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一參謀長稱八路軍像叫花子,不服彭總批評後逃走,下落成謎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4-03 09:09:19
前言:

1938年2月,八路軍中發生了一件特大事件,115師的參謀長周昆無故逃走,且逃走時還卷走了國民黨政府發給115師的一半經費。

周昆逃走後,八路軍總部和115師師部一片嘩然,大家想不通,周昆爲什麽要跑?如果只是貪財,他爲何只帶走一半經費,另一半卻讓警衛員又還給了作戰科;如果要投靠國民黨,卻也沒有聽到過國民黨報道有關他的任何報道。

周昆

周昆爲什麽會逃走成爲了當時的一個未解之謎,而他後來究竟去了哪裏,至今也存在多種猜想。

曾受到過毛澤東的賞識

周昆,原名周緒昆,出生在湖南省平江縣,從小便受到養父家良好的私塾教育。長大後,周昆參了軍,在盧德銘手下當班長。

1927年,盧德銘和余灑度率修水1團誓師起義,在部隊抵達修水、平江邊界後休整。

一日,周昆被安排站崗加強警戒,這時一個自稱姓毛的年輕人來到駐地說要找團長。出于警覺,周昆問其要證件,可那人卻說證件在躲避反動民團追捕的途中丟失了。

毛澤東

周昆又向周圍人確認年輕人的身份,但沒一人認識,他只好將其押送到團部。誰知,團長蘇先駿一見到年輕人欣喜之色溢于言表,見被周昆押著,蘇先駿對周昆說:“有眼不識泰山,這時前來指揮秋收起義的中央特派員、湖南省委前委書記毛澤東呀!”

聽到自己押著的是一位大官,周昆趕忙收了槍,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然而毛澤東卻並未怨怪周昆,還表揚他警惕性高。

這是周昆與毛澤東的第一次見面,這個警惕的年輕人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澤東

幾天後,第1師各團按照預定計劃,將部隊分成三路會攻長沙。北路的1團在攻打平江時,與之同行的4團突然叛變,原本是起義的兄弟團,此刻卻成了仇人。

因1團先前毫無准備,4團突如其來的襲擊讓他們措手不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最後只能轉奔浏陽。

而此時,南路的2團和中路的3團進攻也不順利。

2團在萍鄉城久攻不下,只能先占領了安源,然後再攻醴陵,在最後攻占浏陽縣城時因疏忽大意遭到敵人突然反攻,導致全團潰散。

3團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從銅鼓一路向浏陽開進,先攻占了白沙,又攻取了東門。然而在敵人精良武器的攻擊下,3團也被迫退出。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秋收起義中,周昆攻打白沙時表現得十分出色,爲突破敵軍防線立下了大功,因此引起了毛澤東的特別注意。

9月中旬,秋收起義部隊在文家市會師,此時因秋收起義的不順利,部隊人心渙散,並對部隊之後的去向産生了嚴重分歧。

毛澤東根據當時敵我力量的對比情況,提出放棄攻打長沙,揮師南下尋求發展。可這個想法剛一提出,就立刻遭到了部分官兵的反對。

平江農民自衛軍堅決擁護毛澤東的主張,周昆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做那些提出反對的人的思想工作。這一行爲,受到了毛澤東的稱贊。

後來在行軍途中,毛澤東主動與周昆交談,發現其背包內鼓鼓囊囊就問他背著什麽。周昆笑著打開背包,裏面竟是幾本書,毛澤東大喜,就經常問周昆借書,兩人也因此談天論地,逐漸熟悉。

周昆從小讀過書,這在當時的秋收起義部隊中十分難得,他有知識,懂得多,又有能力,打仗也很勇猛,自然受到了毛澤東的喜愛,並有心培養他。

可就是這樣一位被毛澤東看好的、首批上井岡山的老幹部,爲何突然出走呢?

突然出走下落不明

秋收起義後,周昆便跟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由于毛澤東對他的有意培養,他逐漸從一名小兵,成長爲一名紅軍高級將領。

周昆(左一)

1937年,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進入全面抗戰時期。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爲總指揮、彭德懷爲副總指揮、葉劍英爲參謀長,下轄第115師、120師、129師和總部特務團。

八路軍第115師的師長爲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爲周昆,政訓處主任爲羅榮桓。

在抗戰剛開始,周昆打過不少勝仗,當看到被自己打趴下的日軍的屍體,他的內心也無比地激動。可他怎麽也沒想到,不到半年,他的人生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周昆(左一)

1938年1月下旬,國民黨要在武漢召開全國師以上各級參謀長會議,隸屬于第2戰區的八路軍也被通知參加。八路軍方面即刻派出4名將領,即總參謀長葉劍英、參謀處長彭雪楓、高級參謀邊章五,還有115師參謀長周昆。

這次參謀長會議進行得十分順利,雙方都對日作戰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並與國民黨的高級軍官進行了交流。

但誰也不知道,這次的武漢之行,卻對周昆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周昆

會議結束後,周昆從武漢乘火車返回山西前線,途經臨汾與武昌返回的彭德懷、左權會合,並對這次會議的內容作了報告。

據當時在場的作戰參謀王政柱講,周昆在做彙報時情緒激動,說他在武漢如何“丟臉”,說國民黨參謀長都有自己的小公館、小汽車,還說“我們像叫花子一樣”,並告狀說八路軍辦事處非常“小氣”,連雇黃包車的錢也不願意多給等等。

周昆肆意宣泄著心中的不滿,看到國民黨的“優渥”條件,他深深地羨慕。但周昆的這種思想顯然不符合八路軍“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理念。

彭德懷

彭德懷在聽到他的牢騷後,極爲生氣,拍著桌子質問他:“你所羨慕的是我們看待問題的根本立場,就是共産黨與國民黨的區別,做共産黨人的光榮,否則沒有什麽兩樣了。”

被彭德懷嚴厲批評後,周昆當時並沒有說什麽,可誰都知道他依舊不服氣。之後,周昆就帶著牢騷繼續返程,順便也從臨汾的國民黨2戰區臨走了115師這個月的6萬元軍饷。

可周昆拿到軍饷後就再也沒有回到部隊,他的警衛員反倒背著一個背包找到了115師司令部作戰科長王秉璋。

周昆(後排右一)

當時,王秉璋並沒有多想,以爲周昆是半路接到了什麽命令,然而打開警衛員的背包後發現了3萬元的軍饷,還有一封周昆的信。周昆在信上說:“共領取了6萬塊錢,我帶走了3萬塊,另3萬塊交警衛員帶回,望查收。”

周昆就這樣出走了,沒有人知道他爲何要離開,也沒有人知道他後來去了哪裏。

不過,按照王政柱將軍的回憶,周昆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爲在武漢之行後才決定要出走的,因爲他在此前,沒有任何他要離開的迹象。或許當他看到國民黨將領穿金戴銀、享受榮華富貴的那一刻,他的思想就發生了巨大改變。

3 阅读: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