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爲螞蟻再探路

海克財經 2024-05-09 16:54:17

現在還遠不是終局。

文丨海克財經 齊介侖

AI大模型在産業側的落地,近來國內外動作越發頻密了起來。這讓2024年或爲全球大模型應用元年的說法有了進一步佐證。

相關案例現已涉及多個領域,硬件端如手機、PC、新能源汽車,平台端如電商、教育、娛樂。一些公司雖然不是最早湧現的大模型廠商,但也在探索自己獨特的AI化進階路徑。

在全球範圍內,硬件企業和AI結合的一個代表是iPhone。而支付寶最近推出的不少産品,則反映出平台企業+AI的新趨勢。

iOS 18和新款iPhone手機已被時下大量果粉報以熱切期待。據傳有可能得到OpenAI旗下ChatGPT或谷歌旗下Gemini等大模型能力加持的iOS 18,或將于6月10日-6月14日舉辦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期間發布,嵌入到iPhone多款應用中的全新AI功能屆時或將做出詳解。而由蘋果自研開源大模型OpenELM驅動,無需聯網雲端處理器即可實現的設備端生成式AI成果,則有望體現在下一代iPhone産品中。

國內大模型行業已然風起雲湧百舸爭流,相較于先行友商,支付寶入局低調,但卻選擇了獨特的切入路徑。

4月26日,支付寶的最新辦事AI産品“智能助理”開啓灰度測試,這是繼2023年發布2.0版本的AI金融助理“支小寶”和面向金融客戶的生産力工具“支小助”之後,螞蟻推出的投入實際應用的又一AI産品。螞蟻在AI領域的立體布局,由此展現得更爲清晰。

iPhone能否乘著本輪大模型落地的浩蕩東風,爲蘋果在AI手機方向一舉定義“iPhone時刻”,無疑是當下硬件領域最引人好奇的問題;而支付寶的這一系列AI産品,能不能帶動支付寶用戶價值的再度進階和商業生態的進一步繁榮,想象空間也頗令人期待。

01支付寶的新戰場

20年前,支付寶成立,這是整個螞蟻集團的源頭。20年來,支付寶始終是螞蟻最核心的業務,也始終是螞蟻創新的引領者,螞蟻生態的堅實底座。

2023年,完成整改的螞蟻公布了新階段的集團“三大戰略”,即“AI First”“支付寶雙飛輪”“加速全球化”。“AI First”和“支付寶雙飛輪”是螞蟻中國業務的兩翼,前者代表著螞蟻業務基于科技力量的縱向叠代,後者代表著螞蟻業務面向更多範疇的橫向延伸。

螞蟻發展AI,支付寶是最主要的載體。觀察支付寶平台上線的AI産品,就不難窺得螞蟻在AI層面的整體布局和投入。

最新灰測上線的支付寶AI産品“智能助理”,在交互形式上,與目前主流大模型産品如文心一言、通義千問、Kimi、豆包並無二致,不同之處僅在于,它內置于支付寶APP之內,而非一個獨立的新APP。

但在輸出內容上,智能助理則與其他通用大模型産品有著顯著不同,它更加強調對用戶待辦事項的高度關切和高質量達成,而非泛泛聊天。

雖然智能助理內嵌于支付寶之內,但不能把它簡單理解爲一個“功能”,它事實上已經成爲支付寶新的“入口”。被灰測的用戶發現,支付寶首頁下拉就可以喚起智能助理,這意味著在支付寶過往的掃一掃、搜一搜、“九宮格”點一點這3種打開方式之外,“問一問”可望成爲用戶和支付寶互動的新場景,並形成強大心智。

對C端來說,智能助理是打開支付寶的新方式。而對B端來說,智能助理也是具有極大戰略價值的入口,這就是AI時代生活服務的大門。

在過去的五一假期裏,已經有一些支付寶用戶體驗了智能助理帶來的便利,從點外賣到訂酒店,甚至推薦旅遊景點,智能助理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擔當了專屬私人助理和專屬導遊。這個助理和導遊,可以幫助消費者鏈接各個消費場景,甚至健康、政務等場景的服務;對于支付寶商業生態上的衆多玩家而言,它能夠更加精准地匹配用戶和商家,提升支付寶商業生態的效率和轉化。

