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企業所能”共助鄉村振興——民營企業代表委員建言因地制宜探索多樣化路徑

中華工商時報 2024-03-12 10:10:29

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再度成爲兩會代表委員的焦點話題。

"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爲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對記者說,從1994年發起"光彩事業"産業扶貧到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從開展鄉村振興"五五工程"到實施"十萬綠領新農人培訓計劃"助力鄉村人才振興,在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工商聯的指導和支持下,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累了豐富的脫貧和振興經驗。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劉永好說,長期以來,鄉村中青年、有文化的優質人才持續外流,人才素質偏低、結構失衡等問題較爲突出,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爲有效激發鄉村社會的內生動力,需要打造育得出、留得住、跟得上、空間廣的鄉村人才生態。做好新時代鄉村人才工作,需要在育才、留才、用才方面下功夫,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沃土彙聚紮根。

爲此,劉永好建議引導農業院校加強學科建設,滿足新時期鄉村産業發展需要。拓寬鄉村産業空間,鼓勵支持年輕人就地創業就業,把人才留在鄉村。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鄉村人才培訓,共同打造可持續、可複制的鄉村人才能力建設體系。

"做優做強農業産業,首先要以當地特色資源爲依托,因地制宜進行合理的生産布局,以區域優勢求生産,從而形成地方特色産業,這樣才能獲得長久持續的經濟效益,爲農民可持續增産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如是說。

"我來甘肅二十多年,從最初做天然氣到做農業産業,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國家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我想哪裏最艱苦就到哪裏去,選擇了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尹建敏說,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海拔高2660多米,氣候幹燥),選擇了肉羊養殖和食用菌兩個特色産業。同時,以蘭州市紅古區現代農業産業園、金砂台生態循環農業産業園爲依托,利用先進技術、人才、資金及優質種源,以"龍頭企業+鄉鎮+行政村+基地+農戶"的産業發展模式,結合當地剩余勞動力,進行了肉羊和食用菌産業的規模化養殖,帶領老百姓,尤其是婦女同志脫貧致富。

在提升鄉村産品知名度,增加産品附加值方面,農産品標准化和土特産品牌建設十分重要。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總裁郁瑞芬接受采訪時說,2023年自己深入雲南等鄉村一線調研發現存在三産融合變現手段單一、産業鏈環節分散等問題。"今年我的提案關于完善農業全産業鏈標准體系,推動優勢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來伊份作爲食品銷售企業,産品原材料大多來自田間地頭,希望通過我的提案,呼籲全社會幫助更多鄉村振興農産品和農村企業擴大銷路,培育和推動更多深耕農産品的中國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郁瑞芬表示,在過往幫扶基礎上,來伊份實現了從簡單的商品供應,到指導供應商當地開設工廠、創新産品研發、優化原材料品質和産品標准、産業技術培訓、市場資源對接等方面的跨越。截至2023年,來伊份已累計銷售500億元農副産品,其中來自幫扶地區的産品近45億元。助力10余萬農村種植戶、養殖戶安居樂業。

企業在做優做強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不僅是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也是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積極推動者。如今,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已經越來越寬,中國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也在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多樣化路徑,通過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多種路徑,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特色産業,形成與企業共生互補的新業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記者郭钇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