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給子女帶娃的老人,都存在以下幾種共性,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星星媽育兒說 2024-03-29 21:21:32
導語

“前半生養兒育女,後半生爲孫輩”,這是很多老人一輩子的真實寫照。

老人本以爲把兒女撫養成人,兒女成家有了孩子,自己只要安享晚年就可以了,事實恰恰相反。

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流動老人裏面,僅僅是照顧孫輩的比例就占了43%。

不少老人被迫離開生活了半輩子的老地方,去到陌生的大城市,只是爲了給兒女帶娃。

老人給子女帶娃,是心甘情願的,如果我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老人幫子女帶孩子,都有以下幾條共性,現實太心酸。

現在給子女帶娃的老人,都存在以下幾種共性,不知你發現了沒有?

一. 老人帶娃,跟子女同住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越來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帶娃的主力軍。

然而,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來帶娃,都避免不了背井離鄉的命運,老人孤身來到了大城市,考慮到經濟能力不足,大多數家庭,老人只能跟子女一起住,幫忙著帶娃。

因爲育兒觀念的不同,老人跟兒女,或者是女婿,媳婦之間容易出現沖突,在隔代溺愛式育兒跟科學育兒的較量中,老人總是會處于下風,難免會受委屈。

尤其是在大城市,老人離開了熟悉的交際圈,交通的便利和電子産品的普及,對于老人來說,卻是讓人恐慌的存在,老人感覺自己被時代抛棄了,找不到歸屬感,每天只能圍著孩子和竈台轉。

遇上心疼老人的媳婦,老人晚上還可以忙裏偷閑,遇上子女都是甩手掌櫃,老人晚上還得陪娃睡,日夜都要操勞,沒有歇息的機會,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二. 老人甯願出錢,也不願意帶娃

紀錄片《姥姥》裏,格格姥姥無奈地說,“現在80%都是姥姥看孩子。你讓她奶奶看了,她媽就該找事了!”,她的話道出了老人帶娃的無可奈何,奶奶帶娃,女兒不放心,姥姥帶娃,就不得不犧牲自己晚年的幸福時光。

昀昀姥姥曾經是一個演員,爲了女兒來到她大城市帶娃,不但要照顧孩子,煮飯做家務,還要定期上女兒指定的“育兒課”。

過年了,她興高采烈地跟朋友們一起活動,因爲頻繁出門,她還要被女婿念叨,“這兩天你活動挺多的”,她既委屈又憤怒,氣沖沖地說到,“你們掏兩千元,也找不來我這樣忠心的保姆,你們比我上班管得還寬,我連自由都沒有了!”

年輕人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巴不得讓老人二十四小時待崗,自己有空閑時間,卻忙著去消遣,卻很少會想起來,其實老人也需要休息,也需要有娛樂的時間。

因此,越來越多的老人,比起主動帶娃,有條件的老人,更傾向于出錢,請一個保姆,反而拒絕出力了。

沒有條件的老人,即使把娃帶到3歲或者6歲,也會找個理由,主動退出帶娃的主力軍了,畢竟孩子的精力充沛,一旦孩子受傷或者生病了,被指責的往往都是老人,在帶娃的這些時間裏,老人受到的委屈最多。

只要有人帶娃,不管是媳婦還是保姆,或者是其他人,老人覺得有人帶娃,自己就堅決不願意插手了,反而落得清閑。

三. 老人帶娃,老兩口感情受影響

王阿姨自從大媳婦生娃後,就一直在大城市給兒子帶娃,老公在老家有工作,這幾年老兩口一直靠著通電話維持感情。

有一次,老公不小心摔傷了,住院時,王阿姨想要回老家照顧他,但是兒子跟媳婦都不同意,因爲孩子沒有人帶,最後王阿姨請了護工來照顧他,因爲此事,她覺得愧對老公。

好不容易等到孫子上了幼兒園,老公也退休了,王阿姨打算回老家跟老公團聚,沒想到小兒媳意外懷孕了,非鬧著讓她這個婆婆給她帶娃,否則就是偏心。

王阿姨只好妥協,因爲長期分居兩地,老公對她有諸多埋怨,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淡薄了,她的內心也很驚慌,都說夫妻老來伴,她的晚年未必能靠得上兒女,唯有老公,才是她晚年最堅固的依靠。

不少人因爲帶娃,而被迫跟老公分開,一方面是因爲對方在老家有工作,另一方面是因爲對方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不管是出于哪個原因,長期分開,對于老兩口來說,都會影響到雙方的感情。

四. 老人跟媳婦矛盾多

隔代育兒會産生很多問題,婆婆跟媳婦都想當一家之主,就會引發矛盾,孩子會不知所措,老人跟媳婦也會鬧得不可開交,家庭就難以和睦。

老人越來越不願意帶娃,年輕人要怎麽做?

