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常勸病人少吃或者不吃水果???

萬龍丁鎮清 2024-05-11 19:17:50

中國人的習慣是,去看望別人的時候,提一些常見的水果牛奶,這一點其實是一種慣性思維,在禮儀上來說,沒毛病,很得體的一件事。

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下,我都建議病人少吃水果,某一部分病人甚至要完全忌口水果,這並不是在危言聳聽,嘩衆取寵。我特意寫這樣的一篇文章,來詳細說明一下這個原因。

先說一下,爲什麽人喜歡吃水果,以及爲什麽吃水果吧。按科學研究來說,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在小學課本中,有一課我依稀記得,說的是歐洲大航海時代,船只在海上漂泊需要數月之久,船上工作人員很容易患上敗血症,而在陸地上生活的時候,完全沒有出現敗血症的。最後一個醫生調查發現,船只在海上漂泊的時候,因爲貯藏的原因,工作人員長時間無法得到新鮮水果的供應,體內缺乏維生素,從而導致得敗血症。于是敗血症通過進食水果得到了根本解決方法。

除此之外,水果容易清洗攜帶,味道酸甜,很適合作爲茶余飯後的零食代替。中國地大物博,現代交通便利,水果更是豐富,再加上種植技術的進步,某些水果甚至甜的發膩,以致于一部分用水果來代替正餐減肥。

作爲一個中醫,我是經常勸病人少吃水果的,尤其是治療期間。很多人都感到詫異,認爲就應該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來提高免疫力。此事非也。

實事求是的說,我過去我也是很喜歡吃水果的一個人,小時候的桃子李子;梨子西瓜,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在樹下結著總是讓人顯得垂涎欲滴。但是後來果樹越來越少了,水果越來越貴了,味道再也不像以前的味道了。我吃過很多次西瓜,西瓜的顔色更甚從前,越發鮮紅,但是往往味道卻不甜,或者吃過以後嘴巴裏回甘帶著一股酸味。還有就是桃子,大概十多年前,我再也沒有聞到真正的桃子香味。曾經老家鄉下的土桃,雖然個小長得醜,但是真的香甜有滋有味。其中原因,相信大家懂的都懂,我作爲一個外行,不便說的太多。

中醫不建議吃水果一般是因爲加重體內寒氣、加重體內濕氣、引起脾胃虛弱等。  水果比較寒涼,如果吃得過多會加重體內的寒氣,對人體健康不利。  加重體內濕氣,引起脾胃虛弱。使患者出現腹脹、納少、便溏、氣虛等症狀, 除了以上原因,還容易引起腎氣虛。因爲水果中的含糖量比較高,所以患有消渴症(糖尿病)的患者一般不建議吃過多的水果,以免使疾病症狀加重。

另外,如今的水果,它的種植和生産包裝上,難免有一些化學物質,成分難以說明,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容易導致人體出現過敏反應。這是我一個開水果店的朋友親口說的,在接觸某些水果表皮的時候,出現接觸性皮炎的過敏反應,這一點有經曆的朋友會知道的。至于化學成分方面,那就更加複雜了,難以一一說明。

從中醫角度來說,講究一定程度的忌口,有些水果,是屬于中醫的發物範疇的,像皮膚瘡瘍方面,尤其是需要忌口的。荔枝、桃子、杏子、芒果、榴蓮等水果是發物。  荔枝含糖量非常高,多吃幾顆就會上火,對于糖尿病人來說,荔枝是發物。桃子和杏子是發物,這兩種水果性熱,如果吃多,會導致身體産生大量的不正常的熱氣和火氣,如果患有皮膚病,吃了桃子和杏子會更加嚴重。芒果屬于一種熱帶水果,吃了以後會導致身體中的過敏因素被誘發起來,會增加一定的瘙癢感。榴蓮是發物,榴蓮性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是對于體質比較涼寒的人來說,一旦過多地食用榴蓮很容易導致上火,會引起牙龈腫痛,鼻子出血等。

中醫很講究氣血陰陽平衡,有很大一部分水果,是反季節種植生産的,反季節水果違背了自然生長規律,食用其實是打破了人的氣血陰陽平衡的。若反季節的水果通過長時間使用激素類的藥物或者是催熟劑催熟,水果在短時間內會長熟。對于正處在發育階段的兒童,食用後可能會出現早熟現象,女孩可能會有月經提前來潮和乳房發育,對機體的生長發育可造成嚴重影響。

水果雖好,請不要貪多,對于病人來說尤甚。

0 阅读:32

萬龍丁鎮清

簡介: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