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不在險?-北宋定都之爭|失敗學

大衛的平行宇宙 2024-04-17 09:13:14

一.小小疑問

不知道小夥伴兒是否爲類似的疑問所困擾? 即:軟實力——或者說影響力——和硬實力,哪個更重要?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二.現實困境

事實上,只要經曆過以下這些令人傷腦筋的場景,小夥伴兒都會對這個疑問感同身受。

職場中,有的時候是業務能力過硬的人得到提升;另外一些時候卻又是溝通能力強的馬屁精得到重用。

創業時,沒有獨到的解決方案吸引不來資源;人際關系匮乏則無法搭建廣而告之的舞台。

投資,缺乏估值能力,就不知道該買入何種標的;欠缺鈍感力,則無法確定合適該賣出標的。

三.曆史遺産

殘唐五代用【在德不在險?- 潞州又亂|閑話殘唐五代】這段毋庸置疑的史實,沉澱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恰好可以回答這個疑問。

這個寶貴的非遺就是: 辯證地看,險是實力、德是影響力。 先有險,再有德,才能江山穩固;沒有險,只有德,那就只有一個結果——野蠻人征服文明人。

後人應該能夠學以致用……吧?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四.平行宇宙

好奇心爆棚的小夥伴兒可能會有疑問:要是不按剛剛總結的幹貨去處理,會發生什麽? 並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尋覓,現實中就有人重蹈覆轍!

1.滅北漢,趙光義登上權力巅峰

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

是年五月初六,由于外無援兵,內無鬥志,在位十二年的北漢皇帝劉繼元喪失全部希望,被迫出城投降。

這一降,意味著:

北宋的疆域基本定型——後來定難軍鎮獨立,成了西夏;

北宋的統一之路基本完成——至少終結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

以及,對北宋第二位皇帝而言,把握住至關重要的臨門一腳——武功可以向自己的戰神大哥看齊了。

劉繼元投降的一小步,成就了趙光義徹底掌權的一大步。

三年前,正值壯年的大宋開國皇帝·當代戰神·亂世終結者·盛世奠基人·篡位藝術家·崇文抑武開創者·杯酒釋兵權的發明人趙匡胤突然離世,帝國權力迅速轉移到弟弟趙光義手中。

事後看,兄終弟及確保了初創的帝國得以平穩度過最開始的動蕩期,避免了五代那些血腥、紊亂的權力傳承。 但在當時,這種違背父死子繼祖宗家法的極端做法,可是給趙光義的統治埋下不少隱患。 雖說經過杯酒釋兵權,那些曾經的將領手中無兵,但其影響力還在。雖能保證亂兵擁戴/裹挾李嗣源的戲碼不會再次上演?

但拿下了最爲難啃的北漢,趙光義原本的短板——武功——已經隱隱有向戰神大哥看起的苗頭,畢竟,當初就連趙匡胤在面對晉陽堅城時,也數度吃癟,不得不接受失敗撤軍的結局。 有了戰績背書,趙光義的統治算是徹底穩定了。

如此,還有誰敢于挑戰新戰神? 如此,北宋才有機會攀登那個古代中國經濟、文化的巅峰!

2.拆城防,北宋保一方平安

當初,面對潞州這樣戰力彪悍的的搖擺州,李存勖的做法是拆城,徹底砸爛了潞州造反的本錢。 趙光義有樣學樣,拿下晉陽後,也是毫不猶豫地將之拆了個稀巴爛。

咱們之前就提到:如果北朝至隋唐的核心矛盾是關隴集團VS山東集團的話,那五代十國的核心矛盾就是河南集團VS河東集團。 而到了後周,得勢的河東集團二次分裂,又形成了後周的新河南集團VS北漢的河東殘余勢力。 這麽一追本溯源,趙光義拆了晉陽城防其實也無可厚非——三代人幾十年的仇恨,沒搞屠城,已經是文明的進步了!

而且,宋太宗的做法,也的確斷了後漢/北漢遺老遺少占據晉陽叛亂的可能,這算是保住了一方平安。 更不用說,趙光義的這種做法也算是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言行合一,即:當初跟大哥爭論定都何處時,堅持的在德不在險原則。

3.選首都,在德還是在險?