面向消費者的智能理財助理“支小寶”,是支付寶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AI産品。

據海克財經了解,支小寶的前身是螞蟻內部一個代號爲“安娜”的智能理財AI工程,後者2018年啓動立項,2020年更名爲“支小寶”並正式上線,2023年支小寶從1.0演進爲2.0,目前支小寶2.0已進入對外測試階段且已有1200萬用戶體驗了該新版産品;相較于1.0版本,支小寶2.0在知識力、專業力、語言力、安全力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

官方資料顯示,支小寶定位于理財和保險等金融垂直領域專業知識問答,同時提供行情及持倉分析、智能核保和理賠等專業工具,是國內金融領域首個實現規模化對客的AI應用,在金融事件分析推理能力方面已達到真人行業專家平均水平。

這兩個産品還不是全部。螞蟻在AI領域,還推出了面向金融分析師的行業端業務助理“支小助”、數字人平台“靈境”等。這些産品共同構成了螞蟻AI産品的矩陣。

0220年,兩個“三大步”

2024年恰是支付寶20周年。在中國互聯網企業裏,支付寶是一個經曆過多次叠代,從而實現自身進化的代表。

回望過往20年支付寶前行變化路徑可以確知,支付寶深深植根中國經濟,同時與全球科技互聯網行業整體發展格局同頻共振。確切說,支付寶一直是以創新科技爲利刃,通過持續深擊行業及用戶痛點,力推鏈路革新、效率升維,乃至用戶認知重構,進而回應時代命題。

無論是從橫向的從支付到金融再到內容、生活、商業生態看,還是從縱向的從PC端到移動端再到當前AI化看,支付寶在這20年裏都分別邁出了“三大步”。細數這兩個“三大步”邁出的過程不難發現,支付寶一直緊貼用戶需求、緊跟科技潮流。

先看橫向三大步。

很多人還記得,在支付寶2004年12月正式注冊成立公司並全面推開擔保交易業務前,熟知電商並高頻在線購物的中國消費者還不多。而彼時的電商,先且不說商家和商品數量遠不可與當下相媲美,支付環節的信用問題以及付款流程涉及的開通網銀、配合U盾、必需IE浏覽器乃至需要線下打款的費時費力等都頗令人頭疼。

支付寶的上線和叠代,不但化解了信用難題,爲買賣雙方送去了保障,而且通過2010年快捷支付模式的推出,讓用戶輕松實現了在線支付,免去了網銀、U盾、IE浏覽器並用的繁瑣,爲中國電商蓬勃發展及此後雙11等大促連續多年創造全球銷售奇迹鋪平了道路。而支付寶2011年二維碼支付模式的推出,則有力激發了線下各類商業組織乃至個體攤販的欣欣向榮。

支付離錢更近,而支付寶的支付主要來自電商交易,後者既涉及C端消費者,又涉及B端中小微商家,存款、借款、理財等與錢強相關的金融業務的加入順理成章。余額寶、網商銀行、理財産品如保險基金的供給等都在此列。支付寶由支付到金融的延展,指向的依舊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和對用戶痛點的解決。

支付與金融並非人人時時所需,生活才是最大的母題。後者或可調動每個人的興趣,或可關乎每個人的日常,這當中既包括用戶對短視頻、直播、圖文資訊等內容的消費,也包括挂號問診、政務辦事等服務的達成,它們有著更強的用戶黏性、更多的用戶時長和更大的價值拓展空間。支付寶由金融擴至生活的原因正在這裏。

再看縱向三大步。

准確判斷趨勢並切實把握戰略機遇,對任何一個商業組織而言,都極其重要。

在由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演進遷移上如何決策,就很能說明問題。

受智能手機普及、3G網絡提速、流量資費下調以及4G牌照即將于年底發放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中國移動互聯網在2013年進入變革前夜。衆所周知,包括O2O熱浪在內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最大一波創新創業大潮在2014年臻至巅峰,一批優秀移動互聯網公司在此期間誕生或由此駛入快車道,另有些知名公司則因錯判和錯過而被新銳選手趕超掉隊。

在PC互聯網時代,支付寶雖然是中國第三方支付領域的行業翹楚,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工具。

但支付寶成功搭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東風。2012年12月10日,內部稱之爲“卡寶”的移動端支付寶,開啓小範圍內測。37天後的2013年1月17日,正式版産品“支付寶錢包”上線。2年後的2015年7月,已走向全場景支付的支付寶,適時將PC端“支付寶”與移動端“支付寶錢包”合二爲一,這就是現在的支付寶APP。

