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智駕而買車的亂局,又在動力電池上重新上演?

路咖汽車 2024-05-12 18:38:45

因爲識別到廣告牌上的車輛,造成交通事故,很多人對智能駕駛的理解,一夜之間再轉變。

雖然五一車市回暖,但爲了智能駕駛而買車,正在下頭。同理,也關于動力電池。

五一假期結束後的第三天,廣汽集團宣布了和蔚來的合作,涉及的板塊是蔚來最擅長的板塊之一,充換電。關鍵詞在于集團,而非廣汽。這場合作,意味著包括豐田、本田、埃安、傳祺等幾個子品牌,未來在新能源方面的競爭武器增加充和換兩個。

盡管換電在網絡裏的輿論口碑一直屬于偏負面的那波,例如,“換電不就跟小時候玩的電動四驅車一樣?”“花錢買車了,電池不屬于你,這算怎麽回事?”“續航不夠,才是換電來湊”等等。但,從2023年後半年開始,和蔚來合作換電的企業正在變多,且加速。

所以,長安、吉利、江汽、奇瑞、路特斯、廣汽,中國車市裏銷量第四、第五、第八、第九的企業擁抱換電,這顯然是有著比消費者更多的思考。

這種思考,源自熱度消退之後,車企開始回歸冷靜看消費者需要什麽。吃虧之後的應激反應越大,對車企的未來傷害越大,于是關于智駕和動力電池的變數,現在越來越多。

關于智駕的反水,越來越多

4月末,問界M7交通事故,5月初,有理想L9車主爆出4月發生交通事故,二者讓關于智駕安全的話題,持續處在高峰。

問界M7的事故,隨著官方的聲明,雖然還有車門解鎖爲何過慢的疑點,但智駕方面已經掃清疑點。非華爲ADS智駕的普通版上,AEB刹停的實現效果低于85km/h,並不算是問題的關鍵。更是,車企在推進智駕過程中除了暴露出營銷方面的問題之外,技術上也出現了應用問題,且絕不只是純視覺or激光雷達這種每天都在吵的話題。

而是關于AEB的營銷和應用,余承東的金句,不用再複述一遍。事故之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在車企發布會的PPT上,有著概念的換位。

一組數據爲,AEB最高刹停速度120km/h-0,另一組數據爲AEB生效範圍4-150km/h。且,120km/h的最高刹停速度也並非在所有場景都生效,如在側翻車輛/水馬的場景下,最高刹停速度爲110km/h。如何定義最高,意味著車企如何承擔責任,在發布會包括汽車媒體的評測等方面,體現的數據往往都是最昂貴且功能齊全的高配版本,但低配卻又是另一邏輯。

法律上,一切以用戶手冊上的話術爲准,但營銷端,需要的是更漂亮的數字。

另外,後續的更多拆解還展示出,不同車企在頻繁宣傳提及AEB,卻並未講明ACC自適應巡航,尤其是ACC與AEB在車輛上使用的具體邏輯差別。AEB識別靜態物體刹停,ACC識別動態物體,減速、保持距離、跟隨刹停。不同車企對ACC和AEB的使用方式不同,有車企在自適應巡航開啓後,ACC占據決策權,直到切換至人類駕駛員駕駛時,AEB才進行生效。

不同的技術路線,不同的技術結果,車企並不保證消費者會清楚的認知一切。而在不斷的卷智駕、卷開城、卷接管次數之後,消費者慢慢形成了“自動駕駛”的使用概念。

就比如,不少問界M7的車主都已在網絡上發表過,自己買它,就是覺得能多買個司機的言論。所以,以至于今年五一假期上有車主抱怨華爲智駕不好用,反而在評論區裏才明白了車該怎麽開。

智能駕駛,並非自動駕駛,智能駕駛也只是輔助。這種認知不改變,則有了理想車主的最新遭遇。標題很驚悚也很吸睛,“車輛因爲識別了廣告牌上的車輛,在智駕中刹停,導致了交通事故”。

