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40米彈射器揭秘,076航母L-15獨樹一幟

奇妙冒險 2024-05-14 15:37:39

近期,一位對中國軍事動態保持密切關注的德國學者,魯普雷希特先生,有了新的發現。在他的觀察中,076型號的超級兩棲攻擊艦所停泊的船塢裏,赫然出現了彈射器的組成部分。這一發現立即吸引了衆多目光,但隨之而來的細節卻讓人略感意外——該彈射器的長度顯得頗爲緊湊,遠遠未達到人們對于能夠順利發射如殲-35這樣高性能戰鬥機或是KJ-600預警機的預期。換句話說,這般規模的電磁彈射裝置,其能力似乎僅限于勉強將JL-10/L-15海獵鷹這類艦載教練機送入空中,而對于體型更大、需求推力更強的殲-10等戰機,則顯得力不從心。

在談及航母構建的常規流程時,一個普遍認可的規律浮現出來:無論是裝配機庫還是鋪設飛行甲板,作業通常遵循由中央向兩側擴展的原則。這不僅體現在075等兩棲攻擊艦上,美國級、西北風級亦是如此;不僅限于采用短距起飛/垂直降落(STOVL)模式的加富爾號、出雲級、伊麗莎白女王級,就連那些采用滑躍起飛但需借助攔阻索降落(STOBAR)的航母,比如維克蘭特號、山東艦、遼甯艦及新建的福建艦,乃至那些裝備了蒸汽或電磁彈射系統、允許飛機直通甲板起飛的CATOBAR型航母——福特級、尼米茲級以及福建艦,無一不遵循著這一建造邏輯。

觀其魯普雷希特所展示之圖,那方盒子形態的076型號兩棲戰艦,其機庫與飛行甲板,非同一般,乃分作兩半,左右施以巧手裝配,彼此呼應。更有甚者,連那彈射器之模塊,亦采取此法,左右開弓,匠心獨運。此等構建之術,較之尋常平頂艨艟,實爲驚世之舉,前所未見之妙策也。

圖中清晰可鑒,076號兩棲戰艦之彈射甲板構造,非單薄一層彈射區域,實爲一完整分段構築。鏡頭之下,彈射器深藏艦體之內縮之處,昭示此模塊獨立于他部,不依附疊加,而是直驅艦首,坐鎮前沿。

細究其長,除卻緊鄰艦身之彈射起點部分,尚有艦首方向,預留彈射終結區域之分段靜候。今觀艦首渾圓,已然安位,未竟之工僅余短程。此情此景,無疑佐證先前學界論述所言,076型號兩棲戰艦裝備之電磁彈射裝置,其長度四十米,確鑿無誤,非虛妄之談矣。

在彈射器的世界裏,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其身量越修長,所蘊含的彈射威力也愈發驚人。拿BS-4型號的蒸汽彈射裝置來說吧,它的力量施展舞台鎖定在了30至40米的區間內,而其全長可是超過了這沖程距離,足見其結構之緊致。(注:此處理解爲全長包含沖程,但不僅限于沖程部分)

提及BS-4,不得不提它曾效力的幾艘名艦——維克蘭特、墨爾本、米納斯吉拉斯,以及那些在5月25日留下赫赫戰功的水上雄鷹。歲月流轉,隨著艦上鐵鷹體重的一路攀升,這些昔日英雄或是提前卸甲歸田,選擇退役;或是痛下決心,將舊日彈射榮光拆除,換上了斜坡式的滑躍甲板,搖身一變,成了專攻垂直或短距起降(STOVL)的航母新秀。當然,也有念舊者,不甘心就此舍棄,便另辟蹊徑,四處尋覓體態輕盈的戰機,以此續寫航母的藍天傳奇。

再把目光轉向珊瑚海級別的巨無霸,它們的配置更爲豪邁,艦腹內置三條長達61米的C-11-1型號蒸汽彈射器,宛若三道鋼鐵飛虹,輕輕松松就能托舉起如E-2C這般體型健碩的預警機翺翔天際。

源自英國BS-4型蒸汽彈射器的根基,美國匠心獨運,孕育出C-11型這顆枝繁葉茂的新芽。相較于BS-4的三四十米身段,C-11一躍成爲四十九乃至六十一米的龐然大物,在技術底蘊與母版並駕齊驅間,其彈射威力卻實現了質的飛躍,將BS-4遠遠甩在身後。尤其是那身披C-11-1戰甲、長達六十一米的中途島級航母,揮灑自如地將E-2C送入藍天,猶如兒戲一般輕松。

