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個變化,AR就像坐在和諧號上一樣,飛速發展

VRPinea 2024-04-17 17:05:54

AR的下一站,

又將途徑怎樣的風景呢?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4年4月17訊)這兩天,小P在回顧VRPinea曆年稿件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年4月,VRPinea都會推出“AR”選題。

並且,頗有意思的是,相關選題的討論方向,與當時階段的AR發展進程也較爲匹配,活脫脫的一部AR發展編年史。當然了,這既是巧合也是必然,這點行業敏銳性,小P還是有的(傲嬌臉jpg.)

(“我的眼睛就是尺”)

4月的“AR專場”

話不多說,“證據”如下:

2020年4月——《華爲河圖的野心或許不在于手機,而在于AR》

2021年4月——《探訪上海影創科技|鴻鹄實機上手評測,帶來了哪些驚喜?》

2022年4月——《AR眼鏡,能否重新定義商務辦公?》

2023年4月——《配上ChatGPT的AR眼鏡?我要有屬于自己的“賈維斯”了》

華爲AR地圖“河圖”

2020年春,華爲在P40手機發布會上,正式推出了華爲AR地圖——“河圖”,主攻商圈和文旅方向。不難看出,當時的華爲在AR實景導航、全息信息展示、虛實融合、虛擬信息互動等方面的期許。

(華爲AR地圖宣傳畫面/敦煌)

VRPinea當年也給出如是判斷:“河圖”真正的目標,或許不是智能手機,而是下一代計算平台——AR。如今回頭來看,AR的發展確實如火如荼,只不過就像P70更名Pura70一樣,華爲在XR領域的戰略也有了一些變動。

影創科技 鴻鹄AR眼鏡

2021年春,VRPinea總編輯老缪一行,造訪了位于上海浦東的影創科技大廈,當時正值影創科技新品分體式AR眼鏡“鴻鹄”(主機+可拆卸6DoF體感手柄+AR眼鏡)即將發售之際,影創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孫立親自進行了産品功能展示。

(影創科技 鴻鹄AR眼鏡)

在後續的深度訪談中,孫立還給出了其對于AR眼鏡C端産品成熟時間節點的預測,2027/2028年(引用Meta CEO紮克伯格采訪)。只是可惜,當年市占率位居“國內一線”的影創科技,並沒能走到春暖花開的時節,而是倒在了寒冬裏。

AR眼鏡+商務辦公

2022年春,釘釘宣布與“AR四小龍”之一的Rokid達成合作,共同推出XR辦公解決方案“釘釘Workspace”。並且,早在2020年5月,釘釘曾聯合另一位“AR四小龍”Xreal,共同發布內置“Dingtalk Work Space(釘釘平行協同空間)”的Xreal AR眼鏡套裝專業版。

(釘釘總裁葉軍在釘釘發布會上宣布與Rokid達成合作)

當時,VRPinea曾經梳理過如下推導邏輯:

電腦/手機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辦公需求,AR眼鏡可能的機會也就是體驗和效率了;

爲了不向小屏幕妥協,使用AR眼鏡的虛擬大屏,然後向一衆輔助設備妥協(如外接輸入設備等),這樣的産品體驗並不好,也稱不上效率。

由此做出了相應判斷:AR眼鏡性能要求與産品形態之間的矛盾尚未解決,短期內還只是一款概念産品。

(AR眼鏡網絡概念圖)

AI語言大模型+AR眼鏡

去年同期,在OpenAI的ChatGPT引發AI熱潮的關口上,美國AR眼鏡創企Innovative Eyewear宣布,“成爲第一家提供ChatGPT支持的AR眼鏡公司”。消息一出,股價直接飙升。

(Innovative Eyewear宣傳圖)

現在來看,在國內外科技行業巨頭們紛紛加碼之下,這一股AI熱潮還遠遠未到停歇的時候。對于AR行業而言,這也是一大利好,“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不外如是。各AR廠商陸續推出自研大模型語音助手,就是最好的明證,AI+AR的前景,充滿想象。

AR的下一站?AR眼鏡是最具可能性的一個

那麽,在2024年的當下,AR又會走向何方呢?首先,針對承載AR産品的硬件形態,除開車載HUD這類並不能以獨立産品存在的AR應用場景外,目前的業界主流方案,且已經獲得部分消費者認可的,只有AR眼鏡。

(在CES 2024上爭相體驗雷鳥X2的與會者)

“標新立異”者自然也是有的,完成數億美元融資的,由前蘋果員工創建的AI創企Humane,開發了一款AI可穿戴式信息顯示設備Ai Pin(就産品理念而言,也可視作一款AR/增強現實設備),該設備主打無屏投影,售價699美元(每月訂閱費24美元),在上個月剛剛正式發貨。

然後,産品風評就翻車了,借用某位海外測評人的結論,“AI設備有一天可能會很棒。但現在不是那一天,Ai Pin也不是那種産品。我現在要拿回我的手機,謝謝。”

(Ai Pin)

爲什麽說AR眼鏡是最具可能性的一個?首先是攀升的銷量。據IDC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AR出貨26.2萬台(sales-in口徑),同比上漲154.4%,且在Q4季度出貨量首次超過VR。其次是更多廠商加入,初創企業之外,手機廠商乃至Meta這樣的VR領頭羊都開始加大對AR的投入。

(中國AR/VR 2023年出貨量統計圖/IDC咨詢)

從AR眼鏡自身來看,智能投屏眼鏡、信息提示眼鏡暫且不表,一體式的真AR眼鏡,或許會是衆人期待的答案。首先成爲智能手機的延伸,而後逐步替代智能手機,當然三兩句話之間的距離,是真AR眼鏡需要用數年、乃至十數年去走過的。佩戴性、續航時間、系統操作、交互邏輯等等,都是橫亘在其真正進入大衆生活之前的坎。

最後,聊到AR眼鏡,自然需要提及谷歌,谷歌在Google I/O 2012大會上發布了Google Glass。在可穿戴設備概念初步萌芽、Apple Watch尚未發布的時間點上,這款産品承載了太多人對于智能手機之外第二塊隨身顯示屏的想象。

(谷歌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發布Google Glass)

只是遺憾,隨著今年1月的谷歌裁員(多數爲第一方AR硬件團隊成員)和部門架構調整,在AR眼鏡這條路上走走停停十多年的谷歌,大概率是要放棄AR硬件獨立開發業務了,不勝唏噓。

結語

近一年以來,小P多次看到業界大佬、行業同仁提及AR進入“當打之年”的話題,小P自己也是這一說法的擁趸。已經2024年了,希望“未來可期”變成“未來已至”的那一天,不會太遠。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0 阅读:2

VRPinea

簡介:有態度、有深度、有溫度的VR/AR垂直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