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跑750公裏,“東風氫舟”卷出新賽道

明鏡汽車 2024-05-11 11:48:07

隨著汽車産業發展步入新能源“快車道”,氫能源汽車也開啓了小批量化的示範運營。在此前的北京車展上,東風汽車攜“東風氫舟”氫動力平台亮相北京車展。“我覺得這個平台迄今爲止算是最經濟的,不管從主機廠方面還是從客戶使用方面,都是最好的一個方案選擇。”氫能研發總監李洪濤對飛靈汽車說道。

作爲國內最早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主機廠之一,早九五期間,東風汽車就已開始探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可行性。在2018年,東風汽車又牽頭國內15家單位成功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發國內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汽車——東風氫舟e.H2。

在去年4月份,東風公司在“科技創新周”期間發布“東風氫舟”氫能主品牌以及“東風氫元”“東風氫芯”兩個子品牌,爲客戶提供氫能汽車全棧式解決方案。其中,東風氫舟以應用場景驅動,布局70kW、150kW和350kW三大氫動力平台産品,功率覆蓋20kW-350kW。其中,350kW爲國內領先的大功率平台,可以滿足乘用車、商用車全系列車型的需求,實現全功率、全系車、全場景、全覆蓋。

據李洪濤介紹,此次北京車展展示的東風氫舟平台,搭載的是130kW燃料電池系統,峰值功率可以達到150kW,最大馬力可以達到200以上;采用70Mpa儲氫,乘用車可實現續駛裏程達到750公裏。

“加氫本身挺快,在加氫站加氫,類似加油一樣方便,像這台車3~5分鍾就可以加氫氣。”李洪濤說道。李洪濤認爲,相較于電動車,氫燃料車具備高效、清潔、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以氫舟平台爲例,其有寬溫域工作範圍,可在零下40℃-60℃環境溫度下工作。

不僅如此,儲存同等能量情況下,儲氫系統比動力電池包重量更輕。因爲目前氫氣以氣態存儲,儲氫瓶材料主要以塑料與碳纖維爲主,儲氫系統支撐結構是金屬框架形式。據李洪濤介紹,東風集團還在開發車載儲氫模塊化技術,通過一閥多控與集成創新,大幅減少部件數量,在實現輕量化、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儲氫量。

另外,李洪濤補充道,由于高原地區空氣相對稀薄,會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産生一定影響,但是可以通過壓縮機提高進氣壓力,來消除氧氣供應不足現象。

在電動汽車中,電池安全是用戶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放在氫燃料電池汽車上,就是車載儲氫罐的安全問題。李洪濤介紹,車載儲氫罐本身經過非常嚴苛的安全測試,包括跌落、碰撞、火燒、槍擊、震動等試驗。

李洪濤表示,氫氣是最小的一種分子,肯定會有泄漏,但它這個泄漏量遠遠達不到危險的界限。“現在中國大概有18000多台氫燃料電池車,目前還沒有出現過因爲氫氣泄漏發生爆炸的事故,只要在它的規範標准內使用,它就非常安全。”李洪濤說道。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量産應用上,擺在普通用戶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成本。比如: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在2022年曾經推出過一款氫燃料版本的SL03,售價高達69.99萬元。因此現階段,氫燃料電池更多的是應用在商用車上。

除了高昂的購車成本外,氫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應用還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加氫成本高等挑戰。這與電動汽車剛剛開始落地面臨的是同樣的情況,如今公共、家用充電遍遍開花,電車的補能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另外,氫氣的價格現在也在逐步下降,很多企業已經具備電解槽制氫這個能力了。李洪濤認爲,低成本的制氫這需要整個産業鏈的共同努力,隨著氫燃料電池領域的投入增多,氫氣的價格也會往持續下壓。“如果隨著成本降低、加氫站普及,乘用車在規模上會占據優勢。”李洪濤說道。

作爲氫燃料汽車的先行者,中國首款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東風氫舟”已交付廣東省佛山市開展示範運營;啓辰首款氫燃料電池車型“啓辰大V氫境”已經上市,率先在廣州花都區開啓商業化示範運營。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文提到的深藍SL03氫電版並非全功率的氫燃料車型,而是插電+氫能。此外,東風汽車還正在開發岚圖夢想家氫能版。

在燃料電池商用車方面,東風汽車開發了從4.5噸—49噸系列化車型。據了解,東風氫舟平台技術已經在東風的燃料電池商用車、乘用車上批量化應用,累計銷售達到4800余輛,占比超國內26%。

“現階段首要任務是把氫燃料電池整車的技術攻關好,把成本降下來,把性能提升上去;然後再拓展應用領域,比如說推廣應用在叉車、船舶等;個人認爲是要分階段實施,再下一步就是産業鏈生態,把應用的生態打造好,各個環節都形成商業閉環。”李洪濤表示,東風正進行攻關車端氫能源技術的應用方面,未來會跟上下遊企業去共建産業鏈生態。

0 阅读:339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1:19

    慢慢玩啊

  • 2024-05-11 22:46

    h2這東西只有發展聚變發動機才有戲,其他傳統用法都是不科學的。

明鏡汽車

簡介:汽車測評,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