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工作中,被領導冤枉,不是一味的承受或反駁,而是這樣應對

一把手職場 2024-04-21 09:00:07

工作中,被領導冤枉的情況在所難免。直接對怒氣沖沖的領導加以反駁,擔心傷了領導的顔面;一言不發,默默承受冤枉,心裏又會很不是滋味。那麽,面對領導的冤枉,怎麽做才合適呢?

首先,被人冤枉時,出言解釋是人的本能,這無可厚非。然而,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從衆多優秀員工中脫穎而出,則最好能有更突出的表現。

在分析該如何應對之前,先要搞清楚怎麽界定自己是否被領導冤枉了。

很多人認爲,一件事情,只有自己完完全全做錯了,這才叫犯錯。但是,在領導看來,哪怕事情做對了一半,做錯了一半,這也叫犯錯。甚至只是錯了一點點,都有可能被判定爲做錯了。

比如,領導派你去機場接客戶,但由于某種原因,客戶遲到了,最後,你沒有按時把客戶接回來。在你看來,這件事不是你的錯,然而,在領導看來,你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錯誤。第一,你沒有提前預想到客戶遲到的可能性,沒有爲此預留出一定的時間。第二,在發現客戶遲到後,你沒有及時通知領導,更沒有立刻提出應對方案。當領導爲這件事責怪你時,你認爲領導冤枉了你,但是,冤枉與否,取決于站在何種角度看待此事。

所以,當你認爲自己被領導冤枉時,先反思一下,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有做得不夠周全的地方。當你經過反思,判定自己真的是被領導冤枉了,又該如何處理呢?這還要細分三種情況來談。

第一種情況,在小事上被領導冤枉。

郭慶林所在的公司,每天早上九點開始上班。這天,他八點半就到了公司。剛到公司,副總急著找人幫他外出辦事,于是郭慶林就應下了這項差事。忙到九點十分,他才終于回到公司,一進門,就看到部門經理站在門口。經理見到郭慶林,開口就訓斥他:“小郭,你怎麽回事?你看看現在幾點了?遲到了十分鍾!是不是不想幹了?”

面對經理的訓斥,郭慶林滿心委屈,他本想開口辯駁,但經理的嗓門越來越高,他根本沒有開口的機會,只好暫且忍耐。

過了一會兒,經理訓累了,郭慶林跑到茶水間,幫經理倒了一杯茶,說道:“經理,您喝口茶潤潤嗓子,別爲了我的事氣壞了身子。”

經理看到他笑嘻嘻地端茶水過來,氣立馬就消了一半。郭慶林回到座位開始工作,這才聽說是同事小張犯了錯,導致公司損失了一大筆錢,經理的心情才會那麽差。他當即就慶幸自己沒有開口辯駁,而是讓經理將負面情緒釋放了出來。

當我們在一些不涉及公司利益的小事上被冤枉時,先不要急著辯駁。比起洗清冤屈,更重要的是搞清楚領導發脾氣的原因。要知道,當領導爲一件很小的事情發了很大的脾氣時,這是很不合常理的。作爲下屬,首先要細想一下,這是爲什麽。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也許是像上面談到的情況一樣,領導當時心情不好恰巧被你趕上了;也有可能是你最近的表現不太好,領導借題發揮想敲打敲打你;還有可能是領導真的冤枉了你。搞清楚領導發火的真實原因,如果這原因與自己有關,再針對性地解決,如果這原因與自己無關,不妨就此作罷,不必在意。

有人可能會擔心,被領導冤枉了卻不解釋,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前途?說實話,有類似擔心的人,往往是職場中能力稍差的人。能力強的人,不會爲這點小事擔憂,只有能力稍差的人,平時就犯錯不斷,沒有犯錯卻又被領導冤枉了,這不是雪上加霜嗎?但是,越是平時工作能力差的人,面對領導的冤枉,越是不能輕易反駁,特別是領導正在發脾氣的時候。一旦反駁,只能進一步激怒領導的情緒,領導很可能會羅列出你過去所犯的種種錯誤,如此一來,只能鬧得自己啞口無言。能力不足的人,首先要將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面對領導的小冤枉,不必太過在意,等到有一天自己的能力提升了,領導自然不會有什麽錯事都第一個來誤會你了。

第二種情況,在不大不小的事情上被冤枉。

領導讓李倩和劉文一起去做市場調查,兩人自行分工,李倩負責對大學生進行調查,劉文負責對職場白領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後兩人將結果彙總到一起,交給了領導。

領導看後,發現對職場白領的調查結果中漏掉了一項,于是把李倩叫過來,開口便說:“李倩,你是怎麽做事情的?調查做成這樣,有什麽意義?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做事要用心,怎麽就是不聽呢?平時就總是犯錯,今天這件事那麽重要......"

李倩看了看領導手裏的材料,發現他說的是關于職場白領的調查結果,當即打斷了領導的話:“領導,這不是我做的,這是劉文做的。

領導聽後,愣了一下,然後叫她出去了。

在這種不大不小的事情上被領導冤枉,想要做到抑制住情緒不進行反駁是很難的。然而,要想在領導心中爲自己加分,先要學會分析領導的心意。上面的例子中,從領導訓斥李倩的話中,很容易聽出,李倩平時就經常犯錯,所以領導看到不夠完善的調查問卷,首先就認爲是李倩做的。這個時候,作爲經常犯錯的下屬,就應該意識到,領導批評的不僅僅是這一次的錯誤,而是自己一直以來的表現。因此,可以先就自己經常犯錯的事情進行道歉,如果實在抑制不住內心的委屈,可以委婉地向領導說明真實情況,但要把重點落在自己一定會提高工作能力上,避免讓領導感到尴尬。

第三種情況,在大事上被冤枉。

公司的一項重要活動方案沒有執行好,因此丟掉了一筆大單,總監誤以爲這個方案是張子謙負責的,對他進行了嚴厲地批評:“小張,你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嗎?怎麽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你平時的水平不是這樣啊,這次是怎麽了?”

面對總監的怒火,張子謙沒有急著爲自己辯駁,而是先向總監道歉;“總監,實在對不起,公司錯失了這麽大一筆訂單,真是可惜。您先消消氣,我肯定抓緊想辦法,爭取能彌補損失。不過,總監,是這樣,這件事呢,是我做得不好,我沒有對您實時彙報,導致您可能有些小誤會。這個方案呢,不是我做的,是小趙做的。您看,都怪我沒對您彙報清楚,我的工作沒做到位。您喝口茶,消消火,我們做下屬的,一定努力,爭取以後不犯這樣的錯誤。”

領導聽到張子謙的話,知道是自己誤會了他,說:“哎,小張,你看.....”

張子謙立即接過話茬兒:“總監,真是,這個方案太可惜了,您也別惋惜了,下次的項目,我們一定努力,爭取不再讓您失望。”

正如上面的例子,面對大事上的冤枉,我們就有向領導說明實際情況的必要了,但在說明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穩定領導的情緒,然後,從中找出自己的失誤,以自己的失誤爲出發點進行解釋,既說明真實情況,也維護領導的顔面。

面對領導的冤枉,每個人都希望能洗清自己的冤屈。但是,在一些小事或可大可小的事情上,洗清冤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被冤枉的原因,如果自己存在問題,則要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但如果是大事上被冤枉,還是要主動說明情況,但說的時候要講究技巧,注意先疏導領導的情緒,再委婉地說明。

0 阅读:152

一把手職場

簡介:從事職場20年,分享職場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