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每次都栽在老十三胤祥手上,老八胤禩爲啥不吸取教訓?

楊角風發作 2024-03-17 09:35:37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雖然已經面世二十多年了,全靠同行襯托,是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愛看。

要說這部劇中,誰的分量最重,且每到關鍵時刻都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恐怕大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一個人。沒錯,他就是兩次拯救雍正帝于水火之中,既幫他登上皇位,又助他坐穩了皇位的十三弟——胤祥!

康熙帝駕崩當晚,老八胤禩原本穩操勝券,偏偏漏掉了一個老十三胤祥,被人家從後面抄了家。同樣,八王議政逼宮時刻,認爲自己已有九成勝算的老八胤禩,再次忽略了老十三胤祥,又一次被端了老巢。

那麽,我們不禁要問了,老八胤禩爲什麽不吸取教訓,兩次在同一地方摔倒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每每到關鍵時刻,老八胤禩爲什麽總會忽略老十三胤祥?

一、

康熙六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經曆了“死鷹事件”,被氣病的康熙帝終于油盡燈枯,駕崩于暢春園。

當然,曆史上的康熙帝到了晚年後,已經是疾病纏身,最終一場小感冒便要了他的命。或許他自己也沒想到會這麽快死去,所以晚年的他並未立太子,駕崩之日估計也是匆匆傳位。因此,才引發了幾百年來,大家對雍正帝即位是否合理的爭論。

在劇中,雖然康熙帝臨終前明確告知在場的皇子們,要傳位給四阿哥。可是,不甘心失敗的老八胤禩一夥,故意打岔,要麽沒聽清,要麽聽成了傳位給十四阿哥。

在這關鍵時刻,張廷玉“越權”發令,隨後老四胤禛派出了張五哥,讓他手持金牌令箭,馬上趕往雍親王府,並讓邬思道依計行事。而所謂的計,便是讓張五哥去宗人府放出老十三胤祥,並讓他火速趕往豐台大營,控制局面。

重獲自由的老十三胤祥手持金牌令箭,孤身闖了豐台大營,並很快控制了局面。這才讓還在觀望的九門提督隆科多死了心,如實取來傳位诏書,並當衆宣布,康熙帝將皇位傳給了老四胤禛。

也正是因爲失去了京城內外的武力保障,老八胤禩一夥才不情不願的下跪磕頭,接受了老四胤禛已經是皇帝的現實。

也就是說,雍正帝奪位的關鍵是豐台大營,而控制豐台大營的關鍵又是老十三胤祥。可是,如此精明的老八胤禩,爲什麽會忽略掉這一點呢?

二、

“死鷹事件”是老八胤禩向皇位沖擊的一計妙招,但凡康熙帝左右搖擺一下,都會引發朝廷動蕩,皇位不保。

道理很簡單,康熙帝若是徹查此案,並將罪名安到送壽禮的老十四胤禵頭上。那麽,老十四胤禵肯定一萬個不服氣,畢竟他確實沒送死鷹,而是壽石。那麽,統帥幾十萬大軍的他,一旦發怒,要清君側,找凶手,那就等于內戰爆發。

而且,從西北戰事再起之前,康熙帝的身體就已欠安,衆人都知道他已時日不多,所以看戲的時候,一群阿哥們全都盯著老爺子看。

而老八胤禩送死鷹,即使氣不死老爺子,也能把他氣個半死。再加上要徹查老十四胤禵,到時候老八胤禩再玩個裏應外合,那皇位之爭,就成了他跟老十四胤禵爭了。而且,從天時地利人和來看,顯然坐鎮京城的老八胤禩有利,他的勝率更大。

若是康熙帝相信老十四胤禵,徹查老八胤禩,那他肯定一萬個委屈啊。是啊,禮物明明是老十四胤禵送的,你卻把罪名安在素有“八賢王”美稱的老八胤禩頭上。不僅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跟著在朝中叫屈,其他八爺黨成員也會趁機發難,到時候康熙帝氣都氣死了。

所以說,老八胤禩將老十四胤禵的壽石換成死鷹,就是試探康熙帝的心思。不管他把罪名定在老十四胤禵,還是老八胤禩頭上,都代表他有心將皇位傳給這倆人中的一個。

三、

這也是爲什麽“死鷹事件”發生後,老八胤禩趕緊向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使了個眼色,讓他們站出來發話,試圖給這件事定性:

“圖裏琛,快把鄂倫岱給我抓起來,這是謀逆!隆科多,隆科多,快將出路堵住,不要放走了同黨!”

