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哈雷彗星返回太陽系,它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星空承載夢想 2024-05-15 09:19:53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深度長文,希望您能夠認真看完,感謝您的支持!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數不盡的行星和恒星,我們的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顆行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前,當時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後,我們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形成的,其中包括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物質,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引人注目的天體,這顆天體就是哈雷彗星,這顆被譽爲太陽系的信使,每隔76年左右就會完成一次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爲我們帶來了一次難得的天文奇怪。

彗星以冰爲主,彗核是在零度溫度以下的環境下,依靠分子力形成的,彗星是依靠水分子結晶而形成的,有些類似于地球大氣雲雨的形成,大量的水分子在彗星表面結晶,這促使彗星獲得了這些水分子的動量,形成了彗星的總體運動速度大小或方向,在我國古代的傳說中賦予了彗星一個比較熟悉的名字掃把星,大多數彗星的本體其實並不大,最小的彗星直徑可能只有幾百米,即使大一點的彗星也只有幾千米,一般來說彗星的直徑很少能夠超過5000米,即使是罕見的巨型彗星直徑也不過幾十公裏而已,彗星雖然本體並不是很大,但是彗星的尾巴卻很長,一顆小彗星的尾巴至少也可以達到上百萬公裏,上億公裏的彗星尾巴也是有的,看到這裏,可能很多人會産生一個疑問,爲什麽彗星的尾巴能夠這麽長?

這需要從彗星的構成開始說起,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宇宙中大多數天體都是由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的,但是彗星不同,組成彗星的除了宇宙塵埃之外,還有大量的水冰,這有點像冬季下過小雪之後,我們在泥土地上團起的雪球,雪和泥混在一起,感覺髒兮兮的,所以彗星也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別稱“髒雪球”。我們常見的彗星大多數都是圍繞太陽運行的,但是與其他繞行太陽的宇宙天體不同,彗星的軌道非常獨特,呈現橢圓形,而且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差距非常明顯,當彗星運行到近日點的時候,太陽的高溫使得彗星上的水汽迅速蒸發,這些蒸發的水汽受到太陽風的影響,便形成了一條長長的慧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彗星尾巴的方向在近日點附近區域是與太陽相反的。

在彗星當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彗星被稱爲是哈雷彗星,哈雷彗星這顆獨特而引人注目的天體,它的名字來源于它的發現者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哈雷在深入研究中發現,曆史中多次被記載的彗星實際上是同一顆天體在不同時間點的回歸,于是他大膽預測,它將在1758年再次現身,雖然他本人並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切,但是它的預測沒有錯誤,從此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每當它回歸的時候,它總是會爲地球帶來一場視覺盛宴,隨著它逐漸靠近太陽,其亮度和尾巴的長度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哈雷彗星不僅在天文學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還在人類的曆史與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自古以來,人們便對彗星的出現充滿了好奇與敬畏,常常將其視爲神祇的信使或是重大事件的預兆。

大約在公元前1057年,中國人記錄了著名的哈雷彗星的最早“檔案”,這比西歐的最早記錄要早1100多年。公元前1057年的“武王伐纣”時對彗星的記錄,可以看作是哈雷彗星回歸次序的第一次,而此後的第二、三、四、五、六,這五次回歸,至今還沒有在史籍中找到相應的記錄。而第七次回歸,即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七月的那次是有記錄的。從第八次到第十一次回歸,同樣未找到記載。但從第十二次,即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起,至1910年第四十次爲止,我國史籍上連續有29次有關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如果從公元前1057年開始計算,在40次哈雷彗星的回歸中,中國有32次記錄,是世界上記錄最多的。哈雷彗星在古代人眼中,都是災星、瘟疫的代名詞,當它出現在天空的時候,人間必然會出現災難。

公元前613年七月,一顆彗星拖著長尾進入北鬥。據說,這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在世界各國史籍中的第一次露面。在周人眼中,彗尾如帚,乃除舊布新之兆。周內史叔服夜觀天象,被其長長的彗尾所震驚,他“預言”道:不出七年,宋、齊、晉之君都將死于內亂。不過這些都是古人的迷信而已,雖然關于哈雷彗星的傳說有很多,但是人類真正看清楚哈雷彗星是在1986年,當時歐洲空間局的“傑奧托”探測器成功飛越了它,並拍攝到了其核心的珍貴照片。這些照片爲我們揭示了彗星核心的真實面貌,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彗星的形成與演化過程。這顆彗星在太陽系中沿著一個高度扁平的橢圓形軌道運行,其近日點位于水星軌道內側,遠日點超出海王星的軌道。

