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還沒訪華,美國先下黑手,以爲自己能阻止中國買伊朗石油?

海事先鋒 2024-04-20 14:53:23

經常有人說,如今活躍于美國等西方國家政壇上的人物,基本都只能被視爲是政客,而非級別更高的政治家,二者的一大區別就是思維格局高低有別,以及戰略眼光的長短不一。不難發現,今天的美國政界往往只能看到很多短期紅利,卻忽視了事情的長遠走勢,甚至可能沒有看到一些後續發展可能對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今,眼看著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美國政界卻又來了一次極有可能“損人不利己”的騷操作,只能讓人由心底裏發出一聲“呵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

據美國媒體報道,關于美國衆議院以338票贊成、11票反對而強勢通過的所謂“中國伊朗能源法案”,美國國內已經出現批評之聲。據悉,該法案旨在禁止中國進一步進口伊朗石油,這樣不利于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展對伊朗的有效制裁。然而,時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華之際,部分美國政治和商業人士已經對衆議院通過相關法案一事提出了批評。在這些批評者看來,美國衆議院的行爲撼動不了中國與伊朗的石油進出口貿易,反而可能“搞砸”布林肯的訪華之旅,即“現在不是對中國釋放強硬態度的正確時機”。

美國衆議院通過相關法案

我們知道,多年來美國在國際外交場合上有一個改不掉的“臭毛病”,那就是“先兵後禮”。每逢重要人物出訪他國並商談事務前,美國經常會先對相關國家出台一些不友好的言論或政策,試圖以此給對方一個“下馬威”,進而擡升自己與他國交涉時的地位和籌碼,迫使對方在某些問題上做出讓步。只不過,這種屢試不爽的手段顯然不適用于今天的中國,相信只需一句簡單的“美國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自己是以實力的地位出發與中國講話”,就足以解釋一切了。也就是說,美國衆議院在布林肯訪華前通過這一法案,不僅難以讓中方有所退讓,反而會讓布林肯不好提出某些要求。

伊朗油田

不僅如此,從長遠影響來看,如果美政府真的就相關法案對“中國進口伊朗石油”一事啓動對華制裁,那這支回旋镖一定會結結實實地紮回到美利堅自己的身上。原因很簡單,這會加速中國和伊朗放棄使用美元結算石油貿易的做法,轉而更多地以人民幣完成結算,美國在石油這種大宗能源貿易中的參與程度必將進一步降低。

人民幣在大宗能源貿易中的使用規模增加

仔細想來,美元在石油進出口貿易結算中的使用規模減少,人民幣則有所增加,這意味著什麽呢?答案就是中國對世界石油市場和定價的影響力的提升,從以往的只有議價權,變爲逐步擁有部分定價權,這將對美國所依賴的“石油-美元”體系造成沖擊,因爲美元與石油的錨定力度有所減弱。長此以往下去,構成美國經濟霸權的“石油-美元”體系將逐步不穩,最終影響到美利堅自己。

人民幣正在對美元發起沖擊

所以說,只要美政府敢讓名爲“對購買伊朗石油的中國展開制裁”的靴子落地,我們就敢于立即啓動“在中伊石油貿易中完全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操作。只要能把美元及其背後的美國影響力徹底剔除出去,白宮方面就等于是“制裁了個寂寞”。屆時,哪怕布林肯願意當面向我們說好話,相信中國官方都不會將這位美國國務卿的話當回事。還是那句話,制裁措施的有效與否,取決于被制裁對象的實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有多強,今天的中國早就不是美國能輕易“制裁得動”的對象,不知道那些短視的美國政客何時才能清醒過來。

0 阅读:311

海事先鋒

簡介:帶您領略一個不一樣的海軍裝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