一旦把這件事定性成謀逆,那老十四胤禵就成了逆子,西北大軍也就成了叛軍。到那時候,朝中大亂,恐怕連康熙帝也控制不了局面。若是皇上都控制不了局面,那麽,就算他青睐老四胤禛,不喜歡老八胤禩,那皇位也傳不下去。

是啊,老十四胤禵成了逆子,其生母德妃烏雅氏必然受牽連,大概率會被貶爲庶人。當年唐太宗的兒子李祐謀反,其生母也是德妃,後來就被李世民貶爲了庶人。別忘了老四胤禛的生母也是德妃,生母成了庶人,自己的親兄弟又謀反了,別說皇位了,雍親王都可能當不成!

這就是老八胤禩他們一夥定下的計謀,只要朝中大亂,只要康熙帝的控制力下降。那已經籠絡了朝中大半官員的老八胤禩,就是最終的勝家,沒有意外。

這也是看破此計的康熙帝,在壽宴上,極力平複心情,不動氣。並不顧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有關這是“謀逆之罪”的叫喊,執意放掉鄂倫岱的原因所在:

“有罪的,無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說是不生氣,但最終還是被氣暈了,隨後便臥床不起,命不久矣。

四、

康熙帝一病不起,不僅不追查死鷹的事,還將老八胤禩給撤了職,這讓他們有點慌神,以至于老九胤禟說出這麽一句話:

“看樣子,他是鐵了心要將大位傳給老十四了,八哥,你說該怎麽辦?”

好在老八胤禩足夠聰明,看出了這裏面的門道,知道問題不簡單。于是提到康熙帝恐怕是扛不過這個冬天了,但是,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老十四胤禵,他在西北,鞭長莫及,成不了氣候:

“老十,老四坐在京裏,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當務之急,要抓住京裏的兵權!”

也就是說,在康熙帝駕崩之前,老八胤禩早就定下策略,一定要抓住京裏的兵權。而京裏的兵權,主要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一個是豐台大營,一個則是步兵統領衙門。從優先級上考慮,顯然是控制了豐台大營,就算步兵統領衙門沒在自己手上,也不用擔憂。

事實上也是如此,八王議政逼宮時,老十三胤祥只控制了豐台大營,就讓控制步兵統領衙門的隆科多束手就擒。

可是,康熙帝駕崩之日,老八胤禩恰恰就忽略掉了豐台大營,讓老十三胤祥撿了個漏,爲什麽?

很簡單,因爲老八胤禩壓根就沒料到被圈禁了整整十年的他,還能控制豐台大營!

事實上,老八胤禩在分析情況時也對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說了:

“豐台大營是我們的人在主事,我想那邊,不用……有什麽擔心的。”

五、

也就是說,康熙帝駕崩之前,老八胤禩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籠絡隆科多去了,而老四胤禛卻恰恰相反,他聽從邬思道的建議做出的方案,首先就是控制豐台大營。

甚至,就算康熙帝沒有傳位給老四胤禛,他也會強行用關防大印放出老十三胤祥,並由他去接管豐台大營。

剛才也提到了,步兵統領衙門的實力比不上豐台大營,就算控制住了九門,也擋不住這支野戰軍的沖擊。也難怪隆科多會猶豫不決,從而去找六叔佟國維,而佟國維則警告他,哪個皇子也別信,就等皇上發話,再把寶押上去,原因就在于此!

事實上,就算康熙帝用兩道聖旨,一罰一賞來控制隆科多,他仍然有私心,直到得知豐台大營已經落到老十三胤祥手中時,他才姗姗來遲,宣讀了傳位诏書。

那麽,原本自己人控制,本不用擔心的豐台大營,爲什麽會被圈禁了十年,並無職務的老十三胤祥單槍匹馬給接管了呢?

我楊角風說的話,大家可能不信,但老十三胤祥曾經跟前來探望他的老四胤禛說過一句話:

“只要我在外面,他們有多少兵馬,他們也不敢作亂!”

