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情緒失控,大喊大叫難帶,這樣引導輕松帶娃

棠媽育兒成長 2024-04-16 13:01:35

憤怒本身就是一種情緒,它同喜悅、悲傷一樣,都是人的情緒,每個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在憤怒情緒的控制下,會情緒失控,出現亂發脾氣、大喊大叫、打人或者摔東西等行爲。

但請相信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有的孩子可能不常爆發,有些孩子可能經常出現,但不管頻次如何,這都是正常的。

假如你的孩子從來沒有憤怒的情緒,每天情緒比成年人還要穩定,是不是更不正常。

孩子越小自我認知越不足,他們可能會經曆各種情緒狀態,憤怒只是會讓孩子情緒失控的一種。

接納孩子的憤怒情緒,接納自己的憤怒情緒,是親子關系平和的開始。

對于孩子的憤怒,父母要做的不是允不允許孩子有這種情緒,或者該不該發泄出憤怒的情緒。

不論我們的孩子多大,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保持情緒穩定,幫助孩子培養自我調節能力,實現情緒平衡。最需要教會孩子的,就是可以讓他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

第一步:帶孩子認識情緒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情緒感知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弱,自我認知不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我們需要帶孩子認識這些情緒。

1、通過情緒臉譜認識情緒,高興時我們的表現是什麽,憤怒時我們的表情如何?不同情緒下我們的表情大不相同;

2、借助繪本幫助孩子認識情緒行爲,比如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可能會握緊拳頭、大喊大叫、想甩東西。

第二步:以身示範

很多人常說:“如何教孩子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問一個問題:“你會發脾氣嗎?你怎麽控制你的脾氣的?”

孩子的行爲和父母是分不開的,因爲我們朝夕相處,千萬不要覺得你可以亂發脾氣,你的孩子就能自己學會控制情緒。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不亂發脾氣,首先我們自己就要不亂發脾氣,帶頭“身體力行”去試驗哪些可以讓你不那麽憤怒的方法。

也許我們做不到完全不發脾氣,這也是正常,但我們需要讓孩子看到我們控制情緒的過程。

行爲主義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最好機會就是目睹另一個人解決同樣的問題。

你怎麽控制你的憤怒,你的孩子就會學會怎麽控制他的憤怒。

1、慢下來,當感到憤怒時,提醒自己慢下來,慢慢的說話;

2、做烏龜: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坐在桌子旁邊,把他們的腦袋埋在胳膊裏,阻擋外來刺激。

3、分散注意力,避免憤怒升級,比如看本書、畫一下畫或者看個笑話來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4、冷靜下來,跑步、從0數到10,深呼吸,紅綠燈冷靜法。

5、描繪情緒,分享情緒,孩子跟我們分享,父母也可以和孩子分享,學會用語言描繪出我們的感受。

孩子對情緒認識越多,表達能力越強,哭鬧和失控的次數就會越少。

孩子不需要全能的父母,需要是陪伴一起成長的父母。

0 阅读:0

棠媽育兒成長

簡介:中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