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中國市場只剩14.4%!岸田文雄:還是美國好!

那兔的科技日志 2024-04-17 18:18:38

2024年4月13日,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道,正在訪美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參觀了豐田汽車公司在北卡羅來納州建設的電池工廠工地。這家工廠是豐田在北美的首個電池生産基地,計劃在2025年投入運營。到2030年將總共擁有10條生産線,年産能超過30吉瓦時。

這座電池工廠的總投資額高達139億美元,是豐田在美國投資最大的一個工廠之一。

在面對媒體采訪時,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對美投資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我希望此行能成爲確認日本企業是如何爲美國經濟做出貢獻的情況,並進行廣泛宣傳和介紹的機會。”

除了參觀豐田工廠,岸田文雄還在美國國會參衆兩院聯席會議上用英文發表了演講。

岸田文雄向美國人喊話聲稱:“你們相信‘自由’是人類的氧氣。世界需要美國繼續在各國事務中發揮這一關鍵作用。然而,當我們今天在這裏會面時,我發現一些美國人對你們在世界上應該扮演什麽角色有一種‘自我懷疑’的暗流。”

最後岸田還喊話美國:“自由”和“民主”受到威脅,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中國。世界需要美國領導,日本會與美國肩並肩!”

演講完畢後,岸田文雄收獲了美國國會參衆兩院議員的熱烈掌聲。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故人,一位同樣是日本首相,同樣用英文在美國國會演講的日本故人:安倍晉三。

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啊!

比如那兔我,就會祝願岸田文雄能夠早日與他的前輩和摯友,安倍晉三見面。

畢竟岸田桑在美國國會演講時,也對安倍表達了深深的懷念。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九年前,我的摯友、已故的安倍首相就站在這裏發表了題爲‘邁向希望的同盟’。”

衆所周知,以豐田、本田、日産爲代表的汽車工業是日本最重要的行業,沒有之一,而美國又是除中國之外的全世界第二大汽車單一市場。

在日系車在中國市場大潰敗的背景下,美國市場對于日本汽車品牌就顯得格外重要。

如今美國又像當年砸日本車那樣,限制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所以這對在美國深耕多年的日本汽車品牌來說,就又多了一道防火牆。

近幾年在中國汽車市場,日系車遭遇了集體滑鐵盧。

曾一度在中國市占率超30%的日系品牌汽車,到2024年3月,份額僅剩14.4%,可謂是橫空腰斬。

從銷量排名來看,2024年2月廠商批發銷量排行榜上,也已經沒有一家日系品牌進入前十名。

十年前的日系車,曾在中國人心中是“省油”、“耐用”、“性價比”的完美化身,“一車傳三代,人死車還在”、“買發動機送車”這樣關于日本汽車的段子也是口口相傳。

而現如今呢,

論油耗,日系車比不過中國汽車品牌的插混車型;

論耐久,日系車也很難說有多好的口碑;

論智能,日系車更是比不過在電動化基座上蓬勃發展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技術。

隨著中國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崛起,日系車好像除了選擇降價保住僅有的銷量,好像也沒有其它的選擇了。

然而除了中國市場,中國汽車品牌與日系車的戰爭在海外也已經打響,就比如日系品牌在東南亞的大本營:泰國!

就在剛剛結束的泰國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上,比亞迪斬獲5345個訂單位列第2,僅次于8540個的豐田,創造了中國汽車品牌在泰國曆史!

其中有647台的騰勢D9,售價高達¥60-80萬,是國內價格的兩倍。

另外MG、長安、廣汽埃安、長城、哪吒的表現也都不錯…

而且這些還主要是純電車型在泰國的銷量表現,後面還有卷上天的中國混動車型。

大家可能不知道,豐田的THS混動車型一年全球賣340多萬輛,看的中國車企們真是饞死了。

作爲東南亞的汽車生産中心,日系車企盤踞泰國汽車市場已長達60多年,憑借在燃油車時代的積累,日系品牌在泰國占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

不過隨著中國車企開始大舉“進攻”泰國市場,競爭的格局正逐漸被打破。

比亞迪、上汽、長城、長安、哪吒、廣汽埃安等一衆中國汽車品牌,都要在這裏投資建廠。

在2023年,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至10萬多輛,比上一年增長了380%。

其中中國品牌占了80%。銷量前4的車型均爲中國品牌,前十的車型中有8個中國品牌,其余兩個是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

