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帶娃”正在奶奶圈蔓延,很多父母還不知道,一直認爲是隔代親

星星媽育兒說 2024-04-12 20:14:49
導語

在電視劇《親愛的小孩》裏,肖母帶孫女出門散步時,朋友喊她去替自己打牌,她沒有抵擋住誘惑,就沖動地讓孩子坐在嬰兒車裏,自己卻跑到一邊打牌了,結果嬰兒車突然失控了,沿著公路往下沖,孩子也從嬰兒車裏面掉落出來,摔到了地上。

媳婦一諾看到後,趕緊疾奔過去,一把抱起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兒,小兩口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幸好孩子沒事,只是受驚了。

一諾親媽得知後,她很心疼女兒跟外孫,對于親家的不靠譜十分憤怒,她帶上了行李來登門,決定親自來照顧孩子。

因爲養育和教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雙職工家庭越來越普遍,老人不得不成爲了帶娃的主力軍。

然而,有些老人原本想要安享晚年,但是又害怕拒絕帶娃,會讓媳婦跟兒子埋怨自己,到時候老無所養,所以不得不來帶娃。老人雖然親自來帶孩子,但是帶娃時卻不用心,出現了一些“假帶娃”的現象,許多父母卻渾然不知,還以爲是“隔代親”,這種“隔代親”看似美好,卻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假帶娃”正在奶奶圈蔓延,很多父母還不知道,一直認爲是隔代親

1. 偷懶式帶娃

大多數家庭,父母都要上班,只有爺爺奶奶來帶娃,否則只靠一個人,難以支撐起一家人的開銷,老人只好來幫忙帶娃。

然而,年邁的老人,遇上精力充沛的孩子,自然跟不上孩子的節奏,孩子經常在外面奔跑都不會覺得疲憊,但是對于老人來說,像個保姆一樣跟著孩子,老人在精力上吃不消。

老人雖然被迫帶孩子,但是有心無力,所以有些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電視或者手機,讓孩子每天看這些動畫片或者玩遊戲來打發時間,只要孩子不哭鬧,老人就算是完成帶娃的任務,還不影響老人做飯和做家務,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僅如此,還有些老人喜歡跳舞和打牌,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就顧不上孩子了,直接把孩子擱置在一邊,讓孩子自己玩,卻不知道這種行爲很危險,孩子離開了大人的視線,不但容易走丟,而且還可能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老人並沒有帶娃的義務,年輕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不要因爲孩子有老人管,就做起了甩手掌櫃,特別是家有“假帶娃”的老人,年輕父母更要對孩子上心,我們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而不是讓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在工作之余和節假日,年輕人要接過“帶娃”的重任,讓老人得到足夠的休息。

2.溺愛式帶娃

李阿姨盼望多年,才迎來自己的孫子,因爲媳婦生了兩個女兒,第三次懷孕才生下兒子,對于這個來之不易的孫子,李阿姨自然是十分疼愛。

媳婦産假結束後,李阿姨就讓媳婦回去上班,她一個人帶孩子,雖然疲憊但是很快樂,因爲自己終于盼來了大胖孫子,她覺得自己的人生終于圓滿了。

雖然都是自己的孫輩,李阿姨卻很偏心,孫女們從小要做家務還要照顧弟弟,但是她對于孫子有求必應,事事順從孫子。

她的溺愛,讓孫子越來越囂張,不但經常欺負姐姐,而且只要奶奶沒有及時滿足他的要求,就會滿地打滾,甚至對老人拳打腳踢。

溺愛並不是愛,老人對孩子過分縱容,反而會害了孩子,老人越是溺愛,孩子越囂張跋扈,喜歡惹是生非,就會養成很多壞習慣,父母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爲。

李玫瑾教授提過,在孩子小時候,父母要及時給孩子立規矩,該批評的時候,父母要指出孩子的錯誤,6歲前的孩子要克制任性。

孩子的教育,年輕父母不要只指望老人,應該要自己去負責。孩子在不同的年齡,管教的側重點會不同,但是老人要避免溺愛孩子,父母對于6歲以下的孩子,要從小立好規矩,讓孩子懂禮貌,避免偏執和任性。