朝代更叠,征服者對首都的選址有兩種傾向:沿用之前的首都,無非在其上修修改改或者在其附近另修宮殿;另起一行,重新選址。 秦漢、隋唐走的是前者的路線;兩漢、宋元則選擇了後者。

擺在趙匡胤案頭的,自然也有兩個相對應的方案,即:留在開封和遷都洛陽/長安。

3.1.開封的優勢

傳承——符合阻力最小原則 整個五代,除了後唐,都把開封作爲自己的第一首都。 因爲是靠篡位上位的,趙匡胤自然不能像漢、唐那樣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定都,而是要考慮乃至遷就臣民的想法。此時,沿襲老習慣,遭受的阻力自然是最小的。

經濟——立國之本 五代的政權願意選開封爲首都,重要的原因就是這裏水運便利,經濟繁榮。

汴水橫亘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

東京(開封)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 ——續資治通鑒

軍事——利于運兵 地處開闊平原,開封無險可守。所以,刻板印象中,開封在軍事方面全無優勢可言。

但在宋初,由于開封差不多地處疆域之中,又得水運之力,極爲便于四處派兵以鎮壓地方勢力。

(開封)天下之樞,可以臨制四海。 ——宋史

這對已經被藩鎮割據弄出PDST的朝廷而言,幾乎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但是,世間安得兩全法。之所以出現定都之爭,就是因爲開封劣勢著實不小,幾乎完全對沖了如此優渥的優勢。

3.2開封的劣勢

黃河水患 黃河泛濫這個問題周所周知,而汴河作爲黃河的分支,自然也逃不脫這個魔咒。 夢溪筆談就提及京城東水門,下至雍丘(今河南杞縣)、襄邑(今河南睢縣),汴河已經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 這麽一個地上河,水患的問題就不是是否會出現,而是何時會出現! 據宋史統計,從宋初到皇祐年間,汴河決溢 24 次。

就此,很大一部分經濟紅利被吃掉了。

無險可守 開封作爲首都卻無險可守,想保證國家安全,就只有一個解決方案了——暴兵呗! 由此,困擾北宋的三冗之冗兵就斷無解決之道。

就此,強幹弱枝的國策不免大打折扣。

3.3遷都派

既然利害已經條分縷析,趙匡胤覺得沒有什麽討論的必要,抓緊時間遷都洛陽乃至長安才是硬道理。 這兩個都是經過時間驗證過的古都,據山河之勝,在軍事上有開封無可比擬的優勢。 至于經濟?國力上升了,可以慢慢發展嘛! 所以,趙匡胤認爲:

將西遷者無他,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 ——東宮備覽

3.4留守派

無論趙匡胤怎麽說,趙光義只是咬住一句話,即“在德不在險”。 這種政治正確的廢話怎麽反駁都不對。

一來留守派的聲音足夠大,二來還有南方諸國需要征服。遷都這事兒也就暫時擱置了。

4.掌大權,趙光義定都開封

如前所言,滅北漢給了趙光義一直夢寐已求的武功。 有能力做到當初大哥都搞不掂的事兒,尤其這事兒還是大哥最爲擅長的領域,趙光義終于可以在朝野搞一言堂了。 再考慮到遷都派最大的贊助人已經不在了,此時都不需要再多說什麽,定都開封的事兒已經成了北宋上下不言而喻的共識了。

至于趙光義是否真的相信在德不在險? 這我不清楚;我能確定的是,等他上位,可是將全國勁卒全都部署在首都周圍。

既然在德,那何必擁兵?如果在險,那開封險從何來?

5.忘戰備,金軍輕下東京城

作爲北宋的最高話事人,趙光義就算是放個屁,底下的官僚們也得說是香的——而且還得小口呼氣、大口吸氣。 星宿派弟子實名點贊。

所以,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那就拆晉陽城防,那就定都于開封。

但,作爲敵人,金國大軍踐行的可是實事求是——屁就是屁,摻了香水也是臭的! 在金軍眼中,在險的開封可遠比在德的東京難啃得多!

既然你自廢武功,把剛剛打了勝仗的李綱趕下台,女真人可是斷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這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底層法則。

于是,遵循祖宗成法的趙光義子孫只能吞下靖康之恥了呗。

敲黑板,幹貨需要多重複! 險是實力、德是影響力。 先有險,再有德,才能江山永固;沒有險,只有德,那就只有一個結果——野蠻人征服文明人。

One more thing

後金面對的,是守國門的大明天子;而他的前輩金軍卻在東京城外喜不自勝:北宋的國門在哪兒?

我都沒有國門,還用得著守嗎? ——徽欽二帝最後的傲嬌。

參考資料:

司馬光【資治通鑒】

歐陽修【新五代史】

薛居正【舊五代史】

胡三省【通鑒音注】

宋滅北漢之戰_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B%E7%81%AD%E5%8C%97%E6%B1%89%E4%B9%8B%E6%88%98/0)

引洛清汴,宋朝建國之初,爲了治理汴河的泛濫(https://www.sohu.com/a/414306584_120592447)

以宏觀因素分析:北宋定都開封與遷都長安、洛陽之爭(https://www.sohu.com/a/764547944_121157793)

北宋爲何定都開封?經濟發達、地理位置優越使其一躍成爲“新寵”(https://www.163.com/dy/article/I5OD8OPD0553ETNP.html)

特別聲明: 事實上,當我閱讀曆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啓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啓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特別感謝辛苦制作、上傳的網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