對啊,爲什麽他有這麽大的底氣,只要自己放出來,來多少兵馬都不擔心呢?

這其實是劇中的一個BUG,按照劇中的說法,老十三胤祥原本帶兵的,現如今豐台大營和步兵統領衙門大半將領都是他帶出來的。

六、

更重要的是,康熙帝是在刻意引導老四胤禛去找老十三胤祥,也沒有斷掉老十三胤祥跟自己那些部下的書信交流。

不然的話,關押老十三胤祥的宗人府,竟然只有一個小太監守門,老四胤禛問他:

“你是新來的?”

他還仰著脖兒回答,是啊,怎麽著?

結果被賞了個大嘴巴!

回頭老四胤禛還跟老十三胤祥講,自己這次進來是硬闖進來的,這足以說明,康熙帝就是故意在這時候換了個小太監,默許老四胤禛進來,並且,事後也沒有追究。

之所以說老十三胤祥並沒有被斷掉與下屬的交流,是因爲老四胤禛掏出一份名單後,他都被關了十年了,還能對這些人了如指掌:

“這上面,有的人根本就沒有用,有的是沒有骨氣,有的這些年……變了,有的也難說啊……”

要知道,這份名單是老十三胤祥被關之前,邬思道整理的,現如今他還能對這些人很清楚,還知道有人已經變了,這足以說明問題。

康熙帝在臨終前其實也告訴老四胤禛了,自己把十三阿哥關起來,也是對他,和對你的一種保護:

“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

康熙帝一向以仁慈著稱,若是這次傳位四阿哥,大家都接受,那萬事大吉。若是老八胤禩一夥不接受,那他還留了一手,便是把金牌令箭交給了張五哥。

張五哥嘛,一心想的就是報十三爺的恩,那後面的事,還用多說嗎?

七、

而老十三胤祥之所以能單槍匹馬控制住了豐台大營,並不是靠臉,靠的恰恰就是張五哥送來的金牌令箭!

按照約定,若是大位沒有傳給老八胤禩,那豐台大營的提督成文運,就會帶兵殺入京城,武裝奪嫡。由于老八他們被控制在暢春園,不讓出來,也導致成文運一直在等命令,遲遲沒有動身。直到老十三胤祥都快殺到了,他才下令,說自己接到密令,有人謀反,速速進京。

豐台提督成文運便是老八胤禩的王牌,也是他敢說這裏不會出問題的底氣所在。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老十三胤祥進了豐台大營之後,其余將領都下跪行禮,唯獨這個成文運站在那裏不行禮,反而質問老十三胤祥:

“十三爺,據下官所知,您不是在宗人府嗎?今天這麽晚了,你到我豐台大營,有何公幹?”

雖然老十三胤祥說了,皇上命令自己來接管豐台大營,但是成文運不相信他是皇上放出來的,直到他掏出了金牌令箭!

其實就算如此,成文運也不想束手就擒,還想繼續控制在場的將領。好在老十三胤祥認出了這裏面有三個自己的舊部下,當場給升了官,只需一個眼神,他們自然賣命。只可惜了成文運,還沒能大展手腳呢,就被亂刀捅死在當場。

就這樣,老十三胤祥帶著新任命的三個副將,率領豐台大營的士兵趕回暢春園,隆科多見大勢已定,也就不再搖擺。

八、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按理說,老八胤禩吃過這次虧後,理應吸取教訓,爲什麽後來八王議政逼宮時,再次在控制豐台大營上,栽在了老十三胤祥的手中?

老八胤禩選擇發動八王議政逼宮的時機,是隱忍多時,找准機會發動的,用他自己的話講:

“已經有九成勝算了!”

確實,執意推行新政的雍正帝,不僅得罪了八爺黨,佟黨,以及頑固派,連帶著清流和旗人都得罪光了,這時候的他幾乎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老八胤禩,不適時宜的聯絡關外四大旗主王爺,通過弘時和弘晝的操作,悄無聲息接管豐台大營。

再加上本就對雍正帝意見頗大的隆科多加入,老八胤禩幾乎同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逼雍正帝交權幾乎是手到擒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朝堂之上,面對幾位旗主王爺,雍正帝都應對不過來,更不用提老八胤禩親自下場了。

即使中間有王文昭和張廷玉出來力挺皇帝,但並未扭轉局勢,尤其是隆科多的臨陣倒戈,幾乎把雍正帝逼上了絕路。當然,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談過,這本就是雍正帝設下的圈套,但非本文要闡述的內容,暫且不提。

若不是躺在擔架上的老十三胤祥猶如天降,帶來了豐台大營的兵士,恐怕雍正帝這次真就無力回天,只能交權了。

對啊,問題就在這裏,爲什麽又是老十三胤祥成了老八胤禩口中的“一成天算”,從而控制了局面呢?

