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在會上說:我答應宋時輪是不對的

奕偉聊過去 2024-05-10 12:06:34

1956年在一次軍委的會議上,彭德懷非常坦率地說,我答應宋時輪是不對的,秘書長否定了我的決定,秘書長專政的對。秘書長是誰?彭德懷答應宋時輪什麽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彭德懷是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952年,當朝鮮戰事告一段落,彭德懷回到國內,留在北京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

自從彭老總到任之後,軍委定期召開例會,討論軍隊的各項工作,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軍隊管理得井井有條。1956年4月18日,軍委召開第64次例會,由彭老總主持。

在討論總高級步兵學校辦預校的問題時,彭老總說了文章開頭的那番話。宋時輪曾經向他彙報過這個事情,彭老總當時也沒有仔細想,就答應了宋時輪,同意他辦預校。

宋時輪是第三野戰軍的將領,擔任第九兵團司令員,是陳毅粟裕非常倚重的主力大將。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第三野戰軍也派出了一個兵團出國作戰,就由宋時輪統領。

因爲准備不足,缺少棉衣,志願軍第九兵團進入朝鮮後,很多士兵被凍傷,甚至被凍死。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宋時輪仍然帶領第九兵團血戰長津湖,重創美軍。

後來,宋時輪升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協助彭老總工作。1952年秋,宋時輪回到國內,擔任了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1955年,他就是以這一身份被授上將的。

(開國上將宋時輪)

宋時輪畢業于黃埔五期,是一位軍事科班生,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戰場,擔任過山東野戰軍的參謀長,然後擔任縱隊司令員、兵團司令員,既長于理論,又有豐富的戰場經驗。

由他擔任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委,那是用對人了。爲了適應辦學的需求,宋時輪提出總高級步兵學校要辦預校。辦預校需要經費,需要地方,必須獲得軍委的批准。

宋時輪就向彭老總彙報,彭老總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應該批准,就口頭上答應了。可是事情到了秘書長那裏,被卡住了。這個秘書長,也就是軍委的秘書長,他是黃克誠。

彭德懷,宋時輪,黃克誠,都是湖南人。黃克誠是彭德懷紅三軍團的老部下。建國後,黃克誠南下,擔任了湖南省委書記,還曾兼任湖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彭德懷回國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後,黃克誠也很快被調到北京任職,擔任了副總參謀長、總後勤部長,1954年黃克誠被任命爲軍委秘書長。

彭德懷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黃克誠是軍委秘書長,其實也就相當于彭德懷的大秘書。毛主席後來說,他多年不管軍隊,軍隊的事情主要由兩個人負責,一個是彭德懷,另一個就是黃克誠。

按理說,黃克誠是彭德懷的老部下,是彭德懷的大秘書,彭德懷點過頭的事情,他照辦就行了。可是不然。黃克誠一輩子不唯書,更不唯上。他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黃克誠認爲總高級步兵學校辦預校,在當時來說,不合適,條件也不具備,就否決了這項事情。這事讓宋時輪很尴尬,彭老總都批准了,到了黃克誠那裏卻被否決了。

到底該何去何從呢?彭德懷專門在軍委的例會上說,這個事情秘書長專政得好,總高的預校不要辦了,我承認答應宋時輪是不對的,應照黃老的意見辦。

黃克誠也檢討了自己,他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有錯誤,主要是否定辦預校的電報,沒有呈報軍委審查就批發了,但根據部隊和學校的情況,預校還是不應辦的。

秘書長專政肯定是要不得的,但有時候秘書長的意見可能是對的,那就應該采納。

(參考書籍:《黃克誠年譜》)

6 阅读:207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