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愛蓮說”始末,那些年,諾蘭與墨菲的那些事兒

電影和它背後的故事 2024-02-27 14:50:04

眼下好萊塢正值頒獎季的高潮,而目前最大的贏家莫過于《奧本海默》劇組。本片現已拿下美國制片人工會獎(PGA)、導演工會獎(DGA)、演員工會獎(SAG)、金球獎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等多個奧斯卡前哨獎項,而男主角基裏安·墨菲也拿下了金球、BAFTA和SAG的最佳男主角。

超高的曝光率下,導演克裏斯托弗·諾蘭和其“最愛的男人”墨菲之間的“甜蜜時刻”也被頻繁記錄了下來。比如當墨菲上台領取SAG最佳男主角獎的時候,台下的諾蘭就露出了又欣慰又自豪的“慈母”般笑容,讓粉絲大磕這對甜度超標,且似乎永不會“塌房”的CP。

事實上,“愛蓮說”(墨菲被中國網友戲稱爲“基蓮”)的曆史還要追溯到20年前。

2003年,諾蘭第一次見到墨菲是在《驚變28天》的劇照上。據他後來接受采訪時表示,他瞬間就被墨菲的外貌“擊中”了:“他(墨菲)有著迷人的眼睛和凝視的目光,我覺得他就是我想要合作的人。”

彼時,諾蘭剛接下《蝙蝠俠:俠影之謎》項目,他立刻邀請墨菲來試鏡,角色當然就包括男主角蝙蝠俠——在創作劇本之前,諾蘭就先設計了一套蝙蝠衣。

墨菲呢,當然也早就聽說過諾蘭這位已經開始展露鋒芒的導演名號。“在我們合作之前,我就已經是諾蘭的粉絲了,從《追隨》到《記憶碎片》《失眠症》,能與他共事已經讓我受寵若驚。”墨菲曾表示。

然而,《俠影之謎》的選角團隊,盡管對墨菲印象深刻,但當後者穿上蝙蝠衣後,卻立刻意識到:墨菲並不適合蝙蝠俠——墨菲自己也同意這點。

但諾蘭怎能放棄和自己的“男神”合作的機會。他開始遊說蝙蝠俠系列的制片方華納,讓他們除了接受一個全新蝙蝠俠的同時,還要接受一個全新的反派——“稻草人”。

這是諾蘭爲墨菲重新選定的角色。盡管這個堪稱“斯文敗類天花板”式的角色從來不是蝙蝠俠最強的敵人,卻是唯一貫穿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的反派,不僅串起了三部電影中的三段故事,其審判戈登警長的一幕,甚至起到了投射歌譚這座城市的作用——一個犯罪層出不窮、罪惡不滅的噩夢之地。

這次合作(事實上是三次),也奠定了諾蘭和墨菲的深厚情誼。自此,只要每一次諾蘭發出邀請,墨菲都義無反顧,哪怕只是出場十分鍾的無名配角——可能在墨菲看來,只要不用在他頭上套個袋子把他的臉遮住,就算諾蘭給他的恩典了。

話雖如此,其實細數諾蘭和墨菲之前的每次合作,盡管戲份都不算多,但卻均起著重要作用——足見諾蘭的用心良苦。

比如2010年,墨菲出道的第十年,在諾蘭的《盜夢空間》中,墨菲在衆星雲集的卡司中就得到了一個雖出場不多,但卻對劇情推進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麥格芬”式角色——被父子執念所困的富二代羅伯特·菲舍爾。

而即使是在《敦刻爾克》中,墨菲的角色甚至都沒有名字——片尾字幕只寫了“發抖的士兵”,但這個最微小的角色在,事實上也濃縮了無數士兵在戰爭中遭受的創傷。

終于,兩人的第六次合作,諾蘭找到了可以讓墨菲擔綱主角的機會,並讓他從“無名士兵”一躍升級爲“核彈之父”。

據諾蘭表示,寫《奧本海默》劇本的時候,他其實盡量不去對標某一個演員,以免限制創作,但當他看到電影改編的原著《奧本海默傳》的封面——一雙湛藍深邃的雙目凝視著紙張之外步向毀滅的世界,立刻就想到了這個扮演者的最佳人選。

“這一次我終于可以拿起電話告訴他,請你來主演,由你來帶領觀衆感受這個故事。”諾蘭直接飛去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而從2003年到2023年,20年間,諾蘭和墨菲兩人也見證了彼此間的蛻變:前者從一位冷門小衆創作者,成長爲可能是全世界擁有最多資源和信徒的大導演,而後者也從一位愛爾蘭獨立演員蛻變爲一個備受大導演青睐的“百變”演技派,且很有可能,即將加冕爲最新一屆奧斯卡影帝。

而我們都相信,“愛蓮說”的故事仍會繼續。

0 阅读:14

電影和它背後的故事

簡介:一份電影的私享:那些特別的電影,以及它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