最離譜的是,這裏面沒有一個日系品牌。

與歐美日不同的是,人家泰國政府對中國車企的到來是夾道歡迎。

因爲對泰國來說,全世界的汽車品牌都一樣,只要能給泰國帶來産業發展、就業和稅收,就一路大開綠燈。

而且泰國地處熱帶,旅遊業也很重要,最適合發展電動汽車了。

爲了讓泰國老百姓喜歡上電動汽車,泰國政府又推出了第二階段電動車獎勵措施。

從2024年1月1日起爲期四年,泰國政府將拿出23億美元的真金白銀,爲每輛新車提供最高10萬泰铢(2萬人民幣)的補助,並通過調降進口關稅和消費稅等方式,鼓勵大家購買電動汽車。

目標是到2024年,讓泰國的電動車産量比2023年增長4倍,到2026年讓泰國具備35萬至52.5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産能力。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泰國公司的研究員山本肇就擔心的說道:“相比中國企業在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強勢,日本企業似乎並沒有感到危機感。”

泰國最大的私營經濟組織,泰國工業聯合會汽車工業副會長素拉蓬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泰國的汽車工業也即將發生重大變革,爲的就是保住泰國作爲東南亞汽車出口基地的地位,而中國車企與泰國政府的目標是相同的。”

“我們泰國人民也很期待日本制造商生産電動汽車,但顯然它們仍在沉迷于生産燃油車。即便日本車企開始轉向,在“質量”和“價格”上相比中國車企也不具備優勢,所以我們泰國人以後不一定非得買日本的汽車,日本車企未來在泰國的處境將會非常艱難。”

最後素拉蓬還特別提醒日本人:“別忘了泰國汽車市場在1960年代是被美國福特和意大利菲亞特主導,然後是你們豐田和日産進來後把它們趕走了,當時靠的不也是物美價廉嘛?如果日本車企不轉向電動汽車,被中國車企趕出泰國是遲早的事情。而且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鄰國不斷上演。”

那麽大家覺得,這位泰國汽車工業的資深人士的話,有幾分道理呢?

其實日本車企也不是不著急,還是那句話:“百萬漕工,衣食所系。”

日本現在是船大難調頭。而且之前又賭錯了方向,一門心思的發展氫能源,搞了一堆專利想要在未來的汽車市場制霸全球。

結果擡頭一看,好家夥!

中美兩家要搞電動汽車,不帶自己玩了,你說搞笑不搞笑,總想著吃獨食。

不過日本車企也不是沒有動作,近期泰國政府發言人就表示,日本幾家主要汽車制造商計劃在今後5年內向泰國投資1500億泰铢(約合人民幣313億元),以擴大在泰國的電動汽車制造規模。

至于能不能落實,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即便是落實了,你覺得泰國人是買豐田的bZ4x,還是比亞迪的海豹方程豹、上汽的智己、長城的坦克歐拉、長安的深藍阿維塔,或者哪吒、廣汽埃安,以及後面的蔚小理零跑小米。

沒辦法,中國市場太卷了,這些卷王們在國內卷完,早晚把亞非拉市場再挨個卷一遍,那裏可是日韓車企的基本盤。

之前一直有人在我的視頻中人質疑,說亞非拉地區消費能力不夠。

可人家市場大,人口多,消費能力還真不一定比歐美差,關鍵政府也不排擠你啊!

美國市場咱們中國車企是進不去了,歐洲市場正在談。

但是在未來的東南亞、中亞、中東、南美等市場,中國車企一定會與外國品牌有一場惡戰,尤其是日系車和韓系車。

我想這也是爲什麽最近這幾年,日韓這兩個國家和中國關系變差的重要原因,因爲中國與這兩個東亞鄰國的産業重合度越來越高了。

不同國家産業的競爭,最終會反映到兩國關系上。

只有等中國的産業足夠強大,讓日韓這兩個國家回到它曆史上本該有的位置,中日韓三國的關系才會重歸平靜。

0 阅读:589
评论列表
  • 2024-04-17 21:54

    要人家說好,不能老翁賣瓜自賣自誇[呲牙笑]

那兔的科技日志

簡介:溝通中外,學無止境,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