而從視頻的畫面來看,問題最終還是出現在了車主用自動駕駛的心態來使用,在車輛彙入匝道NOA失效後有接管期,但人類駕駛員選擇了讓機器重新識別車道,最終,把責任甩給了輔助駕駛。

簡言之,智能駕駛的亂象,源自于內卷之中車企爲了脫穎而出的營銷,將輔助配置強行推上了“自動駕駛”的認知。而這種局面,如今也在動力電池端,上演。

動力電池,再吃一遍這樣的虧?

神行電池、神行PLUS電池、蜂巢電池、刀片電池、4C電池、5C電池、400V、800V等,這對很多汽車從業者、汽車媒體人而言,都難以快速給出之中有什麽區別,哪種技術更優秀、更安全的結論。

自然而然,擺在汽車消費者面前的,也是如智能駕駛那樣的認知混亂,有人將之解讀爲從量變到質變。

“我去4S店,銷售顧問一直跟我強調,我們這是4C電池充電更快,但我回家查了一下,比較疑惑的是,爲什麽用了這些4C、5C電池的新車,還沒有一輛賣到爆款?”

劉亦桦,北京的新能源潛在車主,持幣代購者。他提出的問題,其實也是互聯網上很多人的共同疑問。

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4C電池、5C電池逐步占領汽車營銷輿論。充電10分鍾,續航400公裏,既是甯德時代等電池企業的宣傳語,也是車企的新車宣傳語。而一系列新車推出,使用4C電池的包括星途星紀元ES、極氪001FR、極氪007、AITO問界M9、合創V09、小鵬X9、智界S7,使用5C電池的則包括理想MEGA、昊鉑HT。

而在銷量數字上,星紀元ES的銷量最高峰爲上市當月的740輛,之後月均500輛;極氪007經曆了大爆,但在小米SU7上市後受到壓力,推出更低價的入門版後挽回;問界M9有大爆,但同是華爲出品的智界S7卻即便經曆了再上市,也沒能翻紅。合創V09、小鵬X9,以及5C電池的昊鉑HT則是泯然衆人,理想MEGA也並未完成“50萬元以上最暢銷”的壯舉。

究其根本,4C電池的充電10分鍾,補能400公裏續航,5C電池提出的充電12分鍾,補能500公裏。當這些新技術電池分別安裝到新車上時,卻因爲價格、性價比、營銷、車輛其他能力的不足等原因,沒有造成熱銷。

也就是說,4C電池、5C電池打破市場,卻遇到了和激光雷達相仿的局面。

激光雷達上車,不能讓普通人的車輛直接實現脫手不用管的L3級智駕功能,4C、5C電池,800V上車,絕大多數情況下,車主也並不能體驗到車企在發布會上所說的充電速度。因爲,國內98%的直流充電樁,最大輸出電流只有250A,換算下來,搭載800V和400V的車型,將80度左右電池包充至80%,理論上的耗時時間差距只有10分鍾。

當然,250A的電流,會取決于充電車輛的分流情況在現實中都是低于這一數值,所以800V和400V的實際充電差距不大。但,價格上卻很多時候要付出多幾萬元的花費。除非,幾乎只去品牌的快充樁,這只適合免費充電,家附近有站的人群。

如果用智能手機舉例,就相當于,兩台手機的充電速度差5%,但花費卻要差500元,甚至1000元。另外,動力電池上留給消費者買單的部分,還不至于花大錢辦小事。

還關于電池的最終保值,車輛的殘值,這與6家車企與蔚來合作充換電之間有著深層的邏輯關系。

最近隨著小米SU7的銷量越來越高,且小米一直在持續不斷的傳播“答網友問”。之中就出現了關于動力電池的問題,因爲不提供終身三電質保,很多車主對小米SU7如果發生電池電量衰減,如何處理。