1.老人帶娃,有條件跟子女分開住

婆婆跟媳婦,最好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如果兩個人不能和平共處,但是需要一起帶娃,可以考慮多租一個房子,老人跟兒女分開住,能避免很多問題。

2.帶娃需要老人跟子女共同分擔

帶娃不是老人的責任,而是年輕父母自己的義務,在周末和節假日,子女或者媳婦要讓老人有休息的時間,積極去帶娃。

3.有條件的情況下,把兩個老人接到身邊來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兒女可以考慮把兩個老人接到身邊,多一個人,不會增加很多生活費用,但是能讓老人們不再忍受分離之苦,在大城市也有個伴,他們待得也安心。

4. 多讓老人回老家走走

孩子放暑假和寒假,或者是小長假,兒女可以帶著老人回老家看看,或者買好票讓老人帶著孩子,回老家跟朋友們團聚,以慰思鄉之苦。

12 阅读:8909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9:12

    我八零後,我們這代人,響應國家號召[笑著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我和妻子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都七十左右,都是農民[捂臉哭]除了老嶽父,身體都還好,不敢要孩子[笑著哭]養不起,去年,嶽父住院,花了二十萬,醫保報一半[笑著哭]幾年的積蓄沒了[捂臉哭]也許,老人都去世後會考慮孩子吧[捂臉哭]

  • 2024-04-20 23:29

    我們帶了十幾年,給我們帶來了仇人。

  • 2024-05-11 00:13

    媽媽生奶奶養,姥爺姥姥來欣賞

  • 2024-03-30 22:18

    我的情況跟作者說的完全相反。我不想讓我婆婆帶孩子,她死活都要來摻一腳。自家老頭子都管不好,經常吵架,時不時地就出手了。帶孩子時完完全全的溺愛,餵飯就不說了,都能餵到廁所去的,說了也沒用,對錯不分,都是爲我們好。無語也好無力

    追尋夢想 回覆:
    隔輩親,如果是退休工人,沒事幹更閑了[笑著哭]估計你是九零或者零零後,時代剛好大變遷,就是你和老人代溝很大[笑著哭]教育理念不一樣[捂臉哭]我們八零那一代,沒人管,沒人問,都忙著掙公分呢,長起來都比較皮實,談什麽衛生啊,抓到什麽都往嘴裏塞[笑著哭]
    追尋夢想 回覆:
    隔輩親,如果是退休工人,沒事幹更閑了[笑著哭]估計你是九零或者零零後,時代剛好大變遷,就是你和老人代溝很大[笑著哭]教育理念不一樣[捂臉哭]我們八零那一代,沒人管,沒人問,都忙著掙公分呢,長起來都比較皮實,談什麽衛生啊,抓到什麽都往嘴裏塞[笑著哭]
  • 2024-04-28 05:42

    誰說都是姥姥帶?我們這大多都是奶奶在帶。

  • 2024-06-01 10:43

    不是專業人士談科學育兒就是一句空話,純粹是盲目趕時髦。今天看幾篇育兒的文章,明天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味搞本本主義,最終是拿自己的小孩當試驗品,摧殘自己的小孩。 作爲科學,不僅需要系統的學習,還需要一年半載的實習實踐,天份高的人才能掌握好。 作爲父母,帶過孩子,有實戰的經驗,有很多心得體會和總結,見識多視廣,不可能比你們這些小毛孩沒有經驗。再者,育兒的知識本身是怎麽來的呢?不過前輩們實踐經驗的書面總結而已,它本身不是建立在什麽定理公理之上有科學的理論基礎。

星星媽育兒說

簡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英專二胎媽,有書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