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躺平了,孩子好的越快

平等心理研究院 2024-04-17 16:56:04

我們這有一位家長,她是單親媽媽還是律師,奔波在出差的路上,在自學心理咨詢師的證書。

看到這些,很多家長紛紛感歎這位媽媽努力又優秀。

的確,這種媽媽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既是 “工作狂”,還要擠出時間聽心理課程,寫課程感悟,做心理咨詢,這些都要付出時間成本。

但這位媽媽卻表示:孩子 “躺平” 的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看到自己學習就很厭惡,拒絕與自己交流。

媽媽不明白這究竟是爲什麽,自己明明付出了很多了,爲什麽孩子不領情。

這時,一位我們這來做咨詢的媽媽說:我沒有這位媽媽那麽緊繃,自己躺平了,孩子的狀態反而有所改善了,自己也很驚訝。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01

父母越努力,孩子越有顧慮

孩子是怎麽出現 “厭學躺平” 的問題呢?

有些家庭是因爲父母管得太嚴,管得太多,期望太高,孩子內耗嚴重,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有些家庭是因爲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疏于管教,比如因爲工作一直讓老人在老家幫忙養孩子,當孩子上初高中後,想抓緊孩子學習,卻遭到孩子的強烈反抗。

父母們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注重孩子的學習,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養育。

在孩子眼裏,父母的噓寒問暖,花錢買單都是爲了讓自己回學校。

有個孩子對我說:“我媽媽告訴我她想學習家庭教育課程,跟我說幹什麽?不就是想學點招數來對付我嗎?假惺惺的說都是爲了我,其實就是無法忍受別人異樣的眼神,不顧我死活,非得讓我回學校繼續 “卷生卷死” 。”

所以,父母的努力付出,在孩子那裏全都變了味兒。

02

父母越爲孩子好,孩子越不好

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都快快好起來,去上學呢?

沒有。

作爲父母,你一定會有這個想法:

孩子好起來,像別人家孩子一樣,按部就班的去上學,別人再問我孩子的情況,我就不會如鲠在喉了;自己也有時間好好工作,好好出去玩了;再也不會因爲孩子的問題,多花錢去做心理咨詢了,給孩子補課,經濟壓力小了得多……

但是很多父母不會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爲這樣聽起來有些 “自私”,不像是一個 “好媽媽” 。

這些想法其實很正常,我遇到過很多家長,孩子已經在家休學兩三年了,同齡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自己的孩子甚至連高中還沒畢業,這擱誰誰不著急呢?

這種父母在做咨詢的時候能量很低,我能看到她既想幫助孩子又無能爲力的虛弱。

她被成爲一個“好媽媽”的標簽緊緊地束縛住,“偉大的母親”、“忘我的母親”這樣的限制性信念,使媽媽不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把孩子的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

這些想法讓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帶著 “我是爲了你好”。

厭學躺平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的觸角總是能很快感知到媽媽的這一想法,然後産生:我是父母的負擔,只有我好了,父母才會好的想法。

在家裏,有時候即使媽媽什麽都沒說,孩子也能感覺到媽媽焦慮的“氣味”。

孩子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共生關系,無力回報媽媽無私奉獻的恩情,無力活出獨立自由的生命狀態。

當長期壓抑的負面情緒沒有出口時,孩子要麽向內攻擊自己,要麽向外攻擊他人。

這就是爲什麽會出現父母對孩子越好,孩子越煩,越不好的糟糕情況。

03

父母躺平,孩子的狀態反而越來越好

中國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曾給《母嬰關系創傷療愈:早期創傷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本書作序,序中寫到:

許多母親說,孩子的健康和幸福,就是我的幸福。這是一種偉大到無私的母愛,但同時也是既傷害孩子又傷害他們自己的 “人格捆綁”。

在這樣的關系中,孩子似乎需要對母親的幸福負責,所以他們必須 “刻意” 地處于健康快樂中,甚至連體會一下不快樂的權利都沒有了。

母親也因此失去了獨立享受人生的機會,完全成了孩子生活的旁觀者,沒有爲自己而活。

母親和孩子連在一起,的確有令人陶醉的溫暖和甜蜜,但少了兩個獨立人格站在地平線上的健康、大氣和壯美。

當父母開始關注自己的情緒需求,關注自己的需要,先讓自己的情緒和精力好起來,先照顧好自己,那麽孩子也會慢慢有力量。

和父母打交道,我發現我們的家長實在是太緊張了。

孩子昨晚打遊戲打到12點,看著他我一點也睡不著。

孩子不想出門去奶奶家,整天待在家裏可怎麽辦呢?

孩子不吃我做的飯,每天和我的交流就是要錢點外賣,我該怎麽說?

我也共情了,接納了,孩子的態度怎麽還是愛答不理?

……

問題層出不窮,焦慮呈指數增長。

換個想法,晝夜顛倒難以調整?當孩子去參加他們最喜歡的漫展時,他們多早都能起來。

不喜歡出去社交,也許他是個i人,想待在自己的世界裏;孩子在社交網絡上有沒有可能是個話痨呢?

共情了,接納了,試試看醫生問診式溝通呢?

所以,不要緊張,放輕松。

做一個好母親其實很簡單:多爲自己活著,把自己變成一個輕松快樂的人,是母親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只有當父母的心態平和了下來,孩子才能爲自己而“卷”起來。

3 阅读:1427
评论列表
  • Max 2
    2024-04-22 21:01

    教育孩子應該是地球上最難做的事之一

平等心理研究院

簡介:專注解決青少年成長問題和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