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聽音樂到玩音樂,我們的聽歌方式是如何被AI改變的?

音樂先聲 2024-03-27 20:32:45

作者 | 周末          編輯 | 範志輝

3月22日,Suno正式發布V3模型。用戶只需要給出風格和主題的單詞,幾秒鍾就能生成一首兩分鍾的原創歌曲。

此前,OpenAI、Meta、谷歌等互聯網巨頭都先後推出了音樂生成工具。在近期舉辦的Hot Pod 峰會上,甚至連做電腦軟件的Adobe 都發布了自己的AI音樂創作工具“Project Music GenAI Control”。

從曲譜、黑膠、CD到MP3、流媒體,音樂産業的不斷發展也從來都離不開技術驅動,今年以來,AI技術的叠代正進一步加速。而這一次,AI技術可能爲音樂行業帶來了新的轉折點。

Suno V3發布後,業內紛紛認爲“音樂ChatGPT”的時刻已經來臨,音樂內容生産的門檻可以說無限降低。這也意味著,用戶收聽的歌手除了真人歌手,AI歌手也成爲一大內容供給。

回到國內,AI産品的“卷”也已經悄無聲息地影響著用戶。

過去,音樂長期以來都是貴族、宮廷的專屬,直至錄音技術的出現,才得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當前AI音樂的這股潮流,已然滲透到創作、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覆蓋算法推歌、音樂生成、創作輔助、歌聲合成、療愈音樂等多個領域。甚至,連滴滴師傅、小區大媽都開始聊AI了。

除了當下的大熱的AI音樂生成,從早年間以虛擬偶像成名的初音未來和洛天依,到去年爆火的模仿明星生成的非授權AI歌手如“AI孫燕姿”,再到跟明星達成授權合作的AI歌手,如“超越AI”和“AI力宏”、全虛擬的AI說唱歌手“柒月”,以及AI複刻已故明星鄧麗君、梅豔芳等等,國內AI歌手頗有百花齊放之勢。

AI說唱歌手“柒月”

相應的,在越來越多低門檻AI創作工具的支持下,除了用戶能聽到更多AI歌曲,更重要的是,也意味著用戶自己也能成爲AI歌手了。

在國外,借助Suno、AIVA、Boomy等AI音樂工具,即便不懂樂理,普通人也能輕松寫出一首原創歌曲。但美中不足的是,這些創作工具人聲選擇有限,無法采樣用戶自己的人聲,相對缺乏個性化、定制化的體驗。

反倒是國內在這塊實現得不錯,玩出了差異化。

從目前來看,主要有兩類:一是以開源人聲克隆項目So-VITS-SVC爲基礎,也就是去年大火的“AI孫燕姿”背後的技術。演唱表現力不錯,但缺點是需要用戶上傳30到60分鍾的音頻文件,先訓練自己的音色模型,再將目標歌曲進行人聲伴奏分離,最後替換自己的人聲,有些耗時費力。

第二類則是國內平台自研的功能,目前國內已有3家以上能夠幫用戶便捷實現AI翻唱的平台。以國內市場中較早實現這一功能的酷狗音樂AIK爲例,就算你是五音不全的跑調大王,僅需在線清唱60秒“餵養”AI,就能完美複刻個人音色,並且演唱出專業歌手水平。

生成效果上,相比“AI孫燕姿”這類通過開源技術訓練的音色,酷狗AIK的歌曲音色聽起來更幹淨,跟伴奏融合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這類AI翻唱平台背靠大平台豐富版權資源,曲庫更加豐富,從當下的流行熱歌如《我期待的不是雪》到莫文蔚、鄧紫棋、郁可唯、林宥嘉、動力火車等經典歌手的歌曲,都一應俱全。

除人聲音色的差異化外,在玩法上,國內的AI音樂工具也同樣支持多語種功能,哪怕是只會講東北大碴子的老大爺,也能用AI音樂工具幫他生成出流利演唱的英語、粵語、韓語、日語、閩南語等多語種歌曲。

