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自體再生胰島,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被治愈?距臨床實用還有多遠

安恒遠養護說 2024-05-13 06:34:18

一大家子都是糖尿病患者會是一種怎麽樣的場景?

我曾經接診的張大爺一家就是如此,62歲的張大爺已經確診糖尿病二十多年了,家中的父母、兄弟姊妹都是糖尿病患者。

每到聚餐吃飯時,餐桌上總是有人吃藥,有人打針;每天能上餐桌的食物也很有限,對于大家喜歡的澱粉類食物、甜食,所有人都是望而卻步......

不抱怨是不可能的,但更多的是看不到治愈希望的無奈之感;終于,張大爺近日在互聯網上看了一則令他振奮的消息;我國醫學專家,通過幹細胞技術,爲一位身患25年糖尿病的患者,完成了自體再生胰島移植術,將其治愈。

張大爺激動不已,也許,不久的將來,自己和家人的糖尿病也會被治愈;到那時,他們可以如年輕時一樣,飲食不再被嚴格限制,生活也會回到正軌。

那麽,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研究呢?在本文,我們將解讀這則咨訊,帶領大家認識糖尿病,以及講解胰島移植對于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

一、認識糖尿病,了解胰島的重要性!

糖尿病,對人體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長期高血糖狀態對身體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它可能誘發動脈硬化、動脈狹窄等血管病變,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而且,糖尿病還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影響神經傳導功能,導致感覺異常、疼痛、麻木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引發下肢病變、截肢等後果。

不僅如此,高血糖會對眼部血管造成損害,引發視網膜病變,嚴重時甚至導致失明。除此之外,腎髒作爲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同樣受到糖尿病的影響。

高血糖狀態下,腎小球濾過膜受損,逐漸出現蛋白尿、腎功能下降等症狀,最終可能發展爲慢性腎功能衰竭,需要長期透析或腎移植等治療手段。

故而,積極控制血糖水平至關重要。

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包括控制血糖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注射。要深入了解胰島素注射的目的,必須先了解胰島這一器官本身的作用機制。

在人體內,胰島是位于胃和脾髒之間的微小但至關重要的器官。它由分泌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兩種激素細胞,以及其他細胞一起組成。

之所以將這兩種細胞單拎出來,是因爲這兩種激素在維持血糖平衡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胰島素有助于促進血糖的吸收和利用,以確保血糖水平始終保持正常;而胰高血糖素則能夠及時釋放葡萄糖,以維持大腦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在低血糖情況下。

可以說胰島就像我們身體內部的一台智能調節裝置,爲我們的正常生理活動提供了保障。

然而,當胰島的功能受損或失調時,可能會引發包括糖尿病在內的多種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胰島可能無法充分分泌胰島素,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這會導致體內的血糖無法有效利用而積聚。

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損害,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整體健康。因此,對胰島器官進行保護和維護至關重要。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補充胰島素可以控制血糖,而使胰島恢複正常功能類似于治愈糖尿病。

二、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被治愈?距臨床實用還有多遠?

近期,一位長達25年糖尿病史的患者成功接受了全球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手術,這一重大突破爲數百萬糖尿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項治療方法的創新性歸功于上海長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科研團隊,他們曆經十余年的不懈探索才成功研發出這一技術,與4月30日聯合中國科學院程教授團隊,在《細胞發現》上發表。

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手術利用了患者自身的胰島細胞,通過從患者自身身體中提取胰島細胞,並使用國際首創技術使之轉變爲“種子細胞”即內胚層幹細胞,最終實現在體外再造胰島組織。這種方法的獨特之處在于,移植的細胞來源于患者本身,從而避免了免疫排斥的風險。

