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灣區11城GDP表現,深圳遙遙領先,惠州增長出色

寶盒觀天下 2024-04-26 21:53:27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11地市。大灣區的經濟實力雄厚,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域。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大灣區2023年各城市的表現。

深圳2023年GDP爲34606.40億,領跑大灣區。深圳是大灣區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作爲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圳的經濟主要依賴于高新技術産業的支撐。只有高新産業的不斷升級,深圳的經濟就能保持增長態勢。

廣州(30355.73億)和香港(26927.34億)兩地經濟總量均在3萬億級別。廣州2023年GDP突破了三萬億大關,發展勢頭優異。作爲第一經濟大省的省會,廣州有了很大的區位優勢。作爲國家中心城市,其在商貿業上有較強的實力。廣州要發揚優勢,同時補足工業領域的不足,爲經濟迅速增長提供更多的支撐。

香港在2023年經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作爲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香港的硬件和軟件都十分強大。這也是其經濟總量能達到兩萬億的基礎。未來香港要加快在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的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的提升,穩定自己的優勢。

佛山(13276.14億)和東莞(11438.13億)兩座城市是大灣區的工業重要支撐。佛山2023年經濟增長5.0%,表現較爲出色。東莞的增長則爲2.6%, 和佛山有一定的差距。佛山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有力推動了經濟增長。東莞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9%。作爲工業城市,工業表現不佳影響了東莞的經濟增長。

惠州2023年GDP爲5639.68億,增長5.6%。惠州的增長表現出色,成爲大灣區有力的經濟增長地區。惠州正在積極參與大灣區區域産業分工與協作,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等産業是惠州的支柱。

珠海(4233.22億)、江門(4022.25億)、中山(3850.65億)、澳門(3309.31億)四地GDP均在4000億左右。這個級別也是大灣區城市最集中的地區。江門首次突破四千億大關。珠海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核心,圍繞這一目標珠海要加快經濟增長,夯實核心實力,才能有效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

肇慶2023年GDP爲2792.51億,增長3.7%。作爲最遠離大灣區核心區的城市,肇慶緊緊圍繞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在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産業上加快壯大集群,形成增長力。

對于大灣區各地的表現,你怎麽看?

0 阅读:5

寶盒觀天下

簡介:城市發展觀察者,社會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