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借綠生金,好生態催生好産業

長城網 2024-05-13 10:20:27

承德持之以恒建設生態、保護生態、經營生態

借綠生金,好生態催生好産業

初夏的承德,山川疊翠,綠蔭如海。

綠色發展是承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多年來,承德作爲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京津冀西北部生態環境支撐區和塞罕壩精神發祥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張承壩上造林、北方防沙帶等林草重大生態工程,持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複,紮實推進國土綠化進程,努力把良好生態轉化爲綠色發展優勢。

5月7日,風景宜人的承德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攝

建設生態,構築“綠色長城”

5月7日,位于豐甯滿族自治縣鳳山鎮團榆樹村的1萬畝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區內,百余名施工人員正一鍬一鎬地刨樹坑。自3月中旬上山造林以來,當地僅下過一場雨,爲保障成活率,施工人員想了不少辦法。

爲了讓剛上山的樹苗盡可能有水喝,根部土坨要先“喝飽”。“一棵苗五六公斤重,以前全靠騾子馱運,一次只能馱20多棵,半天也就3個來回,中間還會流失不少水。”縣林草局生態修複股副股長龍德芳說,今年運苗改用無人機,一次10來棵,耗時僅10多分鍾,有效提高了效率。同時,在水分易蒸發區域,他們找來空水瓶,在瓶蓋鑽個小洞,裝滿水插入樹坑,慢慢滴入樹苗根部。

目前,該項目區已完成造林5000余畝,多分布在更易保墒的陰坡區域。剩余陽坡地塊將待雨季來臨後,進行集中栽植。

爲提高成林後林地生物多樣性,增加當地百姓收入,造林樹種也更加豐富。在過去油松、落葉松、樟子松等針葉樹種基礎上,增加山櫻桃、山杏等闊葉樹種。

作爲一位從事林業工作30多年的務林人,龍德芳是當地荒山披綠的見證者、參與者。“以前成片荒山隨便找,現在每年找造林地塊時,要在地圖上反複尋找比對。能造林的地塊都造得差不多了。”龍德芳說。

多年來,承德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造管並舉、質量並重的原則,把治理壩上沙源和灤河、潮河流域作爲重點,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集中力量實施綠化攻堅。優先使用鄉土樹種、常綠樹種、彩葉樹種、經濟樹種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樹種,積極營造混交林,不斷提高造林質量。

“十四五”以來,該市通過工程帶動、部門聯動、分類施治、綜合治理相結合,完成營造林449萬畝,修複退化草地58.44萬畝,構築起拱衛京津生態的“綠色長城”,被譽爲“華北綠肺”。截至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積3556萬畝,活立木蓄積1.0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0.03%,草地綜合植被蓋度73.5%,各項指標均居華北地區首位。今年,計劃完成造林58.4萬畝,完成營林91萬畝。

綠進沙退,水淨氣清。由于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河流內泥沙含量明顯下降,全市23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優良比例100%,入京、津河流水質持續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標准。空氣質量持續好轉,2023年,承德PM2.5年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准。

5月7日,豐甯滿族自治縣林草局工作人員正在一處生態修複地塊查看新栽植的樹苗長勢。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攝

保護生態,織密森林安全防線

“101國道南側1.2公裏範圍內的山林,都歸我們巡護管護。主要有4條山谷,每年春、秋、冬三季,都是我們的重點防火期。”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沈海川說,該村將林地劃分爲網格,每個網格設立專職護林員。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監督,少數護林員存在巡護不到位、擅離崗位等現象,成爲森林安全防線上的漏洞。

沈海川打開手機上的承德市林長制智慧平台,點擊巡護人員信息,每次巡林從開始到結束都有定位,巡護軌迹一目了然。“智慧平台不僅對巡護人員起到監督作用,還可以將巡護過程中發現的盜采林木、獵殺野生動物等問題及時逐級上報。”沈海川說。

灤平國有林場總場巴克什營林場則增加了“空中巡護隊”。“我們每周要步行巡護兩次以上,但有些區域還是覆蓋不了。”該林場場長孟憲聰說,爲此,林場在14處制高點安裝360度旋轉監控探頭,可覆蓋92%以上林區。同時,購置無人機,開展空中巡護,實現轄區全覆蓋。

視頻監控、無人機巡護讓林長工作如虎添翼,在防火預警的同時,還實時展示了生態資源狀況及其數據動態變化的過程,通過空間疊加分析,自動統計出各類資源量,分析異常變化數據。

