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不容否定的——楊绛先生談算命

道叔易學堂 2024-05-07 10:20:37

楊绛,錢鍾書的妻子,著名作家,她在散文集《走在人生邊上》描述了親身經曆的算命往事。

原文附錄于下:

人生有命

我爸爸不信命,我家從不算命。我上大學二年級的暑假,特地到上海報考轉學清華,准考證已領到,正准備轉學考試,不料我大弟由肺結核忽轉爲急性腦膜炎,高燒七八天後,半夜去世了。全家都起來了沒再睡。正逢酷暑,天亮就入殓。我那天夠緊張的。我媽媽因我大姐姐是教徒,入殓奉行的一套迷信規矩,都托付了我。有部分在大弟病中就辦了。我負責一一照辦,直到蓋上棺材。喪事自有家人管,不到一天全辦完了。

下午,我浴後到後園乘涼,後園只有二姑媽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爸爸媽媽都在屋裏沒出來),忽聽得牆外有個彈弦子的走過,這是蘇州有名的算命瞎子“梆岡岡”。因爲他彈的弦子是這個聲調,“梆岡岡”就成了他的名字。不記得是弟弟還是七妹妹建議叫瞎子進來算個命,想借此安慰媽媽。二姑媽懂得怎樣算命,她常住我們家,知道每個人的“八字”。她也同意了,我們就叫女傭開了後門把瞎子引進園來。

瞎子一手抱著子,由女傭拉著他的手杖引進園來,他坐定後,問我們算啥。我們說“問病”。二姑媽報了大弟的“八字”。瞎子掐指一算,搖頭說:“好不了,天克地沖”。我們懷疑瞎子知道我家有喪事,因爲那天大門口搭著喪棚呢。其實,我家的前門、後門之間,有五畝地的距離,瞎子無從知道。可是我們肯定瞎子是知道的,所以一說就對。我們要考考他。我們的三姐兩年前生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不到百日就夭折了。

他的“八字”二姑媽也知道。我們就請瞎子算這死孩子的命。瞎子掐指一算,勃然大怒,發作道:“你們家怎麽回事,拿人家‘尋開心’(蘇州話,指開玩笑)的嗎!這個孩子有命無數,早死了!”瞎子氣得臉都青了。我和弟弟妹妹很抱歉,又請他算了爸爸、媽媽、弟弟和三姊姊的命——其他姐妹都是未出閣的小姐,不興得算命。

瞎子雖然只略說幾句,都很准。他賺了好多錢,滿意而去。我第一次見識了算命。我們把算命瞎子的話報告了媽媽,媽媽聽了也得到些安慰。那天正是清華轉學考試的第一天,我恰恰錯過。我一心要做清華本科生,末一個機會又錯過了,也算是命吧?不過我只信“梆岡岡”會算,並不是對每個算命的都信。而且既是命中注定,算不算都一樣,不必事先去算。

“生死有命”是老話,人生的窮通壽夭確是有命。用一定的方式算命,也是實際生活中大家知道的事。西方人有句老話:“命中該受絞刑的人,決不會淹死。”我國的人不但算命,還信相面,例如《麻衣相法》就是講相面的法則。相信相面的,認爲面相更能表達性格。吉普賽人看手紋,預言一生命運。我翻譯過西班牙的書,主人公也信算命,大概是受摩爾人的影響。西方人只說“性格即命運”或“性格決定命運”。反正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運是不容否定的。

人能做主嗎?

既然人生有命,爲人一世,都不由自主了。那麽,“我”還有什麽責任呢?隨遇而安,得過且過就行了。

人不能自己做主,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來說。回顧自己一生,許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決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

抗日勝利後,國民黨某高官曾許錢锺書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職位。锺書一口拒絕不要。我認爲在聯合國任職很理想,爲什麽一口拒絕呢?锺書對我解釋:“那是胡蘿蔔。”他不受“胡蘿蔔”的引誘,也不受“大棒”的驅使。我認爲他受到某高官的賞識是命。但他“不吃胡蘿蔔”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因爲在那個時期,這個職位是非常吃香的。要有他的聰明,有他的個性,才不加思考一口拒絕。

我們如果反思一生的經曆,都是當時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運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裏走。但“命造”裏,還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擱淺或傾覆的時候,船裏還有個“我”在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這就是所謂個性決定命運了。

烈士殺身成仁,忠臣爲國捐軀,能說不是他們的選擇而是命中注定的嗎?他們是傾聽靈性良心的呼喚,甯死不屈。如果貪生怕死,就不由自主了。甯死不屈,是堅決的選擇,絕非不由自主。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在民國時期,就有一位著名的算命大師,他就是林庚白。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一生從政寫詩,卻以命相之學名滿天下,著《人鑒·命理存驗》一書,在書中預言林白水、孫傳芳等人的命運轟動天下,正確的算出徐志摩死于非命等,更是讓不少人對林庚白的算命之術深信不疑。

真所謂醫者不自醫,算命看相之人也同時如此,但不知爲何,林庚白卻給自己算了一次,得出結論一吉一凶。這吉是指的是他娶到才貌雙全的妻子,民國四大美女之一林徽因的堂妹林北麗;而這凶,在林庚白仔細推算之下得出結論,自己45歲時有一大劫,活不過50。

算出自己的命運,林庚白整天提心吊膽,整日都在想著,如果才能替自己改變命運。在此期間,林庚白遇到一位看相之人,那人也明確的說出,在林庚白自己45歲時會死于非命,勸他到鄉下暫避。

戰爭爆發,林庚白決定去香港避難。1941年12月,林庚白帶上自己的妻兒來到香港避難,沒想到才一周時間,日本侵占香港。十天之後,林庚白出門購買食品被日本兵發現攔下准備問話,但因心裏害怕,林庚白轉身就像居所走去,日軍毫不猶豫的開槍,林庚白當場斃命,年僅45歲,和他當初算出的大劫時間剛好吻合。

8 阅读:777
评论列表
  • 2024-05-30 01:37

    這大宅子,前門後門五畝地,3000多平,[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16 19:16

    大夢誰先覺

道叔易學堂

簡介:弘揚周易文化,敬天知命,立己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