3.沉默式帶娃

老人帶娃,有時候會忙著煮飯和做家務,或者是醉心于自己的興趣。

老人覺得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好,而忽略了跟孩子的語言交流,導致出現了一種“沉默式帶娃”的現象。

“沉默式帶娃”不但剝奪了孩子語言發展的機會,也會讓缺乏語言鍛煉的孩子變得更不善言辭,阻礙了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蒙台梭利兒童敏感期手冊》提到,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最明顯的的特征是孩子的微笑,在0-2歲,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需要有充足的語言環境。

成人之間的談話,可以爲兒童語言能力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兒童在期間會偷偷學習說話,因此,當成人跟兒童說話時,他們能聽懂並且回報以甜蜜的微笑。

然而,很多老人在帶娃時,不會刻意地多跟孩子談話,導致孩子年齡增長了,但是人越來越沉默寡言。

因此,“沉默式帶娃”不可取,父母應該增加跟孩子交流的機會,鼓勵孩子多開口表達。

4. 對孩子過度保護,讓孩子在“靜態”中成長

老人對孩子是“隔代親”,年齡越大,老人看著可愛的孫輩,內心就會越柔軟,看到孩子難過會心疼,所以老人跟孩子的相處裏,會過分遷就孩子。

老人害怕孩子磕碰受傷,所以不允許孩子去做任何有危險的行爲或者運動,只有孩子安分待著,老人才會放心。老人越是過于保護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越差,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身體各感官的發育,導致孩子只有年齡在增長,但是心智和自理等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的提升,讓孩子在“靜態”中成長。

結語

“隔代親”也要有分寸感,老人既不要溺愛孩子,也不能過分插手孩子的管教,多溝通少爭吵,孩子的主要負責人是父母。

在“怎麽看老人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的街頭采訪,一位蘇州老人的回答,讓網友們直呼人間清醒。

當被記者問道,“老人是否應該幫忙帶孩子?”這個話題,老人很淡定地回答,讓爸爸媽媽去管孩子的學習,教育孩子是年輕人的事情,我帶好孩子就可以了。

老人管孩子,年輕父母管孩子的學習,責任明確,既能避免矛盾,又各司其職,孩子有人管,老人不委屈,年輕父母有擔當。

其實“假帶娃”的現象正在逐步減少,“合作式”育兒悄悄流行起來,老人只管帶好孩子,年輕父母負責孩子的教育,孩子要學會獨立自主,這樣家庭自然就會越來越和睦,孩子的成長也會越來越順遂。

32 阅读:21108
评论列表
  • 2024-04-14 08:32

    除了不生娃這條路,這個問題無解,養娃成本越來越高,房貸啥的還有生活開支,遇到啥事還要有點備用金,就現在的平均工資水平單職工如何負擔得起,很多雙職工爲了工資往往是去外地工作,雙職工能解決生活壓力,但會面臨文章說的問題,父母精力身體隨年齡大了帶孩子力不從心,這個問題沒辦法兩全,想生孩子的還是想好先吧,別孩子沒帶好還把父母身體拖垮了[病了哦]

  • 紫荊 30
    2024-04-14 11:25

    社會這麽卷,天天加班,哪有精力和心力管娃,何談親子樂趣

  • 2024-04-13 15:47

    別愁,不生就行了

  • 2024-05-21 09:37

    有錢又閑才生,自己沒那個經濟實力又不願出太多錢財別吹子女戀愛結婚生子,要不真是誤人 子弟,害人害己

  • 2024-06-04 13:15

    老人沒有帶娃的義務,那麽請問這個娃到底誰來帶?普通百姓家庭,本就該合理分配資源,調動一切可以幫助家庭興盛的資源,一家人齊心協力才能日子越過越好。老人沒義務帶娃,那年輕人也沒義務生孩子啊,而且哪個老人不催婚催生?催了不帶?

  • 2024-04-14 14:14

    純屬是屁話,這樣現象是及個別及個別的。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星星媽育兒說

簡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英專二胎媽,有書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