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發展的幾個特征

農林風 2024-04-23 09:56:34

農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礎,正在經曆21世紀的變革。

在人口增長的推動下,氣候變化,以及科技進步,全球農業景觀錯綜複雜,充滿挑戰和機遇。今天,我與大家分享我所了解的這個動態環境,介紹關鍵統計數據並探索它的主要趨勢。

(一)土地利用和生産

農業用地共計:50億公頃,覆蓋全球約38%的土地(糧農組織,2022)

主要作物生産者:中國、印度、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糧農組織,2020)

全球谷物生産:2.760億噸,有玉米、大米、小麥(糧農組織,2023)

牲畜生産:3.46億噸肉,1.88億噸牛奶,15億噸蛋(糧農組織,2023)

轉基因作物面積:已達到1.9億公頃(ISAAA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2023)

小農占全球生産者的比重,超過80%。

(二)可持續性

肥料的使用:自1960年代以來增加了8倍,對水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表示關切(世界銀行,2021)

灌溉:70%的淡水被用于農業,導致一些區域缺水。農業用水占全球淡水資源消耗的70%。(教科文組織,2020)

精密農業:無人機和傳感器等新興技術爲優化資源利用和盡量減少環境影響提供了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糧農組織,2023)

有機耕作:每年增長14%,正向更可持續的方式轉變(有機農聯,2022)

食物廢棄物:每年産生食物廢棄物13億噸。(糧農組織,2023)

(三)老問題和新壓力

1.肥和水的高投入

施肥:全世界化肥消費自1960年代以來呈指數增長,以便提高産量。我國在實施農地承包制以來,農業生産潛力不斷釋放的同時,施肥提産的特征也很明顯。不過,過度施用會造成水汙染,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土壤退化。糧農組織報告表示,60年來,全球範圍內化肥使用量增加了8倍,其對環境的長期影響需要各國謹慎評判和采取相應對策。

灌溉:盡管灌溉對糧食生産至關重要,實際上全球70%的淡水資源被用于農業生産。但這並不完全是一件值得人類慶祝的事情。教科文組織表示,農業灌溉大量用水,實際上加劇了農業用水與人類日常用水以及其他生産部門用水之間的矛盾,也增加了生産和資源可持續性之間的緊張關系。

2.技術的變革潛力

有機耕作增長:盡管有機耕作比較小衆,但它實際上是增長最快的農業部門——擁有14%的年增長率。

數字鴻溝:盡管精密的數字農業未來發展形勢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機會在各國的分布卻十分不均衡。世界銀行預計到2025年,將有205億美元的數字農業市場,但也強調數字鴻溝將擴大,有損公平,也不利于數字農業的長期發展。

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氣專委報告說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嚴重影響農業生産。這突出表明需要有抵禦氣候變化的作物和改進水管理等適應戰略。

土地鹽漬化:海平面上升威脅到沿海農田的鹽漬化。

不平等和需要解決:小農戶的脆弱性:盡管占全球生産商的80%以上,農發基金報告稱,小農戶在獲得資源和進入市場方面往往面臨挑戰。 食物廢物:令人震驚的,糧農組織報告稱,每年人類浪費13億噸糧食(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部分富人階層)。

這些只是幾個例子,進一步的探索可以揭示基于區域、作物類型或生産系統的更具體的模式。通過分析這些趨勢,我們可以深入了解現代農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努力爲未來建立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農業生産和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

原創不易,期待大家的回眸關注和飛鴻留言。

3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4-04-23 15:33

    化肥,地膜的使用,促進了增産,也擴大了汙染

農林風

簡介:分享財經、三農、時事等方面的原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