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背後的真實:新聞事件的電影化探索

影視産業觀察 2024-04-26 10:24:48

4月14日,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禮上,電影《白日之下》大放異彩,在20個獎項中獲得16項提名,並成功摘下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該部影片改編自真實新聞事件,講述了新聞社接到有關殘疾院舍虐待院友的線報,記者淩曉琪潛入院舍追查真相,希望通過報道改變社會現狀的故事。影片揭露了隱藏在新聞背後、鮮爲人知的殘忍真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一方面,新聞事件爲電影創作提供了更多現實素材,原本新聞報道中的文字細節和背景被具象化,賦予了電影更強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另一方面,影片讓新聞事件和類似事件再次曝光,引發觀衆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産生了更大的社會效益。

新聞事件改編電影的敘事特點

將新聞事件改編爲電影,在創作過程中,首先必須秉持對客觀事實的尊重。然而,電影作爲一種藝術形式,其目的不僅僅是傳遞信息,更在于實現商業價值和藝術表達。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探索,新聞事件改編電影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敘事風格。

一是選用戲劇敘事和轉變敘事視角。基于對新聞稿件的敘事結構和重點元素的選用,新聞事件改編電影通常會使用“三幕式”的敘事結構。比如《紅海行動》和《湄公河行動》,在開頭交代事件發生的背景,在發展和高潮階段重點表現主要人物的內心變化和事件爆發,進而在結尾處解決沖突。這種結構可以使內容表達更加完整,最大程度保留新聞事件原有的敘事結構和價值傳遞。

在由新聞事件改編的懸疑片和犯罪片中,交叉敘事是常見的一種方式。比如《追凶者也》全片分爲四個小章節,用不同人物的視角多次講述同一個故事,將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放大,呈現出人性的複雜和掙紮,同時也給觀衆帶來了更加深層次的思考。

在新聞報道中,記者和編輯一般都選用客觀角度來敘事,這種角度可以傳遞最重要的信息,而電影對其改編時,通常會選擇主要人物的主觀視角,這種視角能夠使觀衆與主要人物産生情感共鳴,加深對其價值觀的認可。例如電影《踏雪尋梅》便選擇了警官、受害者和凶手三個主觀視角進行敘事,影片的核心矛盾不再是簡單的正邪對立,而是展現底層人物在社會的掙紮與無奈。尤其是在面對宏大的新聞時,選取小切口更能吸引觀衆,例如在電影《唐山大地震》中,通過一個普通家庭受到的傷害更能體現天災給社會帶來的傷害,利用人物的感情變化能夠輔助宏大主題的表現。

二是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飽滿。在新聞稿件出現的人物通常較爲扁平,但在改編的電影中,通過對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和經曆的描寫,人物形象會變得更加立體、生動和真實。例如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主角程勇在最初只是一個擁有諸多缺點的保健品商人,但後來在利益和道德之間做出了艱難抉擇,成功轉變爲了一個拯救萬千白血病病人的平民英雄,這種在平凡中綻放的偉大顯得更加閃耀,使本片的主題得到了升華。由新聞事件改編的電影深度刻畫細節,以此來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人物的行爲動機得到解釋,在客觀事實敘述和主觀情感表達的結合下,更能彰顯人性的偉大光輝,激起觀衆的情感共鳴。

三是敘事主題彰顯人文關懷。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簡短單一的新聞事件報道缺乏一定的深度,創作者在將其改編成電影時,利用個體事件來表達大主題,用更大篇幅的內容展現人文關懷精神。例如在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天注定》中,將周克華案、胡文海案、鄧玉嬌案以及富士康跳樓案四個互不關聯的事件串聯在一起,深刻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存在的溝通渠道缺失、社會階層固化、個體精神迷茫以及性別歧視等諸多問題,引發了觀衆的深入思考。電影《八角籠中》導演在處理“恩波格鬥事件”這一社會新聞時,並沒有簡單地控訴社會的寒涼,而是敏銳地捕捉到了小人物身上那種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草根”精神,將原本缺乏溫度和充滿悲情色彩的故事轉化爲了積極向上的勵志敘事。

