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術數:探索人生奧秘的必經之路

蘊觀易經文化 2024-04-23 09:18:33

中醫帶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中醫是學習術數的必經之路)一本建國初期的《中醫基礎》

書接上回。如果說是因爲一本《三十六計》讓我知道了《周易》的博大精深。那麽,《中醫基礎學》這本古書就是開啓另外一個時空的“鑰匙”。

我家有中醫古籍不稀奇。我的太爺爺叫“陳汝淮”,我的太姥爺叫“韓覺先”,是利津(現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有名的名中醫,其事迹在《利津縣縣志》中都有記載。

有些醫書在我家的書架上保存了幾年,一直沒動過。聽奶奶講家族的曆史後,才知道太爺爺的事迹,著實興奮了一段時間,有些沾沾自喜,慶幸自己竟然是“名門之後”。雖談不上是名門望族,但在當地也算是“知名人士”的後代。

2006年的一天,剛搬進新家沒多長時間,記得是初春時節。我翻出一本發黃的《中醫學基礎》,記得是福建中醫院編的教材,便看了起來。

我津津有味的看著書中所講的內容,第一章是“陰陽”,第二章是“五行”,看了沒多長時間,按照書上講的步驟“分陰陽,辯五行”,試著在自己身上“實踐”,沒想到,這種方法竟然行得通!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散去,我仿佛找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正在從這扇大門的門外向裏走去……

中醫是學習術數的必經之路

不懂中醫,就學不透周易術數!

這也是我十幾年後才明白的一句話。

有句古話叫:醫易相通。這句話包含的信息很大,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醫和易是並列關系,中醫和周易在發展過程中,是齊頭並進的,說《周易》是中醫的根源,其實是有失偏頗,不太准確的。

自古以來,術數和《周易》是兩個不同的門類。

在《黃帝內經 · 上古天真論》中,也有句話:“法于陰陽,合于術數”。

可見,中醫的發展曆程與術數的發展曆程在某一時期是重合的,這是其一。

不管“術數”還是“周易”都是講“天人合一”。“人體即小宇宙”,把人體規律弄明白了,“天道規律”自然不言而明。中醫恰恰是描述“人體規律”的一門學問,這是其二。

“中醫”和“周易”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造成疾病的因素可以歸納爲幾大類:①人本身不正當的生活;②風水造成的疾病;③“神病”,及虛病,需要祝由術解決;④人一出生所帶的“基因缺陷”。

“中醫診病”與“術數診病”的結合面就在此,“中醫與術數已經融爲一體”,這是其三。

綜上三點,不難發現,想要研究術數,學習中醫是必經之路!

本文寫于:2024年2月27日  15:53

END

作者簡介:陳勇臻,字“蘊觀”,號“清鑫居士”。祖籍利津,現定居淄博。

民革黨員、周易學者;中華文化促進會會員、文促會易學文化專業委員會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2019年創立“自我實現宗派-理論體系”。

1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