轉視法國克萊蒙梭級航母,其心髒跳動著的是BS-5型彈射器,這一代際超越BS-4的科技結晶,與美制C-13式並肩而立,彰顯不凡。遺憾的是,BS-5雖有前衛之名,卻受限于四十六米的身軀,克萊蒙梭級因此止步于彈射陣風戰鬥機的舞台,E-2C的雄姿,只能是夢中幻想,現實難以觸及。

彈射器的尺寸與其效能之間的關聯,無疑揭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彈射器的軀幹長短直接左右著其性能的壯碩與否。即便是采用了與福建艦那傲人百米電彈相同的先進技術,076型號彈射器,受限于其四十余米的身量,不得不在性能表現上承受顯著的束縛,猶如蛟龍被淺灘所困,無法盡展其能。

言及BS-4,這款蒸汽彈射器的基本模型,身軀延展四十米,沖刺區間則鎖定在三十一米有余,足以爲十三噸六百公斤的飛行戰騎注入澎湃動力,使其疾馳至每小時一百一十海裏的極速,抑或是承載十八噸四百公斤的重甲騎士,雖速度稍遜,亦能推進至七十八節的疾風之速。反觀克萊蒙梭級航母懷抱的BS-5蒸汽彈射器,盡管全身尺碼無確切記載,其沖刺跑道卻已知長達四十六米,此等規模足以鞭策近乎二十三噸的空中巨獸,翺翔至九十一節的迅猛步伐。

076艦艇之上的四十米電彈,乘著技術叠代的東風,加速性能超越了BS-4的前輩,彈射威力亦更爲強悍。然而,回歸本質,彈射器的物理尺度依然是決定其力量邊界的關鍵。無奈的是,076的四十米電彈,在體長上竟未及BS-5蒸汽彈射器的沖刺距離,這一自然法則下的局限,無可辯駁地宣告了076電彈在彈射力道上,確鑿無疑地遜色于BS-5,仿佛英雄空有一腔熱血,卻爲天塹所阻,難以跨越。

約摸十八噸的彈射力道,足可撐起諸如總重十三噸的彩虹-7無人機、歸屬十噸級的FH-97無人戰鷹、及那攻力十足、十噸起飛限的攻擊-11,還有彩虹-6,其七點八噸的啓飛規模,外加六點二噸級的翼龍-3,與三噸有余的翼龍-10無人機等,均在這彈射範疇內從容升空。

論及076,駕馭十噸級的攻擊-11無人機自是遊刃有余;至于L-15B獵鷹,一型入門級戰鬥良駒,全副武裝亦不過十一噸六之數,欲使之成爲艦載雄鷹,于076而言,顯然非難事一樁。

再觀L-15B獵鷹,身懷三噸半載彈重任,九枚武器挂點整裝待發,極速一點四倍音速,作戰半徑直指五百五十公裏疆域。身爲輕型戰機行列一員,此等性能堪稱佼佼。假使需求迫切,076搭載L-15B無疑將如虎添翼,不僅強化近海守望相助之力,且對地打擊迅捷高效,進而拓寬076執行任務之廣度,編織更爲嚴密的海上防衛網。

076型號的兩棲突擊艦,其飛行甲板展幅遼闊,足足有46米之寬,這一寬闊的甲板設計,確保了艦載機降落時的安全邊際,有效避免了誤操作導致的連帶損失,守護著每一份“家族成員”的安全。盡管076在布局上未采納斜角甲板,由此帶來的艦載機調配區域受限,僅能承載少數精悍的L-15B戰機,但在海上力量的拼圖中,每一枚棋子的存在都彌足珍貴,勝于空白。

近來,一款雙垂尾改良版“獵鷹”呼之欲出,其身影若隱若現于公衆視野,預示著它與076艦的結緣幾乎成爲必然趨勢。想象一番,“海獵鷹”攜手076,加之四十米級別的電磁彈射系統與足以承受十五噸級重物的攔阻索輔助,這不僅是一次裝備升級,更像是爲全球航母發展史掀開新的一頁——一個可能被銘記爲“白銀時代”的新篇章。

0 阅读:283

奇妙冒險

簡介:軍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