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視角審視AMDRyzen8700F和8400F處理器:利弊得失,理性分析

評測狂想曲 2024-04-16 10:31:59

AMD于2024年4月發布了Ryzen 8000系列處理器,其中包括8700F和8400F這兩款型號。乍一看,它們似乎是不錯的選擇,價格實惠,性能強勁。然而,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它們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誘人。

性能表現:強弱之間

8700F和8400F處理器其實是8000系列APU的閹割版本,無可厚非,由于去掉了核顯,因此價格更低。對于不需要核顯的用戶來說,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從列表上可以看出,此次的兩顆處理器與具備內顯核心的 G 版本相比,Ryzen 7 8700F 在處理器最大主頻部分比起 Ryzen 7 8700G 要略降了 100 MHz,Ryzen 5 8400F 則是比 Ryzen 5 8500G 要降低約 300 MHz。而在其余規格上面都維持相同的配置,包括 PCIe 通道數、內存頻率支持等等。

AI加速能力:缺失與存在

但根據最熱門的相關討論,你會發現由于Ryzen 8000G系列APU僅具有20條(可用16條)PCIe通道,外接顯卡的PCIe通道僅能提供x8配置,這對于具備RDNA 3核顯的Ryzen 8000G系列來說問題不大。但對于沒有集成顯卡的Ryzen 7 8700F和Ryzen 5 8400F來說,這其實也是限制了用戶對顯卡性能的發揮。 如果單純爲了價格便宜,反而不如入手Ryzen 7000比較好,此外,隨著12600KF的價格下探到千元檔位,8700F和8400F在價格區間上失去了優勢。

都說Ryzen 8000G系列APU具有內置的NPU,提供AI運算加速能力,但Ryzen 7 8700F僅支持Ryzen AI引擎,並需要配合兼容的AMD Radeon顯卡才能提供CPU+NPU+GPU 的滿血版 AI 能力,而Ryzen 5 8400F則完全不支持Ryzen AI引擎。即便官方定位其是遊戲電腦的入門級型號,不帶AI引擎的APU,我個人還是稍微有點無法接受(除非價格非常低)。

接下來看看緩存的問題,L3緩存是CPU中昂貴的組件之一,與傳統的7000系列CPU相比,8700F和8400F的L3緩存容量減半,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它們的性能。我們都知道L3緩存是CPU內部的高速緩存,用于存儲CPU經常需要訪問的數據。

L3緩存容量減半意味著CPU需要更頻繁地訪問主內存,而主內存的速度比L3緩存慢得多。這會導致CPU性能下降,尤其是在需要大量數據處理的任務中,例如遊戲、視頻編輯和3D渲染。如果預算有限,並且可以接受一定的性能下降,那麽8700F和8400F仍然是不錯的選擇,否則還是 AMD 8700G或者Intel 12600KF吧。

價格考量:並非絕對優勢

AMD在進入AM5插槽時代後,就只提供了DDR5的內存選項,這意味著8700F和8400F用戶必須購買DDR5內存。一方面先講優勢,DDR5內存相比DDR4內存具有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延遲,而且DDR5內存的工作電壓更低,可以降低功耗和發熱量。另一方面說性價比,DDR5內存目前的價格仍然高于DDR4內存,這意味著8700F和8400F的整機成本會更高,此外還有兼容性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

目標用戶群:審慎抉擇

● 追求極致性能的用戶:8700F和8400F並非最佳選擇,建議考慮其他如8700G或更高性能的處理器。

● AI計算需求用戶:僅Ryzen 7 8700F支持Ryzen AI引擎,但要想滿血發揮還需搭配獨立兼容顯卡,且性能表現可能不及專注AI加速的處理器。

● 預算有限用戶:12600KF搭配DDR4內存和B660M主板,在千元檔位能夠提供更強的綜合性能和更高的性價比。

總結: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跟風

AMD Ryzen 8700F和8400F處理器在性能、PCIe通道、AI加速能力以及價格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並非適用于所有用戶群體。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進行理性分析,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産品。

額外提示:

8700F和8400F處理器不帶原廠散熱器,需額外購買。

8700F和8400F處理器不支持PCIe 5.0標准,這可能會限制未來顯卡的性能發揮。

0 阅读:6

評測狂想曲

簡介:個人自媒體,評測各種稀奇古怪的數碼産品,歡迎大家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