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新缺失,iPhone不再流行,蘋果是否迷失在AI時代

元宇宙新聲 2024-04-15 19:28:27
作者|賈桂鵬作爲全球手機市場的翹楚,每年蘋果新一代iPhone都會獲得外界的廣泛關注。日前,不斷有媒體和數碼博主曝光了全新的iPhone 16系列在外觀設計以及部分硬件配置上的諸多細節。也引起了大衆新一輪的關注。

不過最新消息是,有部分分析師帶來了對該系列新機的一些消極看法。摩根大通分析師透露,由于缺乏人工智能功能,將會對其銷售産生負面影響。同時他還表示,增加內存和神經處理單元等升級將會在iPhone 17中實現,並帶來一系列功能並有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日常使用。

而此前郭明錤也評論說,在缺乏引人注目的功能的情況下,蘋果今年出貨量可能會下降高達15%。

目前,AI已經成爲全球科技企業殺手锏的情況下,蘋果對于AI的態度還有些模糊,在下一代iPhone上能否部署大模型産品也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蘋果的遠慮和近憂

從2007年的初代iPhone發布以來,蘋果總能淡定面對友商在攝像頭、芯片、機身材質等硬件賽道的推陳出新,並持續保持iPhone産品的銷售優勢。2023年,iPhone銷售額達到了創紀錄的2030億美元,首次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營收的半壁江山。

但隨著AI技術不斷發展,這項技術已經成爲手機發展的新風向標,甚至2024年被視爲AI手機元年,衆多手機廠商鉚足了勁,其中三星發布AI旗艦手機Galaxy S24系列、OPPO首款70億端側大模型手機Find X7系列開售、小米官宣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台的手機小米14 Ultra等。

友商們在AI方面的布局,可能會使蘋果在未來一年的手機銷量中處在被動的局面,但是蘋果部署AI談何容易,尤其在蘋果放棄造車項目後,他們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面臨著巨大壓力。和競爭對手微軟和谷歌相比,蘋果在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一直較慢,而谷歌和微軟目前已經在將人工智能融入産品中了。

而且,更可怕的還不是友商們觊觎蘋果在手機方面的銷量,而是目前市場上“AI手機”的定義是能搭載AI大模型的手機,這僅僅是AI手機的初級形態,不過,當一台能夠感知、記錄、分析用戶行爲和潛在決定的“真AI手機”問世後,其體驗感的提升將對非AI手機造成重創,那時候可能對于蘋果來講可能還是真的“災難”。

未來,當三星、小米、OPPO、vivo的AI手機已經演進至具備私人助理的能力,那麽,還有多少人願意爲語音交互延遲的Siri買單?即便是蘋果死忠粉恐怕也經不住AI的誘惑。

除了硬件産品外,AI手機也將嚴重影響蘋果公司的軟件服務業務板塊收入——“蘋果稅”。在蘋果的系統內,用戶無論是在APPStore下載付費APP,或在APP內購買遊戲道具、訂閱會員,都需要在封閉的蘋果支付系統內支付,蘋果公司將留下12%~27%不等的“過路費”,而銷售量的下降也將直接影響“蘋果稅”。

元宇宙新聲認爲,放棄追逐AI的風口,蘋果公司的核心業務(硬件)和第二增長曲線(軟件)都將面對極大的沖擊,無論是庫克、董事會還是股東都不允許這樣的選擇影響蘋果公司的未來。因此,即便是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蘋果也將研發AI。

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但是自研AI不是短時間能實現的,蘋果已經落後于谷歌、微軟等廠商,他們必須想到新的方案來過渡。此前,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披露更多有關其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投入使用的計劃,並補充說該公司正在該領域進行“重大”投資。

據悉,蘋果正在爲即將推出的iOS 18准備基于其自主開發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新功能,不過這些都集中在設備上運行,而非通過雲端。這也意味著,蘋果也在尋找一些合作夥伴來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包括基于簡單提示創建圖像和撰寫文章的功能。

但有行業專家這樣判斷,如果蘋果公司放棄追逐AI轉而與其他廠商合作,就會被AI撬開引以爲傲的封閉生態——影響其産品形態、軟件收入、品牌形象,進而重創其業務營收表現。