另外,國內的部分AI翻唱平台,還推出了明星合唱AI玩法,進一步實現了玩法創新。

今年2月,酷狗音樂AIK與華語樂壇天後莫文蔚達成了授權合作。用戶一鍵就可以實現與自己喜歡的歌手“同台演唱”。音樂先聲第一時間觀察到産品內的合唱數據,在24小時內,合唱歌曲就有上萬人制作。活動上線一周,累計已有超3萬人參與AI翻唱。

而隨機打開幾首用戶合唱作品,無論是男聲、女聲,都與莫文蔚的原聲融合得不錯。解決用戶自身的音准問題自不必說,用AI演唱出的咬字居然也很舒服,尤其是尾音處理,把歌曲中的遺憾拿捏得很到位,頗有難度的顫音也是惟妙惟肖,有用戶評論稱其AI唱歌水平簡直“媲美”天後。

用戶喜愛,自然也容易贏得行業認可。莫文蔚後,AIK連續推出鄧紫棋、郁可唯、林宥嘉等多位明星合作,Q音、全民K歌等平台也陸續上線明星合唱AI功能。

對于音樂行業來說,用AI和明星合唱爲代表的新玩法出現,既能助力經典老歌翻紅,也能帶動新歌的傳播推廣,讓音樂版權煥發出更大價值。

AIK這類AI翻唱平台興起的背後,不僅彰顯著AI技術的強大,爲行業帶來新的突破,更進一步降低了音樂創作的門檻,本質上更是音樂的民主化,爲每個用戶提供主動性更強、更多元化的體驗。

可以看到,酷狗音樂去年9月還推出了AI音樂功能(原音樂魔法),用戶只需一鍵即可切換多種歌曲風格,從DJ、唢呐、尤克裏裏、鋼琴、骨笛到伴奏、清唱、變速·變調,爲用戶帶來了更豐富的聽歌體驗。

此外,近期上線的“音樂DJ”功能,不僅以AI智能語音播報的形式爲每首歌曲帶來了獨特的故事解說,還可以選擇不同性格特色的AI 主播,可以專業,也能深情,還能搞笑,讓聽歌也多了不少趣味。

不管是用戶、歌手乃至整個産業,在AI科技的加持下都將迎來新機遇,産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就在剛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出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而AI音樂技術作爲“人工智能+”行動中的重要組成,自然也備受政府和行業的重視。

在政府關注、平台發力的背景下,用戶消費音樂的模式也將逐步從聽音樂過渡到玩音樂,並釋放出更大的産業價值。

以前面提到的AIK功能爲例,作爲AI技術性向用戶的落地,以明星合唱AI玩法爲代表的大衆向應用,或許也將打開全民AI音樂熱潮的開端,迸發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與此同時,這也可能改變當下的互聯網達人生態,幫助更廣泛的用戶成爲音樂類KOL或者音樂博主,成爲全新的AI內容生産者;又或者,創造一種全新的新職業真人“AI歌手”,即借助AI工具創作、用自己的聲音演唱歌曲,活躍在各大音視頻平台,讓普通人有天也能靠音樂賺得一份外快。

不過,我們也了解到,AI技術也開始對部分音樂行業的從業者形成了沖擊,比如在演唱demo、功能性音樂制作、基礎編曲等等較低門檻的工作崗位都已經開始應用AI完成,也變相地讓音樂行業更“卷”了。

技術洪流面前,到底是危機,還是機會?

不難預見,隨著AI音樂技術在各個環節的快速滲透,看似遙遠的未來一步步走進現實,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音樂産業的上下遊,影響著行業中的每一個人。

AI是時代發展的産物,也深刻地影響著時代的進程。一場更爲廣泛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在風暴來臨前,誰能提前占位布局,自然更有機會乘風而起,破浪前行。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排版 | A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