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突擊訪華背後,“中國制造2025”已實現86%,美媒:失望

書香倚劍 2024-05-01 22:36:18

2015年,當大陸正式推出“中國制造2025”這一宏偉藍圖時,就在西方世界引起一片冷嘲熱諷:高端制造領域是我們的“後院”,絕對不允許中國人染指。但嘴上一套背後又是一套,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是不太放心。

于是,以老美爲代表的西方借此發動了“貿易戰”,試圖通過關稅等手段遏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然而,雙方經濟力量的勢均力敵,最終導致溢出的關稅由美國人自己買了單。眼看一計不成,老美就再生一計。

隨後,老美就發起了一波接一波的科技打壓,甚至強如華爲都不得不斷背求生,被迫賣掉智能手機業務。套用一衆外媒的說辭,就是“大陸進入了至暗時刻”。然而,面對外部海嘯般壓力,中國大陸並未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決心。

在“國産化”浪潮引導下,中企不再單純追求“貿工技”路線,而是像華爲一樣開始積極投入研發,加快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制造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最近《南華早報》披露,過去十年,“中國制造2025”涵蓋的10個關鍵領域中的超200個目標,已經實現了超過86%的進展。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西方的美夢,破繭成蝶,而且充分證明了“中國制造2025”的韌性和活力。

在信息技術領域,盡管面臨老美的打壓和制裁,但中國5G技術依然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集成電路、通信設備、操作系統、工業軟件和智能制造等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了大部分既定目標。此外,中國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智能工廠和自動化終端,采用國産芯片和操作系統的高端手機也已成爲市場暢銷産品。

在航空航天領域,國産C919大飛機已經開始服役于部分繁忙航線,打破了波音和空客的壟斷。面對老美的制裁和打壓,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獨立自主,幾乎實現了航天領域的所有目標,包括火星登陸探索、全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空間站建設等。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産電動汽車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轉變。中國電動汽車不僅價格有競爭力,技術也領先于競爭對手。在國內市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電動汽車數量已超過燃油汽車;在國際市場,中國電動汽車也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熱切追捧。

此外,在電力設備、機器人、農業裝備、生物制藥、海洋工程等領域,“中國制造2025”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大陸科學家和工程師在這些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爲全球制造業的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面對上述一系列進展,美媒驚呼失望。不過在“中國制造2025”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後,我們仍有一些目標缺憾。比如先進光刻技術、洲際客機、寬帶互聯網衛星網絡等領域,仍然處于被西方技術卡脖子的境地。但值得欣慰的是,在2024年,我們又提出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雄心計劃,這被視爲“中國制造2025”的延續和升級。

顯然,這也可以解釋爲何馬斯克甯願放印度“鴿子”,近日也要必須來中國大陸突擊訪問的底層原因,此事甚至還擊碎了印度人的玻璃心。

3 阅读:1712

書香倚劍

簡介:觀社會百態,解生活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