此前,蘋果公司研發團隊發布了一篇論文《MM1: Methods, Analysis & Insights from Multimodal LLM Pre-training》,公布了多模態大模型MM1,展示了該公司在AI方面的進展與實力。

資料顯示,蘋果多模態大模型MM1最高參數量爲300億,該模型支持增強的上下文學習和多圖像推理,在一些多模態基准測試中有較好表現。

研究人員使用這些模型進行實驗,找出影響大模型表現的關鍵因素。有趣的是,圖像分辨率和圖像標簽數量比視覺語言連接器的影響更大,不同的預訓練數據集會顯著影響模型的有效性。

MM1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龐大的規模和架構創新,包括密集的模型和混合專家模型。這些模型證明了研究人員方法的有效性,將大規模預訓練與戰略性數據選擇相結合,以增強模型的學習能力。

研發團隊稱,MM1不僅在預訓練指標中是“最先進的”,並且在一系列已建立的多模態基准測試中,經過微調後也保持了“有競爭力的”性能。

郭明錤和Jeff Pu表示,由于蘋果公司正在積極采購AI服務器,因此未來有可能推出一些基于雲端的自有生成式AI功能。

與此同時,蘋果還在不斷收購AI初創公司以擴充自身的AI能力,日前,他們就收購了AI初創公司DarwinAI。DarwinAI以創建更小、更快的AI系統見長,這是實現設備上高效處理的關鍵因素。收購完成後,DarwinAI的網站和社交媒體賬戶已悄然下線。

元宇宙新聲認爲,縱觀今日蘋果在AI方面的謹慎,由此我們也看出他們在後喬布斯時代,在精神內核的變化,或許,在技術變革面前,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權衡與算計,更需要些許沖勁、理想與創新。

那麽,AI手機是營銷噱頭還是新時代?

高通總裁兼CEO克裏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4年將成爲全球AI手機元年,生成式AI正在快速地進入手機。

同時,Canalys預計2024年,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5%將是AI手機,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45%。

但是,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究竟什麽是AI手機?它跟智能手機又差別在哪裏?

在普通消費者看來,搭載有大模型的手機就可以被稱之爲AI手機。但有業內人士表明,真正的AI手機能夠更高效地利用計算資源、敏銳地感知真實世界、擁有強大的自學習能力和更充沛的創作能力。

咨詢機構IDC則在2024年2月的報告中將AI手機劃分爲硬件賦能AI手機以及新一代AI手機。其中,後者要能夠更快、更高效地運行端側GenAI(生成式AI)模型的SoC(手機系統級芯片),並且使用int-8數據類型的NPU性能至少爲30TOPS。

這也意味著,AI手機對芯片以及硬件的要求都更高了。目前手機端側的大模型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和文心一言、星火大模型等主流雲側大模型比還有差距,這也是手機端側大模型參數量小而導致的。

有分析師對元宇宙新聲解釋,真正的AI手機首先要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能支持複雜的AI算法運行;其次應擁有獨立的AI芯片或強大的CPU(中央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作爲搭配,以滿足高效的AI算法;要有足夠的AI應用場景,比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還應可叠代,可變化,可持續學習和進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盡管AI手機技術不斷進步,但普通消費者對AI的理解仍然有限。部分消費者可能對AI手機的實際能力和應用場景存在誤解或過高期望,導致購買後的體驗與期望不符。

元宇宙新聲認爲,目前AI技術發展也僅僅處在起步階段,無論是AI影像處理還是語音助手,都還很初級,而且應用場景也不夠成熟。等到端側大模型真正成熟後,消費者或許才能感知到AI手機的優勢,而現在手機廠商們提早布局AI沒有錯,但也不能過度吹捧AI手機。

寫在最後

未來,AI有希望、有潛力刷新手機行業商業模式,乃至重構既往格局。但目前階段,手機廠商的戰略意識遠遠跑在了技術和生態的前面。也許圍繞概念造勢,或可在短期拉動銷量,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又有多大的價值呢?

我們認爲,AI也許可以創造出一個手機的新時代,但需要指出的是,現在的AI還沒有那樣的能力。

0 阅读:10

元宇宙新聲

簡介:在這裏,看懂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