答複爲,兩年或者五萬公裏,電池容量衰減限值達到15%以上,五年或者十萬公裏,電池容量衰減限值達到25%以上,八年或者十六萬公裏,電池容量衰減限值達到30%以上,可以免費更換。實際上,小米對動力電池的承諾政策,並不如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極氪(三電終身質保),而是與國家強制標准一致。

而特斯拉的最新消息則引發了更多憂慮,特斯拉也有類似的維修更換政策,不過換裝的電池,並非全新電池,而是特斯拉官方優化修複後的電池。能夠使用多久,影響二手車多少殘值,全都需要時間驗證。

所以,才有了越來越多的電池抗風險合作。新能源車的進步速度越來越快,電池的進步速度也是越來越快,而之前付出高成本購買的車輛,會因爲技術進步所飛速貶值。

相應的案例,在二手車流通中比比皆是。除了比亞迪、特斯拉、蔚來之外,多數二手新能源車的流通,被如今的價格戰打到受阻。即便是相對好流通的三家品牌,3年的二手Model Y,如今只值17萬,相當于1年蒸發3-4萬元。而隨著動力電池越卷越瘋狂,車主手裏的車,隨時有殘值大蒸發的情況。

總之,和智駕一樣,最後都是消費端買單。至于李斌和蔚來的換電聯盟能否拯救這個領域的亂局,目前答案是不知道,李斌的原話是,換電聯盟2-3年後才能初步開始正常運轉。至于那時,車企還敢不敢用換電替消費者承擔責任,一切屬于未知。

寫在最後

嘗鮮,總有可能會吃虧,這是常理。

而除了智能駕駛、動力電池外,還有更多圍城之內的事。比如800V只意味著充電更快,但省電要交給碳化硅芯片、熱管理、低滾阻、輕量化等,再比如雖然都是新能源車,但三元锂電池害怕過沖,而磷酸鐵锂電池則害怕過放。再比如,部分熱泵空調只能在0度左右有效省電制熱。

簡言之,一切新事物帶來的認知分裂,並不少見。而如果非要分出一個誰更亂的結論,智能駕駛所帶來的,不如動力電池。

3 阅读:1075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2:49

    有時候不能一味只怪車,再智能的東西交給智障的人使用也會出錯[笑著哭]

  • 2024-05-13 12:07

    智駕的智力有問題呗

  • hwb 13
    2024-05-14 10:53

    個人觀點如果需要駕駛員介入但未介入應該算駕駛員責任,如果駕駛員正常操作,但智駕強制介入導致問題,應該算車廠。如果不能保證強制介入正確就不要介入或者銷售時明確說明不保證智駕介入時100%正確

  • 2024-05-13 09:13

    首先搞明白智駕系統不是自駕系統

  • 這群車評人 被電動車整的 歇斯底裏了

    Mate 30 Pro 5G 回覆:
    是啊,這些人是賣油車的。
  • 2024-05-13 23:35

    沒有蠢的車 ,只有蠢的人,出事都怪車不智能嗎?

  • 2024-05-13 21:39

    使用優化修複後的電池? 懷疑這類電池不穩定容易發熱起火

  • 2024-05-12 22:07

    真是心大,還敢用理想的智駕。

  • 2024-05-13 09:14

    標配智駕才是正道,否則只會砸牌子

  • 2024-05-13 04:59

    啊?爲了智駕而買車的亂局?不爲智駕,難倒要爲支架?你們吹特斯拉的時候可不這樣說。

  • 2024-05-13 03:23

    首先搞明白智駕系統不是自駕系統

  • 2024-05-13 07:29

    這群車評人 被電動車整的 歇斯底裏了

  • 2024-05-13 12:11

    買增程車,你就不會焦慮了

  • 2024-05-13 07:09

    真是心大,還敢用理想的智駕。

  • 2024-05-13 09:02

    想嘗鮮,就要多花錢當小白鼠。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