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這些“新農科”專業對接國家戰略,畢業生大有可爲!

優志願 2024-04-09 11:24:37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業快速發展,進而促進社會對農業人才,特別是對“新農科”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教育部辦公廳于印發的《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中,提出“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産業新業態,面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在此背景下,雖然計算機、醫學等依然是熱門專業,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新農科專業很有可能“彎道超車”,因此非常值得考生關注,和優志願一起來看。

智慧農業領域:智慧農業

在部分人的固有認知中,農業相關專業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不僅學習內容不“洋氣”,就業也不“吃香”,以致于很多人看到“農業”二字都對此專業持消極態度。然而農業是我國根本,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並且在教育部2022年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新農科建設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林類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如智慧農業等新興涉農專業。

智慧農業簡單來說就是傳統農業+新科技,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以提高農業經濟效益,是一門典型的跨學科專業,因此課程涵蓋較廣,除了農業相關課程外,學生還需學習Python語言程序設計、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課程。

由于種地人員的減少,荒廢土地數量的增加,傳統的農業生産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農業正在不斷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智慧農業將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智慧農業作爲一種解決方案,可以提高農業生産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然而,我國在智慧農業領域起步較晚,該領域專業人才相對匮乏,高校相關資源也較爲稀缺。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僅26所,專業人才供給遠遠小于社會需求,綜上所述,智慧農業有著巨大潛力,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糧食安全領域:生物育種科學

在現代社會中,糧食已從生活物資上升爲國家戰略性物資,因此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産品能夠長期供給至關重要。在此趨勢下,增加作物産量對于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一顆“好種子”是農作物增産的關鍵因素,“好種子”又與生物育種有著密切聯系。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爲生物育種科學是面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以及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求,著力解決優異品種“卡脖子”等技術問題而設的專業。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中明確:“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因此,生物育種科學專業必不可少!不過,社會上有一種誤解,生物相關專業包括生物育種科學都不好就業,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符合實際。相反,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人們對食品質量、營養等需求的提升,生物育種科學專業人才將迎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這是由于,通過該專業可以培育出更優良的品種以滿足市場需要。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僅十所,院校數量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壓力。同時,由于專業的稀缺性,畢業生或在農學領域有著較高的競爭力。總體而言,生物育種科學專業未來可期,值得關注。

生態文明領域:生物質科學與工程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逐漸走入大衆的視野。此專業不僅涉及到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與利用,還與環境保護等國家戰略高度相關,因此備受重視。生物質科學與工程是一個交叉性很強的專業,涵蓋化學、環境等領域。主要研究如何利于技術手段將可再生的農林生物質資源轉化成電能、運輸燃料等。而在石化能源枯竭的形勢下,開發清潔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能源等産品的需求成爲了國際共識,因此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廣闊。

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于2020年設立,起步較晚,因而人才更爲匮乏。但近幾年,在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背景下,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地位日益凸顯,相關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需要大批具備紮實能力的生物質專業人才。另外,政府也出台了系列政策以促進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發展。例如,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這不僅有益于提高生物質能源的市場需求,也爲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就業空間和發展機會。

最後,優志願想說,專業沒有絕對的“冷”與“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建議考生在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規劃等前提下理性選擇。如果對專業不感興趣,也沒必要爲了迎合時代“風口”而報考。

0 阅读:0

優志願

簡介:優志願分享高考選科、志願填報知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