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長低迷後,安置房還有人接盤嗎?

剛需探房 2024-05-09 22:44:37

來一篇人口的話題,去年的人口數據已經發布,看看數據走勢,順便看看哪些房子影響比較大。

人口數據

關于人口數據,有幾個指標: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出生人口。

以官方發布的數據:

2023年末常住人口84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萬人。年末戶籍人口數爲733.6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79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爲7.26‰,人口死亡率爲4.34‰,自然增長率爲2.92‰。

看看這幾年常住人口的走勢:

從全省的數據來看,2023年福建最終出現人口流出,對比2021年流入28.4萬的數據,今年直接流出5萬。

可以說在人口變化這塊,福建省的走勢也非常不理想。

從各城市來看,與以往類似,福廈泉是主要新增區域,不過這2年也在持續走低,其中泉州去年流入量也基本見底,福州2.1萬的數據,已經排到全省第一。

可以說福州雖然數據也在下滑,對比周邊其他地市,依然有一點優勢。

順便看看福州各區域的數據,數據只有2022年截至:

從數據來看,2017年福州增量高達19萬,隨後走低,預計也和當時全面放開二胎有關。

從五區走勢來看,倉山區一直都是增量大戶,其次就是閩侯縣,兩個區域基本占據了90%的數據,不過從目前走勢來看,下滑非常明顯。

倉山區雖然還是第一,已經從2017年新增5.8W,下滑到1.1W,閩侯從4.6W下滑到0.9W。

借鑒七普的數據,這兩個區域最具代表的板塊,就是金山、高新區。

金山的建新鎮+金山街道,合計達到44%,高新區的南嶼+上街,合計達到42%。

可以說這兩個區域,之所以能在新區建設裏面有一點成效,也是借助了當時的人口紅利。

這就很容易引申出一個話題,這幾年福州遍地商圈,但是真正人流量比拼還是有一點差異。

南二環在白湖亭萬達不理想後,今年即將開業的中駿世界城,在建的SM,最終效果如何,預計周邊的人口數據是最大的參考。

聊完常住人口,看看戶籍人口和出生人口。

對于戶籍人口,2023年新增4.79W,對比2022年繼續下滑,這已經是近8年的新低。

從依然數據來看,2021年福州戶籍人口迎來爆發,和常住人口一樣,主要是因爲政策,當年福州放開落戶,樓市走了一波回暖期。

從各區域對比來看,分成五區,老八縣,2021年老八縣部分區域出現減少,2022年數量減少,很明顯受放開落戶,數據僅僅是轉移。

最後就是出生數據:

從數據來看,2023年出生率7.26‰,對比2022年7.37‰,下滑不算非常大。

2023年死亡率爲4.34‰,對比2022年3.39‰,增加接近1‰。

最終2023年增長率出現下滑,當然整體數據還算穩定,至于死亡人數爲何走高?

對于各區域就不用做過多比較,都在下跌。

對于人口數據,還有一個就是人口目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初的那個千萬人口目標。

不管是2025年底、還是2035年,從這個走勢來看,150W的缺口,每年2W的增量,還在持續走低,很明顯這個目標大概率是完成不了。

綜上,對于人口的數據,整體就是下滑,各個區域無一幸免,加上出生率的全面走低,未來的人口趨勢基本難以逆轉。

樓盤影響

關于人口對樓市的影響,涉及的方面可能很多,比如前幾年漲幅巨大的學區房,市場一直認爲出生率降低,以後所謂的學區房求著人上門入讀。

關于學區房的影響,個人感受最大的方面依然是政策的打壓。

人口減少僅僅是讓外圍的部分村小失去生源,對于頭部區域,少生的背後依然還是會投入更多精力去關注教育,所以頭部學區關于人口的波動,個人感受並不會很強烈。

在樓市裏面,除了學區房,還有很多類型:豪宅、改善、剛需、安置房、老破房、新房等等。

這裏面看看幾個二手案例:

位于三環邊的福灣新城,前幾年一直是低價的代表,老舊安置房。

近年上新聞都是因爲火宅,目前項目的成交價,已經從1.7W到走到1.1W左右,部分戶型一般的,甚至跌破1W。

除此之外,位于萬寶的上海新苑近期一套51平的高層精裝,成交單價2W,對比2年前,同樣的戶型,成交單價2.9W。

這個市區內的安置房,也出現大面積下滑。

分析:對于這兩個安置房,可以說是集齊了目前安置房的特色,一個地處外圍,周邊配套一般,房齡老舊,居住舒適度偏差,還存在安全隱患,一個地處市區,高層安置房定位,老舊率非常快,居住舒適度偏低。

對于人口減少的影響,最明顯的市場就是接盤俠怎麽找,按樓市的發展,無非就是一級承接一級。

對于外圍的老破安置房,目前來看根本看不到潛在買家,加上目前一堆安商新房的低價二手出現,這種安置房基本只剩下出租的用途。

對于上海新苑這種,超高層住宅,高密度的安置房,雖然地處市區,但是很難滿足居住需求,最簡單的對比,這種安置房居住體驗,比周邊老房齡的樓梯房還差。

這一年市中心開啓舊改,部分安置房都是定位高層高容積率,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房齡很新,目前上海新苑的價格走低,可能就是那些項目未來的寫照。

盤點總結

人口減少這個不可逆的走勢,對于未來很多方面都會出現影響,對于樓市的選擇也變得非常直接。

就像這幾年樓市遇冷後,外圍新區出現崩塌,很多市區內的大房齡二手,反而還更有市場。

就像群友最近說到,東二環的泰禾,這幾年的人流出現下滑,反而世歐廣場人流變多。

這裏面可能涉及到商圈招商運營等問題,但是這個走勢,其實也是反映了購房的一個選擇。

新區的開拓,最基本的底氣就是人口,沒有人口基礎後,生活配套、生活氣息、人流密度,反而成爲關鍵。

前幾天二群說到一個話題,很有意思,三江口PK三遠,哪個區域更有價值,或者說哪個區域房價更高?(這裏面三江口以清華附中周邊爲主)

這個話題,個人感受也和目前樓市的人口等非常契合,放在不同的時間窗口,得出的答案可能都不同。

綜上,福州雖然數據領跑,但是依然趨勢不理想,當失去人口紅利,樓市的選擇和分化都會變得很明顯,不管是板塊、還是樓盤的選擇,都會變得不同,對于購房者,最好有自己的盤點。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