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姥姥家?並非是“白眼狼”,原因很現實

星星媽育兒說 2023-12-06 23:17:33
導語

濤濤媽最近很頭疼,孩子自小由姥姥在鄉下帶大,後來才回到城裏讀幼兒園。

兒子小時候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跟在姥姥身後。

姥姥對外孫也很寵愛,走到哪兒都帶著他,那時候的他,被姥姥抱在懷裏,嘴裏啃著冰糖葫蘆,笑得歡快。不管是吃穿還是玩耍,只要是他想要的,姥姥都會想辦法滿足他。

然而,自從兒子上學後,兩人見面的次數少了。每次她想帶著兒子去看姥姥,都會遭到兒子的拒絕,但是想到親媽那麽渴望看到兒子的眼神和電話裏多次的囑咐,她不得不好言相勸兒子,陪她去看姥姥。

兒子很抗拒去姥姥家,即使被迫去了姥姥家,他也是一臉不情願,更不愛搭理姥姥,外孫的冷落,讓姥姥既難過又無奈,但是又格外珍惜這樣的相處時光。

看著親媽那麽殷勤地討好兒子,濤濤媽更是生氣,忍不住脫口而出,“小時候姥姥多疼你啊!現在你反而嫌棄姥姥了,你就不怕,別人說你是個“白眼狼””?兒子聽了她的話,心裏越發埋怨姥姥了,更加不愛去姥姥家了。

不僅僅是寶媽們,很多老人也不明白,爲何孩子越長大,卻越討厭去姥姥家呢?看著自小疼愛的孩子,跟自己越來越疏遠,心裏更加不是滋味。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孩子也並非是“白眼狼”,孩子不想去姥姥家的真正原因,多數是這4個原因。

爲何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姥姥家?並非是“白眼狼”,原因太現實

1. 姥姥對孩子的態度有親疏

外孫是女兒的血脈,跟自己也親近,姥姥對于孩子是發自內心的疼愛,而且因爲女兒外嫁,見面次數少,姥姥會更加心疼外孫。

然而,如果姥姥除了女兒,還有別的兒子,也結婚成家有了孩子了,這就意味著老人有兩重身份,一方面是姥姥,一方面是奶奶。雖然老人意識不到,但是容易不由自主地更偏向于兒子生的孩子,也就是孫子。

對于老人來說,外孫再親,也是外人,以後未必會住在一起,但是孫子就不同了,孫子是自家人,所以有些人對待外孫跟孫子的態度會不同,外孫感覺到老人的偏心,會覺得自己在姥姥家沒有歸屬感,所以會更不願意去姥姥家。

2. 跟姥姥的溝通有代溝

對于很多人來說,在自己的童年時,姥姥最是和藹可親了,每次去見姥姥,姥姥總是會拿出一大堆零食和好玩的玩具。

玩具零食和姥姥的陪伴,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孩子很容易滿足,覺得姥姥對自己好,也喜歡跟姥姥親近。

姥姥對孩子也是隔代疼愛,不管是外孫女,還是外孫,老人對于女兒生的孩子,都會一樣的疼愛,抱著柔軟的小人,姥姥恨不得把好東西都拿出來,只求換得孩子幸福的微笑。

姥姥甚至還會把孩子曾經玩過的玩具,都小心保存起來,孩子從小愛吃的食物,每次孩子過來,姥姥都會做一次。

哪怕姥姥一天天老去,對孩子的關愛,卻沒有減少一分,但是孩子跟姥姥的感情,卻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而漸漸淡漠,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爲孩子的需求變了。

以前只要給孩子零食和陪伴,孩子就會繼續粘著姥姥,但是孩子長大了,他有了更感興趣的事情。

然而,老人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還是用舊辦法,來逗孩子開心。不僅如此,老人跟孩子的話題,僅限于“吃飯,睡覺和玩耍”這一類事情,相同的話題,一再被反複提及,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感覺到無聊和缺乏交談的興趣,變得不耐煩起來。

因爲年齡和觀念的差異,老人跟孩子的溝通有代溝,孩子覺得老人並不理解和懂得自己,老人卻被孩子的冷漠傷了心。

3. 孩子三歲後,被奶奶截胡,相處時間越來越少

從0-3歲,是孩子最難帶的階段,而且孩子越小越不會認人,所以不少人會把“帶娃”這個重擔交給姥姥。

然而,等到孩子3歲,奶奶就會迫不及待地去接回孩子,孩子被奶奶截胡後,姥姥跟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得更少了,也會導致孩子跟姥姥不親近。

4. 孩子跟姥姥家的親戚並不親近

姥姥喜歡外孫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姥姥家的親戚就不同了,對于姥姥家的其他人來說,外孫跟姥姥越親近,經濟上的投入越多,意味著這個家庭的資源,會更多地向外孫傾斜,會剝奪他們原有的資源,覺得他們的利益被損害了,所以他們很難喜歡外孫,也缺乏包容心。

外孫在姥姥家,如果時常感覺到被衆人排斥,不是一家人,越發不想去姥姥家了。

孩子長大後,不願意去姥姥家怎麽辦?

1. 培養孩子的感恩心,讓孩子自覺孝順姥姥

一個只知道索取的孩子,學不會感恩。媽媽從小要教導孩子,既然享受了姥姥的關心,平時也應該多關心姥姥,作爲回報,孩子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給姥姥倒水,捶背等等。

事情無關乎大小,重要在心意,如果孩子真的關心姥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姥姥也能感覺到溫暖。孩子有感恩心,跟姥姥的互動越流暢,以後去姥姥家的意願更高。

2. 改善姥姥家的條件,讓孩子過得更自在

孩子不願意去姥姥家,可能是因爲姥姥沒有網絡,交通不便利等等,媽媽可以適當改善姥姥家的條件,選擇更方便的交通工具,最重要的事情是,看看當地的習俗或者是特色旅遊點,媽媽可以趁著回娘家的機會,帶著孩子一起去遊玩,孩子有了盼頭,回姥姥家的勁頭就更充足了。

3. 媽媽要以身作則,當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想要孩子學會孝順,自己就先要做到孝順父母。

在節假日或者寒暑假,媽媽可以多帶孩子回姥姥家看看,孩子看到媽媽對姥姥的關懷,也會愛屋及烏,而且相處時間久了,孩子跟姥姥的感情也會加深。

3 阅读:4170
评论列表
  • 2024-01-10 07:37

    放什麽屁,難道和爺爺奶奶就沒有代溝,我小時候就一直喜歡在外婆家,現在我女兒也天天泡在外婆家。

  • 2024-01-30 08:29

    一派胡言

  • 2024-01-31 18:18

    中國女性是要住建母系社會啊,加油努力

星星媽育兒說

簡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英專二胎媽,有書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