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看了上海大學,才知道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7 15:39:43

偏遠地區985和發達城市211,該如何選擇,一直困擾著不少考生和家長。

全國錄取平均分,上海大學比吉林大學高8分,這意味著上海大學的學生,都可以去吉林大學,而吉林大學的部分學生,去不了上海大學。

保研率是評價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標,這也是作爲省屬211上海大學的硬傷。

上海大學2024屆共獲得750個名額,共有本科畢業生5054人,據此測算保研率爲15%。

吉林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生10040人,保研2277人,保研率22.67%。

那麽,吉林大學和上海大學,該怎麽選擇?

一種觀點認爲“

首先選大學就是選城市,有遠見的同學,都會選擇上海大學。

十裏洋場煙花地,風雲際會上海灘,想象一下,如果你選擇了上海大學,你的人生會完全不同。

大學四年好好學習,借助實習優勢,刷簡曆。

上海灘的美景盡收眼底,都是你的,可以長見識,提高自己的眼界。

畢業後順利進入上海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升任CEO,成爲別人家的孩子,甚至你的幼兒園都會張貼你的照片,成爲優秀校友代表。

再努力工作一年的到董事長的賞識,董事長把女兒許配給你,你們步入婚姻的殿堂。

你每天出席各種活動,活躍在各大媒體的頭版。

幾年後你們去了漂亮國生活。

經過幾年的奮鬥,你們在漂亮國的上層社會有了一席之地。

晚年你選擇回國,安度晚年,爲上海大學的招生做著自己的貢獻,就這樣過完幸福的一生。

反觀如果選擇吉林大學,你將在長春度過四年,吃不好、喝不好,天氣寒冷還經常停水停電,畢業後平均工資幾千。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推薦選吉林大學,有兩點理由,下限高,上限更高。

一、吉大實力強于上大,平台高于上大,吉林大學雙一流A,上大連雙一流B都不是。

吉大雙一流學科數目五個,比天大、中南還多,上大只有一個雙一流學科。

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吉大A等有11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哲學、法學、政治學、考古學、數學、物理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上大A等只有2個,社會學、美術學。

吉大理科(數學物理化學)均排在全國前十,其中計算機A-和同濟、中科大、武大、西交一個檔次。

而上海大學計算機B排名60名開外。

很明顯吉大計算機比上海大學強兩個檔次。

平台不同,國家的支持力度也不同。

吉大每年的教育經費高達九十多億,全國排名第十三,是上海大學的三倍,可見國家對吉大的支持力度。

有了教育經費,老師才有錢做研究,上大經費低,注定吸引不了好老師。

吉大是教育部直屬院校,上大不過是市屬院校,連同城華東理工(教育部直屬)都不如。

平台差距意味著什麽,可能大家還沒有意識到雙一流A平台附能的作用,更好的師資投入和環境帶來更大的提升,就像高中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區別一樣,雖然重點班中考比普通班高不了多少,但高考平均分差距比中考時更大。

這就是環境和平台的作用。

有了雙一流A平台附能,你能和其他985一較高下,因爲不存在平台差異,但是上大不能。

現在蘭州大學分數逆勢上揚就說明了985終究還是985,211終歸還是211。

當你選擇上大,你注定只能在211平台上競爭,你說上大和華東理工/北交/北科/北林/東華/南航/南理等一堆211有什麽區別?

在211平台上,低十分的211都敢和上大叫板,但絕不會碰瓷985,因爲平台不同,國家的支持力度/重視程度不同。

因爲上海大學是市屬211不是部屬211,保研率很低,只有10+%,還不如東華大學,更別提吉林大學了,吉林大學保研率是上海大學的兩倍,而且保研質量更好,保研清北人數排名全國前列。

這裏糾正一下誤區,各種統計表格只計算最低投檔線,各省投檔線平均分不代表錄取平均分,只代表最低分均值而不是錄取平均分,這對于冷門專業多的學校極爲不利。

由于招生規模大,冷門專業多,最低分偏低。

吉大下限偏低,但上限絕對比上海大學高非常多!

吉大投檔線雖低,主要是食品檢測(上大可沒有這樣的差專業)等專業拉低分數,高分考生也不少。

2019年吉林考生678分(比中科大投檔線高十分)選擇吉林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平均分比天大/哈工大一般專業平均分還高,可見吉林高分考生對吉大的青睐,試問上大等211有這樣的頂尖生源嗎?

