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最好的狀態:互爲貴人

葉文稿的文字世界 2024-04-17 15:11:41

人心都是相互的,不可能永遠只付出,不求回報。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也從來不會讓自己只會索取,不懂付出。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和境界就是,互爲貴人。

你可以成就我,我也可以幫襯你,彼此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價值,才是對人生最好的成全。

有句老話說得好:

“互相補台,好戲連台;互相拆台,大家垮台。”

所以,努力成全彼此,彼此成就,最終才能夠做到好事連連,共創輝煌。

互爲搭台

孔子有雲: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願意讓自己去成全別人,去成就別人的。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連起碼的付出,或者說基本的委屈,吃虧都不願意給的話。

那麽,反過來想一想,對面的那些人又何嘗不是呢?

所以,當你願意更主動,也更加有格局地付出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在篩選自己的圈子。

畢竟,自己也不可能永遠在吃虧,永遠被一些不值得的人消耗,浪費。

當自己覺得對方跟自己的三觀不合,也覺得對方在通過自己的試探,以及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喜歡貪小便宜,也喜歡占人便宜的話。

那麽,自己就能夠做到及時止損,讓自己不再爲對方掏心掏肺。

其實,聰明人,都是懂得計算的。

但是,聰明人,更懂得看透不說透,看破不說破。

正如《道德經》有言:

“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當一個人願意先付出,甚至是先犧牲的時候,其實他就已經贏過了很多人。

起碼,這些人的確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和規矩,底線和脾氣。

而且,這種人更希望通過互爲搭台,來彼此成就一生。

互爲貴人

孔子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實際上,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在于一邊幫助別人,一邊也在幫助自己。

當然,很多人只會覺得,自己當下付出了,當下沒有得到回報,就覺得吃虧了,受大罪了。

于是,自己的情緒深受影響,甚至心態滑向痛苦,崩潰的深淵當中,覺得自己特失敗,也覺得別人太垃圾。

可實際上,一個有格局的人,一個真正活得通透而有智慧的人,從來不會因爲自己的吃虧,因爲自己一時看走眼就懊悔不已。

畢竟,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全能的,總會有犯錯誤,看錯人的時候。

所以,要想自己本身也成爲一名貴人,那就該有貴人的能力,實力,智慧和格局。

當一個人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自然會做出一些更好的改變,更好的選擇。

最終,胸襟遼闊,內心豁達,也變得越來越從容和自信,生活也會變得更有福氣。

賈誼《新書》有言: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能力和智慧成爲貴人,也就意味著自己也擁有足夠的幸運和福氣遇到別的貴人。

最終,人生反而能夠過得越來越幸運,越來越從容,也越來越知足。

做好自己

一個人能否做到互爲搭台,互爲貴人,關鍵在于能否做好自己。

當一個人可以做好自己的時候,起碼他已經在走向優秀的道路上。

主持人孟非曾說:

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利,它只來自缺見識和缺悲憫。

你會發現,生活當中那些越是強大的人,越沒有優越感,反而內心充滿了悲憫,充滿了敬畏。

于是,不管走到哪裏,都讓自己更低調,更柔軟,也更善良地對待。

當自己慢慢塑造成一種大格局,一種大智慧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每一天都會過得更平靜,更柔和,也沒有所謂的痛苦和焦慮。

在這個時候,做好自己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簡單多了,相處起來也會更從容,更松弛。

這樣下去,人生也就順了,生活也就如意多了。

1 阅读:203

葉文稿的文字世界

簡介:心理,情感,拆解、拼合。世界無溫度,唯有心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