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蘿蔔找紅薯
  • 血染範家園

    羅店鎮南弄口,有家姓範的人家,家中有位少爺在京城裏做了大官。這位少爺倒蠻有孝心,他爲爺娘在南弄口造了一處私人花園。在題名

    2024-03-28 15:01
  • “碗沙街”的來曆

    羅店趙巷街上有個大名鼎鼎的人叫趙阿戶,他在上海“大世界”裏開了爿戲館。據說,當時羅店人到上海飯館裏吃飯,只要說“我是羅店

    2024-03-25 15:41
  • 胡太爺築海塘

    胡太爺名叫胡仁濟,是寶山百姓的父母官。他守備著寶山、吳淞要地,親自主辦修海塘。海塘是糯米拌石灰砌成的石頭堤岸,堤岸一步一

    2024-03-22 20:28
  • 爛泥人割稻

    俗話講:稻熟三朝,麥熟一時。朱元璋的娘舅見自家田裏的稻子熟了,就把外甥叫到田頭,囑咐講:“今天你把這塊田的稻子割了,才給

    2024-03-21 19:54
  • 朱元璋小故事(田黃牛叫,要發大水)

    朱元璋把娘舅的一棚鴨子吃掉後,閑來無事,只好去放一頭小黃牛。他知道養牲口要精心理料,所以這頭小黃牛養得膘肥滾壯。一天,村

    2024-03-20 20:28
  • 朱元璋小故事(朱元璋放鴨子)

    傳說,朱元璋從小死了父母,家境貧困,在他娘舅家中放鴨子。起初,他養鴨子很認真,一棚鴨子只只養得又肥又壯,下的蛋也是又大又

    2024-03-19 20:02
  • 錢三持巧計建學堂

    錢三持想在高高的太行山頂上建造一座“文武講學教藝堂”。但是,因太行山山高路陡,建堂的木材倒是可以隨手砍取,偏偏磚瓦很難運

    2024-03-18 20:22
  • 錢三持夜半斬大蛇

    錢三持征服倭寇有功,皇帝賜他上方寶劍一把,並委任七省巡查,一時間威名遠震五湖四海。一天,錢三持巡查來到山西地界,當地一位

    2024-03-16 20:19
  • 羅店鎮東王廟石獅子

    羅店鎮的東王廟,山門外屹立著一對雕刻得活靈活現、眉開眼笑的青石獅子。那只母獅一足懷抱幼獅,一足裂紋深凹,好象受過創傷。傳

    2024-03-15 21:24
  • 錢三持馴馬“二”

    自從錢三持收服了那匹野馬龍駒,就一直精心餵養馴練,不到一年,馬順利分娩。不料,生下的小馬除四足之外,肚皮底下還長著一只蒲

    2024-03-14 20:36
  • 上海羅店鎮民間小故事(錢三持馴馬)

    寶山縣與嘉定縣交界地區,民間流傳著一句口頭語:“錢三持能收服野馬,你還不服帖?”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的寶山縣羅店、月浦、盛

    2024-03-13 22:06
  • 水仙花的傳說

    聽老人們講:水仙花原本是一對夫妻,男的是鑿石頭的,女的是個仙女。那麽天上的仙女怎麽會嫁給地上的凡人呢?有一天,天上有一群

    2024-03-12 20:44
  • 二月二龍擡頭的小故事

    在民間,廣爲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下令龍王三年不得降雨。龍王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

    2024-03-11 20:23
  • 七仙女造谷種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八個仙女,她們看到老百姓茹毛飲血,沒有一樣能當做主食的東西。就在立春這一天,她們商量停當,要在谷

    2024-03-09 20:06
  • 暴雪路,回家路。

    回家的旅途,真的是一種折磨。十一國慶放假,預判到可能會堵車。提前一天出發,結果,別人也預判了,一路到處是堵車。原本十個小

    2024-02-01 13:09
  • 羊毛被薅禿了?所以羊毛衣沒有了。

    這不是春節了,准備回北方老家,天氣寒冷,准備網購兩套保暖內衣。各種品牌,萬千款式,讓人挑花眼。看來看去,發現一個問題。很

    2024-01-29 22:35
  • 價不知何起,一漲不降

    不知從那一年起,理發店悄然興起了過年漲價潮。就普通的男士理發來說,現如今都是二十起步,就算在四線小縣城也是如此。今天在微

    2024-01-27 23:05
  • 春節將近,打工人的選擇

    春節臨近,漂泊異鄉的打工人,很多都在期待假期早點到來。然而,上海某制造業工廠的員工,既喜又愁。喜的是,春節之前半個月不請

    2024-01-26 20:11
  • 時光記憶,就塵封在遺忘的角落

    寫過日記的人,在往後的時間裏,再次讀到自己日記的時候,會不會有一種打開時光膠囊的感覺呢?當時過境遷,彼時的好與壞,喜與悲

    2022-01-28 19:38
  • 祭竈,小年,記憶中不曾消失的年味兒

    小年,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也稱之爲祭竈。祭竈,也就祭竈神。竈神的職業就是掌管竈火,管理飲食。後來擴大到考

    2022-01-25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