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大姐每天堅持吃西紅柿,3月後,她怎麽樣了?來聽聽醫生的分析

安恒遠養護說 2024-04-26 21:29:13

“西紅柿可是長壽果,我吃怎麽會得糖尿病!”

三個月前,48歲的陳女士在網上刷到了關于西紅柿的視頻,視頻裏不光說西紅柿能美白抗老,還能保護心血管、預防癌症,更是被稱爲“長壽果”。

于是,本著多吃有益的想法,陳女士一天時不時就開始吃西紅柿,雷打不動的堅持了3個月,可還沒看到皮膚上的變化,病症就找上她。

這幾天,陳女士發現自己的經常會出現眼花的情況,身體也疲憊乏力,做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醫院檢查後,得出的結果令陳女士不敢置信:空腹血糖7.2mmol/L,初步診斷爲糖尿病。

在跟醫生進行深入溝通後,陳女士才得知吃了太多西紅柿竟然是可能是她確診糖尿病路上的助力,這可讓陳女士接受無能了,不是說有益嗎?

醫生表示:“西紅柿適當吃可以,但倘若長期大量吃,這兩個壞處很可能找上門。”

渾身是寶的西紅柿,長期大量吃2個壞處找上門

有這樣一個問題很有趣:“西紅柿是蔬菜還是水果呢?”

根據《韋氏詞典》中對水果的定義:種子植物的可食用繁殖體,西紅柿屬于水果,但在日常生活中,大衆普遍會把西紅柿當作蔬菜。

其實,西紅柿是典型的果蔬兩用,生吃時可作爲水果,熟食可作蔬菜。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它們也是西紅柿好名聲的來源。

有機酸等酸性物質,有助于身體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提升消化能力;維生素C對促進機體的膠原蛋白形成大有裨益,可以使皮膚變得彈性十足,同時幫助抗氧化;番茄紅素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預防癌症、保護心血管健康、延緩衰老。

不過,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西紅柿在帶來好處的同時,長期大量吃也可能會惹上禍端。

1,血糖不穩定常吃西紅柿,小心糖尿病找上門

陳女士原先便是血糖不穩,並沒有進行藥物治療,聽說西紅柿的含糖量不高,僅有2%-4%,便肆無忌憚的吃了起來,誰承想,吃西紅柿也要控制量!

像陳女士這樣每天時不時吃西紅柿,很容易造成食用超標(超出了營養學家劃分的西紅柿每日攝取量100g),雖然西紅柿含糖量確實不高,但也不能過量食用,西紅柿中的糖分會出現堆積,幹擾機體原本就不穩定的血糖,致使血糖增高,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這主要因爲糖尿病的患病機制與胰島素抵抗密不可分,當體內血糖不穩定時,患者會處于胰島素的分泌呈脈沖式分泌模式,調節胰島素水平。此時再大量攝入糖分,胰島素抵抗時間過長,會使胰島素分泌質量變差,數量減少,導致無法滿足人體降糖的需要,長期如此容易演變成糖尿病。

不過,糖尿病患者也不一定都是常吃番茄導致的,畢竟,糖尿病的病因複雜,存在遺傳因素,如體內含有糖尿病遺傳易感性基因;環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免疫系統缺陷造成的胰島細胞損傷,都有可能導致糖尿病。

另外,睡眠不足也有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JAMA Network Open 》曾發表了過一篇關于“睡眠不足,增加糖尿病風險》的研究,研究團隊通過調取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基因測序數據,隨機抽取247867名研究對象,按照每天不同的睡眠時間進行睡眠時間進行分組,一段時間後,將其糖尿病風險相互對比,發現:

每天睡5個小時和每天睡3-4小時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加,相比于正常人0.75%的糖尿病率,他們的患病風險分別爲1.16%和1.41%。

由此可見,睡眠確實會影響糖尿病患病風險。

不過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很複雜,該項研究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並不能確切證明睡眠不足和增加糖尿病風險之間的必然聯系,有待深入研究。

2,胃不好空腹吃西紅柿,小心腸胃受損

西紅柿除了有提升血糖,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外,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壞處——傷胃!

作爲可生吃的果蔬類食物,西紅柿中含有大量的果膠,這是一種不可溶物質,當我們空腹吃時,由于胃部的胃酸濃度最高,當胃酸與果膠物質結合後,會産生化學反應,以不可溶解塊狀物淤積在胃部,過量的話會增加胃部的壓力,可能出現胃擴張或者胃酸。

不過空腹吃西紅柿對人的影響需要根據胃部健康狀況來決定。

如果擁有一個健康的胃部,空腹吃西紅柿並不會造成腸胃傷害,出現不適。而腸胃功能弱、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患者,在空腹吃西紅柿時,西紅柿中的成分經由消化系統進入腸胃,其中果酸中的檸檬酸和蘋果酸,會與胃酸結合刺激胃部粘膜,導致胃腸道功能失調,出現胃腸道不適,不排除加重原有疾病的可能性。

所以,腸胃不好的人,盡量在飯後吃西紅柿,降低對胃腸道的刺激;攝入的量也要有所控制,一天一個效果最佳。

吃西紅柿或能輔助降低高血壓風險,是真的嗎?

吃對西紅柿對身體有利,這包不包括輔助降低高血壓風險呢?

西紅柿可以存在輔助降血壓的可能,或許是因爲西紅柿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中的清除自由基功效強大,就連被稱爲自由基殺手的維生素E都不是它的對手。

當體內破壞細胞的自由基減少後,免疫力便會得到提升,可以深入清潔血管和器官的垃圾,有助于調節血漿膽固醇濃度,對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一定預防。

另外,西紅柿能輔助降壓還可能和其中含有的鉀元素有關,有助于將細胞外的水分移到細胞內,致使血容量減少,進而起到一定降壓作用。

相關研究在2022年就已經出現,是由中山大學研究隊伍,針對西紅柿攝入量和患高血壓之間存在的聯系進行試驗,將11460名非高血壓研究對象,進行西紅柿攝入量分組跟蹤調查,得知:

隨著西紅柿攝入量增加,新發高血壓風險也隨之降低。西紅柿攝入量每天0-13.3g新發高血壓風險降低58%;攝入量每天13.3-33.3g,風險降低49%;西紅柿攝入量每日超過33.3g,新發高血壓風險降低18%。

進行曲線圖分析,能明顯發現西紅柿攝入量與新發高血壓存在 J 形關系、呈現負相關。這就告訴我們,西紅柿雖然有降低高血壓風險的作用,但並不是吃越多越好,過量的的話反而會降低保護作用。

不過,要注意,西紅柿只能預防高血壓風險,並不能治病;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還是盡快就醫,進行藥物幹預。

總的來說,西紅柿不能長期大量吃,陳女士連吃三個月患糖尿病就是一個警示;在吃西紅柿時不要過量,控制在100g左右,更好滿足人體需要。

參考文獻:

1.JAMA子刊:睡眠不足,增加糖尿病風險.2024-03-08 09:37

2.中山大學超十萬人研究,吃西紅柿,降低高血壓風險.2022-12-02

0 阅读:0

安恒遠養護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