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王小康史詩巨制《宣武門》開播傳承中華文化獻禮兩會

影劇探秘 2024-03-05 11:11:36

3月5日,2024全國兩會在京開幕。由著名導演王小康執導,備受期待的國家精品工程主旋律題材作品《宣武門》也于當日在北京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盛大開播,以一部講述近代中國曆史風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史詩力作向全國兩會獻禮。

《宣武門》由著名導演王小康執導,集結了任重、童蕾、張豐毅、斯琴高娃、王自健、李依曉、李成儒、王金聲、李進榮、趙毅、于濱等實力演員,以宣武門爲依托,以玉雕世家李天順守護玉器國寶爲線索,震撼展現了近年中國曆史風雲變遷和家國命運。

王小康主旋律史詩巨制獻禮兩會

在時代巨變,經濟急速發展的當下,如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曆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議題。爲回溯曆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展現中國各民族大團結的精神風貌,由著名導演王小康執導,曆經數年打造的史詩巨制《宣武門》應時而生。

該劇從1898光緒二十四年講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波瀾壯闊展現了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軍閥混戰、抗日戰爭等衆多曆史事件。在王小康看來,《宣武門》是對主旋律作品的創新實踐,以一種新的曆史敘事方式,講述百年中國夢。《宣武門》的故事從戊戌變法講起,但敘事重點並不在彪炳史冊的大人物身上,而把鏡頭對准北京一戶做玉器的普通人家,從一戶人家的命運變遷來講述北京城的曆史變遷,用一件玉雕國寶的抗爭守護史展現風雲變幻中的中華傳統文化光芒與匠心藝德。

“時間上的大跨度,在中國最重要的曆史節點中展現家族的命運,用現實的眼光凝視曆史的深處,這是《宣武門》的看點和獨特之處。”王小康表示,在曆史洪流中挖掘小人物,將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連,從而娓娓道來一個“以小見大”的傳奇史詩,讓觀衆看到曆史核心和曆史深處。

玉雕石榴見國魂弘揚民族精神

玉雕藝人李雲棉(張豐毅 飾)奉旨將昆侖寶玉雕成世間獨一無二的一尊玉石榴,渾然天成。相傳這龍睛妙玉牽連著神州國運,誰成了此玉之主,便可一統江山。北京老街玉雕藝人李天順(任重 飾)爲保護一只寓意國運昌隆的翡翠石榴,在街坊們的鼎力協助下,與多方勢力周旋,經曆了數不清的艱難曲折與災難,甚至面臨家破人亡。但他始終沒有屈服後退。他相信邪不壓正,相信國運昌隆那一天遲早會來……

在劇情上,《宣武門》看點多多,精彩紛呈。這裏有妙手技藝,雕琢國之玉寶的匠人匠心;這裏有戊戌六君子血色變法的社會呐喊;這裏有八國聯軍進京,火燒圓明園的國家屈辱;這裏有戰亂糾葛,國寶消失的秘聞傳奇;這裏有街坊護寶,血染宣武的抗戰烽火;這裏有不屈不撓,“我是中國人”的家國大義;這裏有傳承文化底蘊,常見老北京街頭巷尾的市井風情;這裏有京劇國粹、玉雕手藝、古道家風、民族氣節的血脈傳承。

全劇故事圍繞“玉石榴”展開。王小康表示,作爲一部主旋律作品,爲了表達“民族融合”之意,整部劇的劇本創作曆時三年,按照立文化傳承之意(玉文化、國粹京劇)、立人物刻畫、立關鍵道具三個階段而成。而“玉石榴”這一關鍵道具的寓意爲“中華56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這部劇既展現了活色生香的“京味兒”風情畫卷,又深刻涵蓋了民族文化內核。以劇傳史,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彰顯愛國之心。

主旋律劇金牌導演打造史詩之作

《宣武門》是王小康繼《中國家庭》《幸福裏九號》《新女婿時代》《老公的春天》《錢多多嫁人記》等現代劇之後,首次執導曆史劇。如何拍曆史劇的新意,如何拍出《宣武門》的曆史厚重感是關鍵。如劇中雕琢玉石榴一樣,王小康曆時多年精良打造,用一部精雕細琢的主旋律曆史大戲做出了回答。

爲了再現宣武門的曆史風采和人文風情,王小康率劇組1:1搭建了一條宣武門老街。“宣武門”作爲劇名和北京地標式建築,在曆史變遷中,它的造型前後經曆了五次改變,這些變化全部都將在劇中呈現,並且跟主人公命運的轉折有深刻的勾連。而由于該劇首次正面展現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曆史,所以這場戰役中八國軍隊的作戰服裝、慈禧等清朝人的服裝都需要全新制作。王小康表示,“試裝用了20天,僅全新定制的衣服就有15000套。”

熱鬧非凡的宣武老街、老北京的吆喝、豆汁張的叫賣、國粹京劇等京味兒十足的民生生活躍然屏幕……王小康說:“今天看到的所有的風俗,包括葬禮、婚慶,包括叫賣,包括各個曆史時期的軍人、政府,所有在宣武門下發生的這些故事,都是還原曆史最真實的面貌。我們希望用我們的心血,用我們對曆史的認知,告訴大家,宣武門那段真實的曆史是什麽樣的。”

演員的職業素養和流量明星片酬、飯圈文化也是曆年來文藝界的兩會熱點。在演員陣容上,《宣武門》沒有選用流量演員和“小鮮肉”,而是清一色的老戲骨和實力演員。爲了保障表演水准,王小康選擇參演過《北京青年》的任重、參演過《亮劍》的童蕾、曾合作出演《駱駝祥子》的斯琴高娃和張豐毅以及王自健、李依曉、李成儒、王金聲、李進榮、趙毅、于濱出演《宣武門》。王小康表示:“《宣武門》杜絕‘小鮮肉’,是爲了搶占真正的表演內容的制高點,以及整個創作內容和故事內容的制高點,想做一個標杆式的作品。”超強陣容下,任重如何演繹一個玉雕匠人的匠心和民族魂,斯琴高娃和張豐毅再度合作,會碰撞出什麽樣的火花,宣武老街這群平凡的愛國者會發生怎樣蕩氣回腸的“守寶”故事?值得期待。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彰顯家國情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宣武門》無疑是熒屏上的一股愛國洪流,傳承了民族精神,堅定了文化自信。作爲具有家國情懷的主旋律劇金牌導演,王小康緊跟時代脈搏,用一部史詩巨制帶領觀衆走進曆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王小康認爲:“識來路,知歸途。當下這個時代更需要優秀的曆史正劇,我希望《宣武門》可以起到引領市場的作用,讓現在的年輕人看劇後可以反思曆史,了解中國文化,知道我們是怎麽走過來的,又該向何處出發。”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