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上,曾讓美軍聞風喪膽的T-34坦克,後來怎麽被美軍反超了?

軒淩小土豆 2024-02-28 19:49:25

標題:朝鮮戰場上,曾讓美軍聞風喪膽的T-34坦克,後來怎麽被美軍反超了?

T-34坦克在朝鮮戰場上有多麽厲害呢?

用“聞風喪膽”來形容見識過T-34坦克的美軍士兵來說,簡直再適合不過了。

從發起進攻的時間算起,也就是1950年6月30日到7月6日,僅僅用了七天的時間,朝鮮人民軍就攻下了水原不說,還解放了平澤、安城、仁川,攻下了原洲、中洲和三陡,可謂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本就與人民軍的戰鬥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南朝鮮軍更是一聽到人民軍要來攻打的消息,立馬亂成散沙,逃竄到四處,心急如焚的南朝鮮司令官不得不下達死命令:

“只要看見南朝鮮的遊兵散勇,如果不上前線,格殺勿論。”

看到南朝鮮軍這般不堪一擊,金日成難掩心中的喜悅,火速將指揮部搬到了漢城。

一、人民軍大調整

盡管捷報連連,可金日成仍然很焦慮,他可太清楚時間對于戰爭的重要性了,他根本拖不起一丁點時間,因爲以美軍爲首的聯合國在不斷湧入朝鮮。

金日成很清楚人民軍目前最重要的是一口氣打到釜山港,將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穩穩的堵住,不讓他們登陸朝鮮,他才有片刻的喘息機會。

所以,盡管水原戰役勝利了,人民軍也攻下了很多城市,可金日成並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他始終覺得部隊應該再快一點,再打下更多的城市。

爲了實現高效率,金日成一股腦換掉了一批高級將領,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日成居然撤掉了七師師長的職務,還重新組建了一個全新的7師,不僅如此,還將7師改爲12師。

與此同時,人民軍爲方便指揮人民軍一軍團和二軍團,便火速成立了方面軍司令部。原二軍團團長金光俠中將被降級爲軍參謀長,金武亭被任命爲軍團長。

說到金武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畢竟他在我們的紅軍隊伍裏也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

與我們的彭大將軍一起打出紅軍第一發山炮炮彈的人是他,在紅軍長征途中,張國焘的叛變事件裏,他還立下過大功;在紅軍長征途中,30個朝鮮戰士裏只有他一人活了下來;後來在抗日戰爭中,他在八路軍裏擔任重要職務不說,他甚至還被日本人敬重的稱爲抗日勇士……

金武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無論是在朝鮮戰場上,還是在我們的紅軍隊伍裏。

進行了大調整後,金日成又馬不停蹄的來到前線,指揮著戰士們朝釜山方向打去。

二、被朝鮮戰場拖住的美軍

自從自信滿滿的史密斯特遣隊被人民軍打得滿地找牙,一退再退後,不可一世的美軍終于有所慌張了,杜魯門答應了麥克阿瑟的要求,不斷往南朝鮮增兵支援。

其實,美國全陸軍也不過十個師,之前投入的不算,如今因爲史密斯特遣隊的慘敗,麥克阿瑟又向杜魯門要了四個師,明明美國的戰略重點一向是歐洲,如今卻被朝鮮越拖越深,似乎變得越來越本末倒置了。

盡管如此,美國依靠無比過硬的機動能力,迅速將美軍駐日本的第八集團軍第24步兵師的主力送到了當時的南朝鮮臨時首都大田。緊隨其後的是還有急速朝釜山推進的25師,甚至美軍已經瘋狂到騎兵第一師也在浦項登陸。

要知道,這支騎兵第一師的來頭可非常大,它是由“美國國父”之稱的華盛頓一手組建的,被譽爲“開國元勳王牌師”。

此時也足以說明,美國真的被朝鮮拖住了,也說明這場朝鮮戰爭已經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7月13日,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大丘正式成立了美軍司令部,種種迹象表明,大戰一觸即發。

三、難以置信的美軍

7月7日,人民軍爲了慶祝水原戰役的勝利而百炮齊發,隨即,在金日成的催促下,第三次戰役又打響了。

這一次,人民軍一鼓作氣,兵分三路朝東線、西線、中線進行猛烈攻擊,想要一口氣拿下大田,這一仗也被稱爲大田戰役。

當然,盡管人民軍在此前連連勝利,可當時面對的是戰鬥力不足挂齒的南朝鮮軍,如今要面對的是體型龐大,武器裝備精良的美軍,人民軍也不敢少有放松,一直緊繃著神經。

可是,誰能想到呢?美軍的實力居然令人難以置信。

大戰才打響,人民軍就發現了美軍的戰鬥力居然和南朝鮮軍不相上下,才經過幾個回合,先前趾高氣昂的美軍就被人民軍打得潰不成軍。

第八集團軍的不堪一擊的表現令多少人出乎意料。

要知道,在二戰時期,美軍的第八集團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可是出盡了風頭,骁勇善戰的履曆加持下被譽爲精銳之師。

沒想到短短幾年的時間,美軍的實力居然倒退到了此種地步,實在令人大開眼界。

對此,正應了古人的那句話“業精于勤荒于嬉”,正如那位隨軍牧師說的那樣:日本的清酒終究在短短的幾年裏輕輕松松腐蝕掉了他們強健的肌肉。

不僅如此,當幾位史密斯特遣隊的成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水原逃到美軍的防線,迅速拉響警報時,美軍亂成一排散沙不知所措,過了好幾個小時,人民軍至于尾隨而來,可美軍防線的最前面兩個排卻用了15分鍾都才勉強組織士兵開火。