這種獨特的軌道形態,使得它靠近太陽時能夠輕易的被地球上的觀測者所發現,而在遠離太陽時則隱身于深邃的宇宙中,哈雷彗星的周期大約是76年,但是這個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哈雷彗星回歸後,它會和地球相互撞擊嗎?對此很多科學家都是非常關注的,畢竟在地球漫長的曆史上,曾經經曆了彗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10公裏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物都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的霸主還是恐龍,恐龍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如果不是小行星的撞擊,可能恐龍到現在還活著,科學家推測當時這顆彗星以極快的速度撞擊了當時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區域。

在那一刻該區域變成了煉獄般的火海世界,地表甚至融化,並且強大的撞擊使得熔岩碎片都飛向了萬米高空,據估算此次撞擊所釋放的能量超過100萬億噸TN T當量。之後這些熔岩碎片落回地表,又引發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同時厚重塵埃雲還隨著大氣流動將整個地球籠罩,使得地球生態圈完全崩塌。導致近80%的物種走向滅絕的道路!不過,在這場浩劫中,一些物種仍舊艱難的存活了下來。並在一步步演化中形成了如今繁盛的世界。而這次哈雷彗星和地球碰撞的可能性非常小,這得益于它穩定的軌道和它與地球軌道的不相交特性。

它遵循其獨特的橢圓形軌道,其運動軌迹和地球軌道保持安全距離,這意味著在自然狀態下,哈雷彗星並不會和地球發生碰撞。哈雷彗星對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彗星的研究,科學家們可以了解太陽系早期的物質組成和演化過程。彗星被認爲是太陽系中保存著原始物質的"冰凍時間膠囊",它們提供了關于太陽系形成的重要線索。哈雷彗星是一顆橢圓形的彗星,由冰和岩石組成,冰和岩石的比例大約是3:1左右,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岩石的主要成分是氮、氧、碳和硅等元素。這些元素在太空環境中很常見,所以哈雷彗星通常是在太空中形成的,當它靠近太陽的時候,冰就會慢慢融化,形成一層濃厚的氣體,但是由于哈雷彗星的質量很小,所以氣體越不上來,氣體就會在哈雷彗星的周圍形成一層氣團。

科學家通過對哈雷彗星的研究,或許能夠揭開地球生命誕生的奧秘,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我們能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簡單的生物進化而來的,由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爲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爲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爲兩棲生物,由兩棲生物進化爲陸地生物,人類就是由陸地生物猿類進化而來的,而生命最初的元素可能就是彗星帶來的,這是因爲彗星上面存在大量的水資源,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哈雷彗星的核中大約存在百分之80的冰晶,這說明彗星上面的水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在太陽下誕生初期,太陽系非常混亂,經常會出現彗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當時大量的彗星撞擊了地球,並將水資源和生命誕生的基本物質留在了地球上。

在2004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的星辰號飛船曾經在太空中收集了一些沒有被汙染的彗星塵埃,後來他們將這些塵埃帶回地球,經過分析發現,在這些塵埃中含有少量的有機化合物甘氨酸,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甘氨酸是什麽,甘氨酸是生命蛋白質的主要成分之一。這個消息發出之後,在科學界立刻引起了轟動,這讓很多科學家更加相信,地球生命起源于彗星,畢竟當人類追溯地球早期生命時,拼圖中缺少的一塊就是複雜的有機分子氨基酸,在2005年,一組宇航員在Giacobini-Zinner彗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觀測到了它。通過運用太陽光,科學家得以了解這顆彗星的化學組成,從而揭示了一些特殊且有趣的特征。他們發現彗星發射出了不同尋常的紅外線,表明它可能富含複雜有機分子。

有機分子曾在一顆彗星上被探測出來,那是2017年,在羅塞塔探測器收集到的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上的灰塵顆粒樣本上發現的,基本上一半的樣本都是由有機分子組成。67P彗星是唯一一顆人類持續一段時間近距離觀測過的的彗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原始天體高級科學家約瑟夫·努斯(Joseph Nuth)這麽說道,這表明近距離觀測對于發現有機分子的任何證據是有必要的。雖然現在科學家還不能夠確定地球生命起源來自于彗星,但是彗星在誕生生命的過程中,一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彗星之外,或許還有其他的重要物質,目前科學家還在積極的研究當中。生命的起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想要短時間內解開非常困難。