讓每片森林和草原都有責任人,每名林長都有責任地。2021年,承德出台《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依托市縣鄉村四級林長組織架構,將13142個林長制網格與22716個森林草原防火網格“雙網”融合,壓實各級林長和護林員、警員、技術員三員職責,讓所有森林和草原都擁有專屬守護者。

利用通信鐵塔加裝防火“天眼”,環京、環塞罕壩等重點林區監控覆蓋率達85.9%。全國首創“1、3、5火情推送打擊機制”,即防火視頻監控證據1分鍾推送至市110指揮中心和縣森防指、公安機關3分鍾出警、撲火隊伍5分鍾出動,在省內外廣泛推廣。

開展病蟲害防治攻堅行動,推廣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綠色防控技術,強化京津遼內蒙古區域聯防聯治,有力阻斷周邊區域松材線蟲病害入侵,全力遏制美國白蛾、草原鼠蟲害等發生規模。

建設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林長制智慧平台,建立林長網絡、動態監測、業務管理、清單辦理、績效考核、公衆服務和大數據分析等七大系統,形成統籌在市、責任在縣、運行在鄉、管理在村的任務管理體系,真正實現科學化、智能化、特色化管理。取得連續3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2023年9月11日,農民在位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哈裏哈村的林下赤松茸種植基地采摘赤松茸。(本報資料片)河北日報記者陳寶雲攝

經營生態,讓好生態催生好産業

“從記事起,村民年年都到山上植樹造林。經過多年努力,全村林地面積逾8000畝。”5月8日,雙橋區大石廟鎮陳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朱長君自豪地說,2022年,該村被評爲“省級森林鄉村”。

陳家溝村不光生態好,還遍布多處奇觀異景。溝谷兩側山嶺上分布著天橋山、金龜山、金蟾望月山、香爐石山、象山、皇冠帽等丹霞奇景,溝谷內則有天井、地井、老虎洞等熔岩地貌。

天橋山腳下,密林環繞的民宿內,負責人付雷每天都接到訂房訂餐電話。“天氣轉暖,山上綠了,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付雷說,4年前一直在外打拼的他回村開辦民宿,每年5月至10月,光顧民宿的遊客絡繹不絕,多則400多人,少則百余人。來玩的人也從本地市民擴大到北京、天津等地遊客。

“每到節假日,車都沒地方停。”朱長君說,爲更好地開發利用生態資源,該村組織開展徒步大會等活動,成立經濟合作社,通過流轉閑置民宅發展民宿,改善村莊環境和基礎設施,推動鄉村遊發展。

近年來,承德聚焦創建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突出人口聚集區和窗口地帶治理,統籌推進森林進城、森林進村、花果進院,全面提升城鄉顔值。2017年,承德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8個縣(市)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森林城市全覆蓋;先後創建森林鄉村156個。

讓好生態催生好産業。承德圍繞“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大力發展林果、生態旅遊、碳彙經濟等綠色産業。

林上産業堅持以果樹結構調整、果品提質增效爲抓手,擴基地、扶龍頭、延鏈條、樹品牌,打造燕山板栗、興隆山楂、冀北山杏、壩上沙棘四大産業集群。林下産業積極推廣林畜、林禽、林藥、林菌等種植、養殖模式,推動林下資源變成農民致富菜籃子、肉盤子、藥園子。目前,該市幹果經濟林總面積856萬畝,年産量105萬噸,農民人均來自林果的收入達3600元,林果産業已成爲富民增收的支柱産業之一。板栗、山杏、沙棘、山楂等4條産業帶初具規模,關聯企業達208家。

實施“林草+”戰略。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做優興隆山、白草窪、七彩森林、怡達“山楂小鎮”等生態旅遊景區,推出林中滑雪、林中洗肺等運動養生體驗,助力森林康養等業態發展。

做實碳彙經濟。加快推進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與國家林草局華東調查規劃設計院合作進程,全面開展森林碳彙監測,建立國家層面林業碳彙核證儲備。支持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與市林業草原調查規劃設計院組成聯合體,爭列省級碳彙交易的第三方核證機構,持續擴大承德固碳産品交易份額,力爭“十四五”時期碳彙交易大幅度提升。目前,該市依托省降碳産品價值實現平台完成4批次降碳産品交易110萬噸,實現交易額6099萬元,占全省的83%。據初步測算,2005年至2025年,承德森林固碳産品總量將達8698.93萬噸,按去年省交易平台每噸成交單價44.36元計算,可産生38.58億元收益。

來源:河北日報

1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