零零散散的開火簡直讓人民軍大開眼界,而且大部分子彈還是出自班排長的手,很多士兵的槍械已經沒辦法使用了。

這拖拖拉拉的隊伍惹得美軍高級將領們火冒三丈,于是抽查了一個步兵排的槍支,結果令高級將領們捶胸頓足,這個步兵排的31支步槍裏,居然有12支步槍沒辦法正常使用,要麽已經斷裂,要麽非常髒亂,要麽裝錯……

其實也就過去五年的時間,可第八軍團軍的戰鬥素質居然已經墮落到了此種地步,不得不令人咂舌。

不難預見的事情接連發生,史密斯特遣隊潰敗後,兩個美軍連也被人民軍打得落花流水。

隨著T-34的不斷逼近,成營的美軍也逐漸潰不成軍,團作戰參謀鄧恩少校被俘虜,當了整整38個月的俘虜。

7月8日早晨8點左右,24師34團團長羅伯特·K.馬丁上校眼看大事不妙,爲鼓舞士氣,扛著火箭筒沖到天安城深巷中與T-34坦克對轟,當時坦克距離馬丁僅隔六米, 所以馬丁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馬丁成爲了第一個在朝鮮戰場上獲得烈士勳章的美軍。

緊接著,24師的另外兩個團也被人民軍打得四分五散。

終于,美軍在見識了T-34的真正威力後,終于將先前只在南朝鮮軍中蔓延的“T-34恐懼症”也順理成章的彌散在美軍中。

美軍終于在被一次又一次人民軍暴擊後,終于得出結論:T-34坦克是人民軍的戰鬥力核心。

四、T-34被反超

面對潰不成軍的美軍,麥克阿瑟終于慌起來了。于是緊急向杜魯門反應,要求杜魯門火速空運反坦克武器到朝鮮戰場。

只可惜杜魯門根本不相信麥克阿瑟的話,他無比自信的認爲美軍士兵是因爲沒有正確操作火箭筒以及缺乏必勝的勇氣,所以才導致美軍打不過T-34,杜魯門打死都不相信自家的反坦克兵器對T-34根本不起作用。

杜魯門更是信誓旦旦的告訴麥克阿瑟,只要自己的坦克一現身,T-34將直接被秒殺。

7月9日,迪安將軍給34團下達命令,要求34團出動輕型“霞飛”坦克(以一戰法國名將命名)朝T-34進行反擊,這也意味著美軍的裝甲兵第一次在朝鮮戰場亮相。

原本信心滿滿的美軍,在與T-34的一陣血拼後,剛剛送走馬丁團長的34團,沒想到又白白送走了7輛“霞飛”,而與之完全不匹配的是,人民軍只損失了一輛T-34坦克。

七比一的慘敗終于讓美軍認清了現實,也終于對“霞飛”信心滿滿轉變爲失望透頂。

當然,隨著時間的拉長,人民軍的劣勢也逐漸凸顯,美軍的優勢也逐漸發揮作用。

7月10日,人民軍的38輛T-34不幸被堵在了一座斷橋附近,同時被堵住的還有人民軍的117輛卡車,7台半履帶車,而美軍剛好對瞄准了這一切,進行了一場空襲。這場空襲後,人民軍失去了這一切。

也許你會想,難道美軍之前就沒有想過對T-34進行空襲嗎?

當然不是,但美軍的這一次空襲卻真正給人民軍進行了致命的打擊,因爲美軍這場使用的是102毫米空對地火箭彈和凝固汽油彈,這是他們最新研制出來的。

這場出乎意料的空襲勝利讓美軍終于找到了最強勁的T-34克星,與此同時,美國極其強大的綜合國力也在戰場上發揮了它的實力。

新研制出來的巴祖卡火箭筒,7月8日才在加利福尼亞裝上飛機,短短4天後7月12日,美軍24師士兵便扛著巴祖卡與人民軍的T-34坦克開沖了,與此同時,155榴彈炮也火速運到了朝鮮戰場……

吸取了慘重的經驗教訓後,人民軍在大白天的時候,再也不敢大規模使用T-34坦克了,一下子痛失幾十輛T-34坦克,加上美軍的空襲以及戰線的不斷拉長,人民軍後勤的供應也逐漸艱難了。

因此,凡此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人民軍的戰鬥力大大減弱了。

終于,在巴祖卡、155榴彈炮、102毫米空對地火箭彈和凝固汽油彈等新武器的加持下,一向在朝鮮戰場上出盡風頭的T-34逐漸被美軍的新型武器所反超,人民軍的處境越發顯得艱難了。

結語:

以前在課本上每次讀到“國家的綜合國力”時,總是覺得難以理解,很多年後翻看這段曆史時,才真切體會到了“國家的綜合國力”這七個字的分量。

不可否認,在朝鮮戰爭的開場,人民軍是勇猛的,美軍也確實夠菜,但當時美國的綜合國力卻恐怖到足以彌補美軍的菜,它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它的反擊能力,它研制新武器的速度,居然在那個時代就如此強勁。

想想當時我們的國家,成立後才不到一年,就要同世界最強大的敵人較量,那種魄力和壓力,今天的我讀起這段曆史來,也還覺得沉甸甸,甚至到了難以呼吸的地步。

參考作家李峰所著的《決戰朝鮮》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刪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