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宣:研究生將繼續擴招!

湖南良師考研 2024-03-04 15:32:22

3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其中,將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從學位類型看,堅持推進學術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創新型人才分類發展,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加強工程技術領域高層次應用型領軍人才培養。2023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接近60%。

研究生規模持續擴大

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17萬人,同比增長4.76%。其中,碩士生114.84萬人,同比增長4.07%。

事實上,受國家政策影響,近幾年研究生招生人數一直在增加。此次發布會再次強調:要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可見研究生擴招會持續進行。

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

2023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經接近60%,堅持推進學術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創新型人才分類發展,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

持續推進理工農醫及交叉學科建設

引導高校優化學科結構,加大STEM人才培養力度。2023年,理工農醫類碩士招生規模占比60%;

未來將持續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構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

爲何研究生會持續擴招?

以22年公布的數據爲例,對比十年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招生由61.14萬人升至124.2萬人,增長幅度超過100%。

對于一心想要“上岸”的考研黨們來說,這仿佛是一個巨大的幸運“餡餅”,具體原因基本源于以下4點:

01 分流應屆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

2022屆畢業生1076萬人,2023屆畢業生1158萬人。據教育部統計,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87萬,高校畢業生規模將繼續擴大。擴招成爲了疏導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應時”之策,但同時也是“謀遠”之策。

02 特殊事件加速研究生擴招的進程

首先從整體趨勢上來說,這些年來碩士研究生一直是穩步擴招的,近十年平均擴招增幅在6%左右。

但在這期間出現了兩個大的增率年份,2017年非全納入統考和2020年特殊時期,擴招比例都在20%以上。由此可見,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時候,擴招幅度是非常有可能發生較大變化的,尤其是後者,對我們考研的影響深遠。

因此,爲了有效緩解疫情之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焦慮情緒,國家也很可能不得不繼續采取升學方式,通過大幅擴招碩士研究生來釋放壓力。

03 滿足社會在人才領域的現實需求

教育部發文明確表示: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爲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04 重視教育之本,提高國民素質

從長遠看,擴招也是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的必然舉措。

我國千人注冊研究生數(在學研究生數除以當年全國人口[單位:千人]所得數值)達到2人。而美國、英國、法國一直保持近9人的水平。

這一數據一直被看作衡量研究生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所以目前我國和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

同時,數據顯示,研究生報考人數已經連續增長。從這個角度上看,擴招也在情理當中,但擴招並沒有讓考研變得更簡單。

考研報考重災區的城市和院校

雖然24考研報考人數出現下降的情況,但是熱門院校整體報名基數仍然很大。

回顧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再創曆史新高,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74萬人,對比五年前,考研報名人數翻了近一番,但各大高校擴招速度並沒有保持同步增長,這也是考研難度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

這裏是全國各省院校考研難度的排行清單,排行榜列出各省的前十。

向上滑動查看

這裏是23年考研報考數據,競爭情況一目了然!

並且通過近幾年各省市考研報考人數對比,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在考慮擇校時,會優先選擇教育資源豐富以及經濟優勢的城市,導致像華南地區,華東地區以及華北地區的報考熱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競爭壓力也比較大,之間被“沖爆”。

擴招,意味著實打實地降低了學校的錄取標准,增加了考生上岸的幾率。然而,考研不止關乎這被錄取的100多萬人。

2024年,更多的考生依舊會面臨著“無學可上”的境地。

即便再度出現2020年那樣的“史詩級的大擴招”,還是會産生300多萬考研落榜生;

例如:2022年中南大學、雲南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等“雙一流”院校的錄取率均在20%以下。

面對今年異常嚴峻的就業形勢,這群人的去向需要更多人關注。

24考研的寶子們,如果你的目標院校和所在省份報考人數都比較多,那麽複試調劑一定要多方准備;25考研的寶子們,要再仔細考慮的一下,避免紮堆!

0 阅读:6

湖南良師考研

簡介:專注考研14年,擁有21大校區,主推考研集訓營和自習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