源基地正在誕生。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光伏、光熱、風電,消失的大湖還不至于被稱之爲新能源的“聚寶盆”,隨著遠古大湖的逐步消亡,大湖散布成大大小小33個湖泊,其中25個爲鹽湖;僅在這些鹽湖中,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锂等儲量已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其中鹽湖鹵水中的锂更是占全球陸上總儲量的72.3%,衆所周知,锂鹽是制造新能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而柴達木正是由光伏、光熱、風電以及锂鹽等等寶藏資源化身爲一個人類獲取、輸送以及存儲新能源的超級基地。

伴隨著滄海桑田的變化,如今我們正在用科技的力量,讓古湖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這將是地球億萬年的滄海桑田裏,永不衰竭的力量。而作爲新能源時代的引領者,比亞迪同樣不甘落後,不斷用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和社會的綠色發展,如結合青海鹽湖豐富的氯化锂資源,比亞迪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電池級碳酸锂産品,這一産品的成功開發,使得比亞迪在柴達木盆地形成了完整的锂産業集群,進一步打通了能源從獲取、存儲到應用的全産業鏈環節,推動全球綠色轉型發展。

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11月底比亞迪的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産品已經走進全球100多個國家;新能源汽車總銷量更是超過600萬輛,累計減少碳排放超過4400萬噸,相當于植樹7億棵,無愧于其“爲地球降溫1°C”的低碳願景!

0 阅读:29

財經知識觀

簡介:分析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