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忙帶娃,到了這一時間及時退出,以免孩子未來難跟父母親近

星星媽育兒說 2023-12-13 22:28:06
導語

“上有老,下有小”,是很多中年人的真實寫照。

爲了讓孩子和老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年輕夫妻選擇了掙錢養家,在雙職工家庭,孩子無人照料,導致越來越多的老人,被迫成爲了“北漂”一族。

父母忙于工作,照顧孩子分身乏術,不少老人已經退休,時間空閑的他們,成爲了兒女最放心的“保姆”,隔代帶娃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了。

衛計委的報告顯示,2015年流動老人占流動人口總量的7.2%,這其中,老人照顧晚輩的比例竟然高達43%。

“隔代育兒”,讓年輕人有更多時間去爲事業奮鬥,經濟能力也有提升,孩子有人帶,年輕人無後顧之憂,老人還能享受含孺弄孫的樂趣,看似很美好,真相卻很殘酷。

小軒媽從小很要強,結婚生子後,她狠下心,把孩子托付給婆婆帶,跟著老公去大城市打工了,只有逢年過節,她才能見到孩子一面。

沒有孩子的牽絆,兩人辛苦打拼多年,總算事業有成,在孩子長大後,他們親自把孩子接到身邊來讀書,順便培養親子的感情。

然而,孩子常年在老家跟著奶奶生活,從小被奶奶寵壞了,不但自理能力差,愛欺負人,三天兩頭跟同學打架,而且不懂禮貌,還把老人當作保姆來使喚,更悲催的是,每當小軒媽教育他的時候,他總是怼她,“小時候你從來都不陪我,長大後我爲什麽要聽你的話?”,那一刻,她淚流滿面,無言以對。

以前爲了省事,小兩口把孩子丟給老人來帶,沒想到慣出了不少毛病,而且因爲父母長期缺席,孩子根本不服從管教,也是自釀苦果了。

小軒媽後悔不已,早知道會如此,當初還不如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哪怕日子苦一點,也比現在強。

老人幫忙帶娃,到了這一時間及時撤退,以免孩子未來難跟父母親近

老人幫忙帶娃,並不是長久之計,孩子3歲之後,就可以上幼兒園,老人也可以逐漸撤退了,把育兒的重擔交還給孩子的父母。

3-6歲,是老人從孩子生活裏撤退的好時機,最晚也不要超過7歲,否則容易引發家庭矛盾,還會出現這4個壞處。

1. 孩子跟父母感情淡薄,影響親子關系

《依戀障礙:別讓孩子傷在敏感期》書裏提到,寶寶6-18個月是培養兒童依戀關系的關鍵期。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從嬰兒時期開始,是最初的階段,而且在寶寶出生6個月左右時,寶寶已經可以逐漸認出媽媽了。

如果在孩子的依戀期,父母能陪在孩子身邊,不但能增進孩子跟父母之間的感情,孩子對父母也會更依戀。

然而,如果在孩子的依戀期,父母沒有跟孩子同住,孩子跟老人在一起生活,這樣孩子對老人的感情會更深厚,在精神上更依賴老人。

即使孩子長大後,父母把孩子接到身邊,也很難跟孩子建立起依戀關系,對孩子而言,父母是陌生人,感情淡薄,父母想要維系感情,重溫親子感情,已經很難了。

因此,哪怕父母沒有辦法親自帶孩子,最好也要把孩子放在身邊,在依戀期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在孩子3歲或者6歲時,老人也要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讓年輕人來照料孩子,培養親子感情。

2. 隔代寵,會影響孩子的三觀

“隔代育兒”最大的矛盾在于,老人跟年輕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觀念不一致。

也許老人在年輕時也曾經嚴厲管教過孩子,但是在老人步入晚年後,心會變得柔軟,對著軟糯可愛的孩子,老人說不出苛責的話,也更受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即使孩子做錯了,老人也要護著孩子。

孩子的條件,不管是否合理,爲了不讓孩子失望,即使再難,老人也會想辦法滿足孩子,甚至對于孩子的惡劣行爲,老人也只會苛責別人,也不會分是非對錯,一味偏袒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成“窩裏橫”的性格。

尤其是孩子跟著老人生活,但是父母卻不在身邊,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溺愛孩子,孩子做事沒有分寸,也不知道對錯,三觀也沒有培養好,反而是成爲了一個讓人頭疼的熊孩子。

李玫瑾教授提過,孩子六歲之前,要讓孩子克制任性,學會忍耐,防止自私。

很多老人無條件寵愛孩子,很難做到合理的教導,導致孩子過分任性和自私。

其實在家庭教育方面,最後還是要靠父母,因此,在孩子1-6歲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盡可能地參與孩子的教育。

3. 年輕父母缺乏責任心,老人有苦難言

“含孺弄孫”是很多老人對于晚年生活的美好想象,因爲心疼年輕人和孩子,老人不但主動去帶娃,而且還會經常補貼年輕人的生活,久而久之,年輕父母嘗到了甜頭,做起了甩手掌櫃。

孩子有老人帶,年輕人在周末和假期,甯願去聚會或者旅遊,也不願意在家帶娃,除了家裏多一個孩子,年輕人的生活跟婚前沒有太大的改變。

有良心的父母,還會定期給老人生活費,有些人幹脆做起了啃老族,娃有老人帶,家務老人會做,甚至“家長會”都要老人去參加,老人的過度插手年輕人的生活,會讓年輕人沒有責任心,凡事都依賴老人,最終老人也苦不堪言。

養育和教育孩子是年輕人的責任,老人可以雪中送炭,但是不要過分幹涉,讓年輕人真正承擔起育兒的責任。

4.老人晚年生活受影響

因爲要給兒女帶娃,越來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過得辛苦,甚至是生活拮據,老人被困于家庭之中,無法堅持自己的愛好,也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退休後也要圍著孩子和兒女轉,對老人而言,並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把孩子的管教交還年輕人,少幹涉,多體諒和理解年輕人,老人的晚年也能過得更惬意。

結語

育兒和教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導致不少家庭的父母都是雙職工,才能支撐起全家人的開銷,讓老人來帶娃,也是無奈之舉。

然而,“隔代育兒”並不是解決之道,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育兒沒有捷徑,老人幫忙帶娃也只是權宜之計,在孩子3-6歲期間,老人要及時撤退,避免影響父母跟孩子的親子感情。

不僅如此,父母在孩子的依戀期,要盡量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的依戀就是父母最大的教育資本。

0 阅读:139

星星媽育兒說

簡介:左手帶娃,右手碼字的英專二胎媽,有書簽約作者