據調研機構Questmobile于5月8日發布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寶月活用戶規模即MAU已達8.9億,比2023年同期的8.49億又漲了近5%;同期支付寶小程序月活用戶規模同比增速爲6.3%,位列全行業第一。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寶不斷聚合更多功能和場景,用戶規模和用戶粘性都在提升。

而現在,支付寶必須踏上新的征程。

自2022年底ChatGPT爆火以來,大模型在全球疾風勁吹。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公司而言,能不能拿到AI這張下一個時代的船票,是一道必答題。

短短一年多時間裏,支付寶陸續上線多個AI應用,智能助理更是把AI放到了入口的位置。這一事實表明,低調的支付寶,正在實現從移動互聯網到人工智能體的進階。

03螞蟻駛向未來深海

支付寶是母公司螞蟻旗下絕大多數業務的互聯網基石和底座,螞蟻要實現面向未來的發展藍圖,就必須爲支付寶業務在組織層面給出最優解。

2024年3月19日,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發布的全員信中,官宣了螞蟻新總裁任命和螞蟻國際等三大創新業務成爲獨立公司等變革事項,這是螞蟻自2020年以來最大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據內部信,螞蟻任命韓歆毅擔任螞蟻集團總裁,全面負責數字支付、數字互聯、數字金融板塊,同時兼任集團CFO;螞蟻國際、OceanBase、螞蟻數科分別設立董事會,加強董事會管理,各CEO對董事會負責,楊鵬、楊冰、趙聞飙分別擔任三公司CEO,井賢棟兼任螞蟻國際董事長,螞蟻CTO倪行軍兼任OceanBase和螞蟻數科董事長,目前三家公司給員工發放的股權激勵已是新公司的,而不再是螞蟻集團的,這是爲了給這幾家公司的員工和業績挂鈎的強有力激勵。

據海克財經觀察,螞蟻本次改組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聚焦主營業務的同時,釋放創新業務活力。

顯而易見,支付寶作爲中心的主導地位被強化。包括財富保險、信貸兩個事業群在內的數字金融板塊,向韓歆毅彙報。個中緣由很清晰——支付寶APP是底座和平台,數字金融只是生長于這個平台上的一個行業生態而已,和其他行業一樣。

可以說,現在的螞蟻核心業務是一個航母戰鬥群,支付寶APP是航母本身,而生長在支付寶上的行業則是多種類型的艦載機。

拿航母戰鬥群打比方,我們就能更好理解螞蟻三大戰略中“AI First”和“支付寶雙飛輪”的關聯。

“AI First”的本質是升級引擎。無論是支付寶APP這個“航母”本身,還是支付寶上的各個行業“艦載機”,都需要換上AI的內核。

“支付寶雙飛輪”則是要增加艦載機的種類。支付寶“航母”上,過去起飛的“艦載機”更多集中在支付和金融領域,而未來會有更多的“艦載機”屬于餐飲、酒旅、醫療等生活的各個領域。

無論是金融場景,還是生活場景,當下都到了AI化升級的關鍵時刻。AI入口,會爲更多的場景提供可觀推力。反過來講,支付寶通過加碼互聯網化,建立更加豐富立體的生態連接,則可爲AI更懂用戶、提供更優服務,貢獻足夠多的行業資源。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螞蟻重注AI的理據當然不止于此。據調研機構艾瑞咨詢測算,2023年中國AI産業規模已達2137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8110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達30.6%;對比原本大模型未出現湧現能力的AI産業規模,大模型帶來的産業加成比例在2028年或達32.9%。

業內共識實則早已達成。據國家發改委下設機構國家數據局3月底披露的數據,目前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已超100個。

相較于國內其他頭部AI玩家,螞蟻做AI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立足點是螞蟻生態,著眼于以自研大模型能力,超預期滿足生態內用戶所需,差異化優勢已頗明顯。目前螞蟻上線于支付寶平台的數款大模型産品,已經或正在用戶中間打響口碑和積累心智,而螞蟻百靈大模型幕後研發團隊——螞蟻AI核心部門NextEvo,仍在該方向持續打磨發力。

2024進度條已走過三分之一,大模型的應用比拼,此刻依舊尚屬初期,但迷人之處已所在多有。支付寶牽引螞蟻已堅定啓航,未來可期。

2 阅读:418

海克財經

簡介:打量商業表裏,記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