盡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關于彗星的信息和生命的信息,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類無法解釋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這次哈雷彗星的回歸給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樣我們能夠進一步的探索這顆神秘的天體,並且能夠提供我們對哈雷彗星的認識,小編認爲,人類作爲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爲了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或許人類真的能夠解開哈雷彗星和生命起源的奧秘,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到時候我們就能夠知道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對此,大家有什麽想說的嗎?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9 阅读:4200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1:20

    自問不自答,顧左右而言他,非常無聊的文章!差評!

  • 2024-05-16 08:36

    86年我11歲有幸見過哈雷彗星,再等它回來的時候我大概率是不在人世了。

    大朵朵 回覆:
    哈哈,就不能是72老奶奶?
    且聽風吟 回覆: 大朵朵
    對對對,下意識總認爲是男性,我錯了,大朵朵大姐[墨鏡]
  • 2024-05-18 11:20

    慧星是黑洞內重元素(粒子)物質會聚發生核裂變反應,陰極生陽續生出氫,氧元素化合成水自然構成的天體,它在宇宙萬有引斥力作用下向太陽運動,爲太陽輸入氫等輕元素(粒子)物質,詳見《守正創新國學現代化》一文。龔木益

  • 2024-05-15 11:17

    地球已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理論推測地磁反轉,地球生物大滅絕)photon energy and photon behavior discussions 光是電磁粒子。危險在于,太陽發射更多負光子將導致其正的靜電持續增長(十分緩慢但不可逆轉),地球接受負光子帶負電(靜電自旋産生地磁場),太陽地球間電和磁都是引力,到了一定階段,地球太陽距離處于低谷,地球高溫,太陽內部靜電斥力破壞它的結構穩定。在某些擾動條件下,太陽耀斑大爆發(正電物質)射向地球,熱不可當,伴隨隕石,生物大滅絕。然後地球由帶負電逐漸轉向正電,地磁反轉,地球因電磁力反向遠離太陽,靠近月亮,漫長冰河期,新的造山運動。。。不斷周期循環。下一個滅絕與冰河期已經不遠了,觀測太陽的變化很重要………如果爆發時間不長,就有可能設法躲過滅絕災難(學習老鼠)。迷信騙子悖論斯坦將導致人類無法逃脫第六次地球生物大滅絕。………有趣的是,地磁場有微小的24小時周期變化,且與太陽時辰直接相關。詳見論文“新沂台和馬陵山台地電場日變化及潮汐響應初步分析”

  • 2024-05-17 09:40

    有一個疑問,哈雷來的時候剛好白天,看不到怎麽玩?

    且聽風吟 回覆:
    他白天來,又不是晚上就要走,繞太陽半圈又不是串你家門那麽快
    情義擔當 回覆:
    可觀測時間至少半個月
  • 2024-05-21 09:39

    那個證據表明1057是哈雷彗星?

  • 2024-05-23 17:09

    最好撞你頭上

  • 無_ 1
    2024-05-17 01:15

    跟本就不存在宇宙大爆炸之說,宇宙原本就是廣闊的空間孕育出來的,跟人類和各種動物一樣的,人類的第一個人是誰,從何而來,第一識雞,第一只鳥,第一只猴,第一只豬…等等的動物的第一只第一個,它們都是從何而來…

  • 2024-05-16 17:03

    哈雷慧星現今正在遠日點行進中。

  • 2024-05-19 17:25

    是真是假啊

  • 2024-05-21 07:37

    生命起源于彗星,那彗星上的甘氨酸是怎麽來的?

  • 2024-05-22 22:41

    所以它什麽時候回來呢?可以被目測嗎?

  • 2024-05-25 20:09

    是不是造物主覺得人類太苦,爲了一小片地死傷百萬,准備讓彗星撞金星,把金星改造成第二個地球[鼓掌]

  • 2024-05-15 19:44

    哈雷慧星什麽時候能到?在什麽地方能目測到?

  • 2024-05-16 01:36

    哈雷彗星,也叫掃帚星,它的出現,災難也會跟著來的

  • 2024-05-16 09:02

    大慧星爲何不能在路途上全部消毀呢?

星空承載夢想

簡介:本人愛好天文,擅長寫科學領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