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碎展館近12萬瓷瓶被免賠,縱容還是寬容?家長要管好孩子!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5-04 14:49:20

5月2日,山東淄博,國藝館文化藝術館內,6個大人帶著2個小孩遊玩,最小一小孩打碎了一個標價116000元的華光陶瓷花瓶,哥哥大聲喊:妹妹你看這回闖大禍了吧!面對一地碎片,一家人不知所措。對此,該館負責人表示:瓶子碎了確實可惜,但孩子確實不是故意的,沒碰著孩子就是萬幸了,全額免賠!

相信這一家人算是出了一身冷汗,大呼僥幸,網友卻爲展館到底該不該免賠吵了起來。

有網友憤然指出,展館方的做法欠妥。打壞東西要賠吧?必須要有教訓!這次免賠,熊孩子會吸取教訓嗎?免賠就是在養巨嬰,下一次摔碎個百萬花瓶,看你展館還要不要對方家長陪。

有網友指出展館免賠行爲中的邏輯。因爲它是展品,不是文物,所以沒有用玻璃蓋住,才不需要賠。根據主管場地負責原則,展品監護人有責任保護好藝術品。現在是展館把場地租用給陶瓷廠,所以合約期出事,都是陶瓷廠自己負責。反而孩子被陶瓷割傷的話,那難說了,展館方必須負責。

雖然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家長還是要領展館的情,不然,真正索賠起來,盡管不一定賠11萬多,家長還是要付出不小代價的。

國藝館文化藝術館的負責人展現出了非常人性化的一面。他們並沒有因爲物品的價值而過分追究責任,而是選擇理解並寬容地處理了這件事。這種態度無疑值得贊賞,它傳遞出了一種寬容和理解的社會價值觀,也體現了展館對未成年人的關愛。這也可能減輕孩子和家長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更容易面對這次意外。

免賠的決定雖然體現了展館的寬容和包容,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家長不趁此機會,表達對展館的謝意,教育孩子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那麽孩子可能會形成“無所謂”的心態,從而缺乏對行爲後果的敬畏感。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損壞別人的東西要賠償是做人的本分,展館免賠是展館的情分,回家之後,必須用自己的零花錢或什麽家務勞動來“賠償”。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行爲舉止,教育孩子尊重公共財物,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公德心。

兒童教育需要從小事抓起。孩子的行爲習慣和道德品質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家長和老師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自律能力和責任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爲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來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道德品質。

你認爲家長在展館免賠後,該如何教育孩子?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0 阅读:0

教育人看世界

簡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態,一個不一樣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