新聞事件改編電影的現存問題

真實性是新聞的立足點,而電影作爲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改編新聞事件時,往往需要對原始事件進行藝術化的處理和加工,然而,這種處理有時會導致真實性與戲劇化之間的失衡。整體來看,現階段新聞事件改編電影還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是選擇的新聞題材趨于同質化。以《烈火英雄》《緊急救援》和《驚天救援》爲例,這些電影都聚焦于救援人員,講述了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英勇事迹。這類故事具有較強的戲劇沖突,較爲符合電影的敘事和表達需求。但過于相似的題材,可能會令觀衆感到審美疲勞。題材的同質化還帶來了敘述形式固化的問題,同樣的故事情節、角色設定、情感表達,難以給觀衆帶來新鮮感和驚喜。

二是對新聞事件中的部分人物和細節會進行虛構和增減,對原型人物産生傷害。例如電影《親愛的》中李紅琴的原型人物高永俠,就對電影中出賣身體的情節表示不滿,並向導演陳可辛和制片方提出訴訟,認爲電影中虛構的內容影響到了身邊人對她的看法,令她不堪其擾。對此導演公開道歉。這種不尊重客觀事實的改編不僅會引起沒有必要的法律糾紛,還會影響電影的觀衆好感度和信任程度。

但如果只是單純照搬新聞事件,缺乏合理的藝術改編,反而會使電影如同“流水賬”一般索然無味。例如2023年上映的電影《第八個嫌疑人》,豆瓣評分僅爲6.0分,過于忠于原始事件的敘述,使得電影故事發展顯得平淡無奇,缺乏足夠的沖突和轉折,難以調動觀衆的情緒。因此電影在改編新聞事件時,除了要尊重客觀事實,還需要通過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社會背景等多個方面的深入挖掘和展現,做到戲劇化和真實性平衡。

三是過度追求商業價值,使得藝術缺失和主題錯位。在改編新聞事件時,爲了營造緊張刺激的氛圍,電影可能會加入一些與主題相關性不大的情節。這些情節雖然可能短暫地吸引觀衆的眼球,但是反而會影響影片本身主題的表達。例如在衆多知名演員加盟的電影《中國機長》中,繁多的配角感情線占據了較大片幅,但都浮于表面。這樣的處理使得高潮部分劇情之外的情節鋪陳都顯得平淡無奇,不僅缺乏深度和內涵,還造成了敘事拖沓,影響原本電影的故事表達。

一些無用元素的加入和放大同樣會影響觀衆對新聞事件本身的思考。例如《我本是高山》原本的初衷是想要展現張桂梅校長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人性光輝,但導演爲了增加劇情的戲劇性或者吸引力,虛構或扭曲了一些細節,例如將酗酒的父親改成了母親形象,將主角留在鄉村的原因變成了走出“亡夫”離世的傷痛……這種處理不僅讓觀衆對影片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産生懷疑,甚至對張桂梅校長的真實形象産生誤解。盡管電影在視覺效果和演員表演等方面可能表現出色,但這些對細節的改動卻成爲了影片的瑕疵,影響了觀衆對于影片的整體評價。

四是在處理社會沉重話題上,還需做好導向的把控。重大新聞事件報道常常會聚焦到社會的另一面,涉及到敏感話題和爭議點,而電影作爲一種強大的傳播媒介,具備一定的社會導向和社會影響力,不同的敘事角度和方式會導致不同的傳播效果。這就要求新聞事件改編電影要極爲重視正向價值的傳遞,要能夠正確引導輿論,起到促進具體問題解決的作用。《我不是藥神》是一個成功案例,但大部分作品在這一點上都沒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合理使用電影形式去反映好社會議題,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長期課題。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當下新聞事件更容易走進我們的視線,獲得大衆關注、有著厚重現實意義的事件也更容易被改編爲電影。總體來看,新聞事件改編電影近年來在市場和口碑上都獲得了較大成功,並且能夠通過對新聞事件的二次傳播喚起大衆的再思考。相信會有更多有意義的新聞事件被再次關注,新聞與電影相互滲透,或揭露殘酷真相,或將人性的真善美展現出來。這一類型電影想要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還需要創作者繼續努力。

0 阅读:0

影視産業觀察

簡介:關注中國影視潮流脈動,放眼全球影視産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