九、

其實,自從康熙帝駕崩那一天,吃過一次老十三胤祥的虧後,老八胤禩他們沒有放棄過對老十三的打擊。

早在老十三胤祥沒被圈禁前,他的府上就已遍布了眼線,之前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講到喬姐兒時,特意闡述過。可以說,自從老十三胤祥跟阿蘭接觸,並抱上床之後,他的身體就每到關鍵時刻,便不爭氣了。

比如,西北戰事剛起,雍正帝還沒想好派誰去呢,老十三胤祥身體就不行了。

後來年羹堯當上大將軍後,富甯安就不服他,還給了其一個下馬威。得到消息後的老九胤禟就很高興,還對老十四胤禵說,用不了多久,這個大將軍還得你當。

老十四胤禵不信啊,說還有個老十三胤祥呢,怎麽會輪到自己?

沒想到老九胤禟竟然未蔔先知,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你們還不知道吧,過不了多久啊,老十三只怕連路都不會走了,怎麽能帶兵去打仗呢?”

要知道,老十三胤祥生病的事,一直是瞞著大家的,連雍正帝都不知道。爲此,阿蘭還多次勸老十三胤祥,說得告訴皇上,不能瞞下去了:

“我看,還是告訴皇上,請太醫院的太醫,來給您看看!”

如果這是巧合的話,爲什麽隨後老十三胤祥身體好轉,等到年羹堯被處死,又該選大將軍的時候,他又病重了?

“難道,一定要等瞞不住的時候,那不是太晚了嗎?”

十、

直到老十三胤祥都缺席了好幾次朝會了,病的實在下不了床了,雍正帝才在偶然一次拜訪時發覺。

而這個時間,距離老九胤禟預言老十三即將下不了床,隔了好幾年,經曆了年羹堯從當將軍,到當大清朝的恩人,以及當鬼的距離:

“你還要瞞朕多久?”

可是,老十三胤祥的病情,老八胤禩一夥兒卻知道的一清二楚,有一次大家在軍機處加班,老十三胤祥一陣咳嗽,老八胤禩就勸他早點回去休息:

“哎呀,這幾天熬下來,我們這些好人都受不了,別說是你了!”

要知道,這時候的雍正帝還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生病了呢,他就已經被老八胤禩排除出好人之外了。

等到八王議政逼宮前夕,老八胤禩他們爲什麽又忽略了老十三胤祥呢,原因就在于此:

“天厭之,天厭之,這清流和旗人都被他得罪光了,老十三也病入膏肓……”

爲什麽大家知道此時的老十三胤祥已經病入膏肓了?

很簡單啊,大家都有眼睛看啊,而且,這時候的老十三胤祥經常性的不參加朝會。比如這次八王議政逼宮大戲,原本他要參加的,因爲弘晝多了一嘴,他決定先不去,理由是:

“弘晝啊,去,回去啊告訴你阿瑪,就說我的病又犯了,我去看看太醫!”

一個“又”字,就說明,他請病假不參加朝會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弘晝將情況告知雍正帝後,雍正帝的第一反應是要不要緊?

這恰恰說明,連他都知道老十三胤祥現在病的很嚴重,搞不好哪次就爬不起來了。而當衆宣布這件事的時候,四位旗主王爺很驚訝,左右看看,但老八胤禩卻一動不動。

這一切都證明,老十三胤祥的病,就算不是老八胤禩派人搞鬼,那他也是一清二楚啊。正因爲,他把老十三胤祥歸納成了行將就木的病人,才忽略了其作用,最後,接連在一個地方翻船兩次,哎,都是命啊。

至于躺在擔架上的老十三胤祥,爲什麽還能一舉奪得豐台大營的兵權,這是後話,因爲篇幅原因,咱就不多說了,以後再給大家細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