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河北從這些方面著手

長城網 2024-05-11 09:40:52

到2025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20%,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我省從這些方面著手

近日,省政府印發《河北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20年下降20%,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所有設區的市空氣質量排名穩定保持在全國重點城市“後十”之外,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

實施方案以改善空氣質量爲核心,以減少重汙染天氣和解決群衆身邊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爲重點,強化結構調整和管理挖潛,加強源頭防控和面源治理,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系,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

深化産業結構優化調整

實施方案提出,要嚴格環境准入,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加快退出重點行業落後産能和優化産業布局,加快調整優化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産業布局、規模和結構。

推進鋼鐵行業升級。嚴禁新增鋼鐵産能,穩步推行鋼鐵、焦化、燒結一體化布局,有序引導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爲電爐短流程煉鋼。加快推進100噸以下轉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整合升級。到2025年,短流程煉鋼産量占比達到5%以上。

推進涉氣産業集群綠色發展。對現有産業集群制定專項優化提升方案,因地制宜建設集中供熱中心、集中噴塗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和有機溶劑集中回收處置中心等“綠島”項目。

深化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實施方案要求,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推動電能替代工作,持續增加天然氣供應,穩步推進抽水蓄能、海上風電、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開發利用。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達到1.14億千瓦以上,占比達到6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以上,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21%左右。

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到2025年,煤炭消費量較2020年下降10%左右。重點區域新改擴建用煤項目,依法實行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原則上不再新增自備燃煤機組。

開展燃煤(燃氣)鍋爐關停整合。將燃煤供熱鍋爐替代項目納入城鎮供熱規劃,原則上不再新建除集中供暖外的燃煤鍋爐。到2025年,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和茶水爐、經營性爐竈、農産品加工等燃煤設施。

實施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有序推進電代煤,積極穩妥推進氣代煤。原則上不再新增燃料類煤氣發生爐,新改擴建加熱爐、熱處理爐、幹燥爐、熔化爐原則上采用清潔低碳能源。安全穩妥推進使用高汙染燃料的工業爐窯改用工業余熱、電能、天然氣等。逐步淘汰固定床間歇式煤氣發生爐。

深化交通結構優化調整

實施方案對貨物運輸結構、機動車清潔化水平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大宗貨物中長距離優先采用鐵路、水路運輸,短距離優先采用封閉式皮帶廊道或新能源車船運輸。到2025年,水路貨運量比2020年增長12%左右,港口鐵礦石、焦炭等清潔運輸(含新能源車)比例力爭達到80%。新建或遷建煤炭、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工礦企業及糧食儲備庫等,原則上要接入鐵路專用線或管道。

重點城市公共領域年度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輕型環衛等車輛中,新能源比例不低于80%。在重點行業和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到2025年,重點城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力爭不低于80%,其他地方不低于60%。

強化非道路移動源綜合治理。到2025年,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及重點城市鐵路機車“冒黑煙”現象,基本淘汰國一及以下機械。

同時,持續整治揚塵面源汙染。到2025年,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30%,城市和縣城主要道路機械化清掃率保持100%。

持續強化多汙染物減排

強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惡臭異味治理,大力實施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原輔材料源頭替代。重點區域石化、化工行業集中的城市和區域,2024年建立統一的泄漏檢測與修複信息管理平台。加強部門聯動,因地制宜解決群衆反映集中的油煙及惡臭異味擾民問題。

加快重點行業汙染深度治理。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紮實推進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2024年前完成鋼鐵行業全面創A;到2025年,基本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A級企業數量穩定增加,重點行業環保績效水平顯著提升。加強鋼鐵、焦化等行業一氧化碳深度治理,推進玻璃、石灰、礦棉、有色等行業深度治理。

推進大氣氨汙染防控。開展大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大氣氨排放控制試點,到2025年,大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大氣氨排放總量比2020年下降5%。

持續加強支撐能力建設。提升監測監控能力,深入推進非現場監管執法。開展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科研攻關,深化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減排路徑。

來源:縱覽新聞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