手術過程中,醫生首先從患者身體中提取胰島細胞,並在實驗室中將其培養增殖。隨後,這些培養好的胰島細胞再次植入患者體內,以恢複其正常的胰島素分泌功能。

手術後,科研團隊對患者進行了116周的隨訪。

在這期間,患者的血糖水平逐漸恢複正常,身體狀況良好,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或並發症。更令人鼓舞的是,患者已經停止了胰島素注射33個月,狀態良好,這顯示出了手術的持久療效。

由此可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 它帶來了巨大的生活改善。

長期以來, 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忍受胰島素注射的痛苦,同時擔心血糖波動帶來的健康問題。然而,隨著自體再生胰島移植的成功,這些患者可以告別頻繁的注射,享受更爲自由和舒適的生活。

其次,這項技術也顯著減少了糖尿病患者面臨的並發症風險。

因爲胰島素注射無法完全模擬人體自然的胰島分泌機制,糖尿病患者常常面臨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並發症的威脅。

而通過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患者能夠更穩定地維持血糖水平,從而有效降低這些並發症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 這項技術給予了糖尿病患者新的希望和信心。

長期以來,治愈糖尿病被視作醫學界的一個難題,而自體再生胰島移植的成功標志著醫學技術的巨大突破, 爲廣大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治愈可能。

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上的進步, 更是對人類健康福祉的重大貢獻。

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技術是一個備受關注並且充滿挑戰的領域,盡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來不斷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提高胰島細胞的增殖速度和成功率,以及如何降低手術成本等問題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未來的研究方向可能會著重于簡化手術操作流程、提高手術安全性,以及尋求更具效益的治療方案。

三、呵護健康,糖尿病日常生活三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呵護健康尤爲重要,特別是對于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需要格外注意。除了遵醫囑藥物治療外,以下三個方面也是至關重要。

首先,飲食方面的注意是不可或缺的。

合理的飲食習慣對于控制血糖水平至關重要。在選擇食物時,我們應該注重食用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比如粗糧和蔬菜,這對于血糖的穩定控制至關重要。

爲了進一步豐富飲食,可以添加一些新穎的,低糖食材,如山藥、苦瓜等,這些食材被認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除此之外,定時進餐,控制飲食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過度饑餓或暴飲暴食都會對血糖水平産生負面影響。通過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們可以有效地維護血糖水平的穩定,這對于促進整體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其次,在運動方面要保持適度的鍛煉。

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運動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那麽, 選擇哪種運動形式呢?

這點的話其實沒有硬性要求,最重要的是:適合患者自身情況,除了散步、慢跑和遊泳等傳統的有氧運動,患者還可以嘗試瑜伽、登山(如果膝關節曾受損,這種運動形式並不建議)等其他形式的鍛煉,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控制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過度運動可能會導致身體極度疲勞,甚至引發運動損傷,因此在制定運動計劃時務必謹慎,並根據個人情況量身定制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同時,適當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從而確保身體得到充分恢複和修複。

最後,遵照醫囑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至關重要。

定期監測血糖有助于了解身體的血糖水平波動情況,並能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嚴格按醫囑用藥或進行胰島素注射是穩定血糖水平的關鍵。在使用藥物時,務必遵醫囑,嚴禁自行調整劑量或更改用藥時間。

此外,情緒變化會影響血糖水平。

因此,保持愉快、積極的心情至關重要。可以通過欣賞音樂、閱讀書籍、與親朋好友交流等方式來調節心態,保持身心健康平衡。

寫在最後:

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將成爲醫學界的重要研究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望看到更多的創新和突破。而隨著這一技術的逐步成熟和普及,我們也有望看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擺脫胰島素注射的困擾,重獲健康和幸福。

參考文獻:

1、朱淑芳,牟麗莎.間充質幹細胞在1型糖尿病胰島移植中的應用進展[J].器官移植,2024,15(02):214-219.

2、高宏君,邱敏華,陳繼冰.胰島保護和功能維護的研究進展[J].器官移植,2023,14(02):207-212.

0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1:23

    這項技術離普及到普通患者還有多少車的時間?

安恒遠養護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