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說的“産能過剩”對嗎?

繁言雜語 2024-04-20 10:56:15

最近,一粉絲給我私信,真把我氣到了。

跪久的人,已經退化爲寵物。

産能過剩、勞功過剩是5毛黨現在最喜歡用的調調。

那些天天叫囂工人工資低的,你們真的是工人嗎?你能代表真正的工人群體嗎?

還是你只是那些整天只會上網,唉聲歎氣,道世間不公,懷才不遇的“文化份子”。

真正的工人,沒空上網,都在認真的生活。

很多人抱怨疫情把經濟搞垮了,工資就沒漲過。

可是讓人奇怪的是,就算是疫情時期,中國的GDP一直都是正增長的。

2020年,GDP增速2.24%。

2021年,GDP增速8.45%。

2022年,GDP增速3%。

2023年,GDP增速5.2%。

累計增長率達18%以上!

也許就有人問,那是不是數據出了問題?

從2024的清明節數據來看,出行人數及消費同比2019年增長了12%左右,可見這個數據並沒有問題。

如果都是真的,那按理來說,GDP增長了18%,我們的工資就算沒漲18%,是不是也應該漲10%~12%。

但實際上,很多人的工資並沒有漲,反而還下跌了。

爲什麽?難道是自己拖了國家後腿嗎?

其實"中國工資不漲"這個結論是錯的,中國的工資一直在暴漲。

是不是很驚訝?可能還會有人罵作者腦子抽了,能得出這樣結論。

那好,先來看下,人社部的說法:中國GDP每增長一個點就能帶動150萬人就業。

那按2023年來看,增速爲5.2%。那是不是應該至少新增了750萬的就業崗位或者相應的收入增長。

而2023年畢業的大學生爲1158萬人。

這樣一看,好像崗位的供需的確有缺口,但是如果再加上2023年的退休人員所空缺出來的崗位呢?

2283萬+750萬=3033萬。

足足有3033萬的工作崗位,這不明顯是人力供不應求嗎?工資應該大漲才對啊!

可是爲啥網上全是訴苦找不到工作,工資不漲的?

讓我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先看一下,2023年對應年份的的出生人口。

2001年出生人口爲1702萬人,也就是說除了大學生,還有544萬人也要就業。

其實新增的750W崗位,並不是全適合大學生做,而退休空缺出來的2283W崗位也幾乎全是非大學生崗位。

而大學生大概也就只有500萬崗位可以選擇,1158萬人去搶那500W的崗位,那能不難嗎,能不卷嗎?

相反,剩下的544萬人面對那2500萬的崗位,那真是隨心所欲,哪裏高去哪裏,心情不好就走,完全不擔心沒工可做。

以前總教育小孩不好好學習就去搬磚,現在看起來還活得不如搬磚的。。

再來說,産能過剩。

清明節期間,她又來了。

是誰?

耶倫。

先說下個人觀點:現在美國是越來越不要臉,對我們無計可施,卻又不肯低頭。

耶奶這次的目的是來“幫我們”去産能。

啥意思?

這就不得不佩服耶奶的腦回路了:中國産能超過國內需求和全球市場能能力。過剩的産品會壓低價,讓他們美國少賺錢,影響了全球經濟恢複。

翻譯下:你們新能源太強了,我們幹不過你們。你們再這樣出口競爭,除了你,全世界都沒好日子過。

這不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再說,我們電動車今年以來海外市場銷售量,還不到25W輛,而旁邊的小日子2023年的海外銷量可是每個月將近100W輛啊!

你要談産能過剩,你不找小日子,來這邊說啥?

以前,你們不是還天天叫著要零關稅,想讓美國産品進入市場,沖擊我國企業嗎?

當年你們怎麽産能不過剩?

好吧,先放下這些不談,你這麽說,總要帶點誠意來吧,讓我放棄這個新出口引擎。

可是,她完全沒有。

她不但沒有,還想站著要飯。

從這裏,想出大家都看出來,她想表達什麽了:

美國已經競爭不過了,你最好聽我的,要不我就要使陰招了。

問題是,你們之前陰招搞得還少嗎,制裁了這麽多年,我們不但接著了,還越來越強。

來吧,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0 阅读:0

繁言雜語

簡介:一小時深度思考,彙聚百態人生,品味世間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