文科投檔分數上,吉大和山大川大相差不大,在理科方面,吉大分數排名稍差,和山大/川大一個檔次,同屬于985平台條件下,大學期間個人努力遠比幾分之差更重要。

山川吉三所學校綜合實力相當(山大校長展濤曾調任吉大,說明中央眼中吉大不低于山大),位居次九(次于中九)。

而上大就差遠了。

就算是全國文理科最低分都比上大高,最高分更是完全無法和985比較。

而且上海大學不是985,平台不同,它注定和南航/南理/華東理工/北交/北科甚至其他分比它低的211歸爲一類,在北上廣沒有什麽優勢可言,無論是保研還是落戶,都不如985。

上海積分落戶,985比211還多三分。

隨著學曆貶值,未來一百所211畢業生會讓211名號變得不值錢,985(雙一流A就是985去掉西北農林東北大學湖南大學)二十年來基本沒有變過,學曆貶值速度會更慢。

例如高校任教要求本科學曆必須爲985(雙一流A),某些單位簡曆只要985(雙一流A),考研調劑只要985(雙一流A)。

蘭州大學分數已經追上中上211了,大家都認識到985(雙一流A)的重要性。

參考近三年分數線,預測未來吉大分數還會逆勢上揚。

這是不可阻擋的曆史趨勢!

二、地域重視程度不同華東(複旦交大)、華南(中山華南理工)、華中(武大華科)、華北(清華北大)、西南(川大電子科技)、西北(西交西工大)和東北(哈工大吉大)這七片區域中各自都有自己頂尖的理工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

出于種種考慮,國家不可能置吉大于不顧,畢竟吉大是東北最好(也是唯一)的綜合性(文理工醫)大學了。

東北文理醫排名第一的大學不可能不如上海排第八的學校,甯爲雞頭不做鳳尾!

上大只在上海有點知名度,況且非土著211很難留在上海(千萬以上家産請隨意),將來去其他地方,上大遠不如吉大。

上大在上海人心中地位和東華大學差不多,也就外省學生覺得分高。

在上海前一萬名就能上上大,這意味著排名前20%的人都能上上大,這個比例比其他省一本率還高,比其他地方上一本還簡單。

你怎麽看一本線,上海人就怎麽看上大,哪裏有什麽地頭蛇優勢!

華東理工都是前六千名,你覺得hr (招聘人員)會怎麽看上大?估計和東華待遇差不多,在找工作上並不占優勢。

上海大學是市屬211,在上海招生比例大,在外省名額偏少,所以會給人一種分偏高的感覺,而華東理工是部屬211 ,不能在本市招生比例過大,外省招生名額多所以分數偏低。

實際上在上海人看來,上大是和東華/上海外貿大學一類的學校。

上海大學1994年才成立,論底蘊實力連華東理工都不如,也就靠名字嚇唬人,其實上大和東華大學一個檔次。

歡迎大家報考吉林大學,它能給你雙一流A的平台,這是其他211無法比擬的。

鐵打的985,流水的211。

看看分數下滑的兩財一貿和語言類學校就知道,選擇985 (雙一流A )是更優質的選擇。

近些年河南/安徽等省吉大理科分數高于上海外國語大學,河南/江西/福建等省吉大高于北京外國語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在江西理科掉檔,低吉大十幾分,北外在河南文科和上外在江西文科掉檔,比吉大低十五分以上。

有人黑吉大,估計是哈工大的。

吉大本來就是東北文理第一,哈工大是東北工科第一。

什麽是理科?

就是數學、物理、化學。

工科就是力學、機械、土木。

根據第四次學科評估結果,吉大理科強于哈工大!

畢竟文理醫科不是工科類大學強項!

有人吐槽吉大規模大,所以排名靠前,正如中國GDP世界第二,人均GDP世界第八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你不能否認中國經濟世界第二,正如你不能否認吉大實力全國前十。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1137
评论列表
  • 2024-05-04 19:34

    根上大比什麽比,要比就根複旦比,同是理科綜合性大學

  • 2024-05-04 22:43

    上海大學?九十年代初不是二本麽[笑著哭]

    bingo 回覆: 槐花落麥地熟
    是,架不住教授大佬多
    槐花落麥地熟 回覆:
    地方性大學,剛開始只招本地生。規模就像職業學院,很小。後來錢偉長做了名譽校長,要經費重新選址修建了現代化大學。
  • 2024-05-06 10:20

    20%進上大?做夢吧!15%還差不多

    天天樂 回覆:
    上海排名前7500名左右才能進上大!去年考生54000名!你自己去算!上大是上海排名末尾的211
    這裏是評論區-不是吹牛區 回覆: 天天樂
    是上海排名末尾的211,但在全國可以排到中遊。5萬的7500,別的省50萬考生,7.5萬名,上本一都成問題。別說211了,更別提中遊211了。
  • 2024-05-07 09:54

    以後想做學問的去吉大,想有一個好的就業環境的去上大。

  • 2024-05-05 06:56

    停水停電,現在都什麽時候?

  • 2024-05-05 19:26

    典型的眼紅思維,你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就看誰長的快了,這也不如你那也不如你,

  • 2024-05-07 11:16

    我08年高考,當時上海大學在上海屬于一本末流,能上好二本就不會選上海大學,這幾年屬于是翻身了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