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圓窗版貴州竹子幣,洪憲紀元飛龍幣,上三鳥雙帆幣精品賞析

古錢幣愛好者 2024-04-20 14:38:05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發展于東周,統一于秦代。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爲人稱道,並由此而産生了頗具中國特色的錢幣之學。隨著曆史的進程,這些錢幣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流通交易的用途,漸漸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但這些包含曆史發展進程的錢幣,卻平添了對曆史的研究和探索的價值,更具有不同凡響的收藏意義和難以想象的升值空間。

國民政府于1949年7月初正式公告恢複銀本位制,並重新制造發行與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相同的銀元,即下文的竹子幣。同年11月初,樣品完成送建設廳化驗,結果重量與成色均同于船洋便開始鑄造,當紅軍由湘西進入貴州省天柱縣後,造幣廠即于11月11日停工,據報僅出産萬余枚,所出竹子銀元被省府在當地和遷往雲南途中作爲薪饷、資遣、雜支等費用發放而流傳于外。此枚錢幣爲民國三十八年貴州圓窗版竹子幣,錢幣正面爲貴陽名勝甲秀樓,樓門間有"谷"字暗記,據悉“谷”字代表省主席谷正倫,甲秀樓外圈上有"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下有"貴州省造"文字,甲秀樓始建于明代,有"科甲挺秀"之意,它周邊的風景也令人向往,浮玉橋和南明河,頗具地方色彩,無比動人,樓底有英文"TLK"代表廠長謝傑民。銀幣背面爲三枝金竹圖,勁竹屹立挺拔,畫風硬朗,被稱爲"竹子幣"。貴州竹子幣它特色鮮明,設計精巧,地域感十足,並且存量較小,成爲收藏愛好者追逐的品種之一。

袁世凱竊取臨時大總統後,複辟稱帝,下令于 1916 年元旦起,廢除民國年號,改爲中華帝國洪憲元年,並由天津造幣廠鑄造此幣。該幣由國外雕刻師喬治氏主持銅板雕刻,鑄造精美,爲中國近代鑄幣史上之精品。此枚飛龍幣正面爲袁世凱九分臉正面及胸像,面部稍左側,袁像栩栩如生,眉目傳神,袁世凱身著大元帥服,頭戴鹭羽高纓冠,胸前佩戴大勳章。背面中央爲飛龍圖案,上面镌“中華帝國”4字,下面镌“洪憲紀元”4字,齒邊均勻整潔。該錢幣品相極佳,包漿熟舊自然,極其珍罕,飛龍幣的鑄幣工藝在當時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由于喬治是意大利人,擅長雕西方龍,背面飛龍的形態沒有采取中國傳統龍文形態,而是西方的雙翼飛龍,該幣也是中國官方鑄幣唯一采用的外國龍,也是中國僅有的幾枚帝王銀幣雕刻工藝最精湛的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上三鳥雙帆船壹圓銀幣在“九·一八“事變之前鑄造,由上海中央造幣廠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鑄造發行。此枚錢幣發行不久後,民間流傳:帆船右邊側海上旭日東升暗喻日本(因日本國旗即太陽旗),船上三只飛鳥暗喻日本轟炸機(因此俗稱“三鳥幣”),因正適值日本侵華,國人反日愛國情緒高漲,此錢幣被認爲有辱國格,是爲不詳之兆,所以國民政府爲順應民情,緊急收回,不再使用。此枚錢幣爲上三鳥雙帆幣,銀幣正面圖案爲孫中山文裝側面像,人像上方爲“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字樣,背面圖案爲一艘二桅帆船行于海上,船右方爲旭日東升圖案,船上方有三只飛翔的海鳥。因銀幣背面圖案中的太陽和高飛的三鳥容易使人聯想到侵略中國的日本和日本戰機轟炸中國領土之意,所以“三鳥幣”開始鑄造不久就停鑄了。“三鳥幣”鑄造時間短,鑄額小,傳世稀少,極具收藏價值。

上述藏品均爲實物拍攝(非專業拍攝,實物更爲清晰),且藏品均經權威機構評級認證入盒,圖片由江蘇省南通市的民間藏家趙先生提供,祖傳之物,誠心出售,價格可面議。這些老物件均是不可再生之物,收藏一件少一件,像這種存世量極爲稀少的藏品,如今大多情況下已被占有,而且也只有在高端拍賣會上偶爾能見到它的身影,如果有緣相見,也算是一種奇緣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